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7:01

初二年级地理中国疆域知识点讲解

<p>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地理,小编特地整理了这篇初二年级地理中国疆域知识点讲解,希望大家喜欢!</p><p>中国的疆域具体内容涉及:中国的位置、面积大小、范围特征及与周边国家的关系。</p><p>一、领土、陆地面积</p><p>疆域的概念,指国家的领土,并着重于面积大小。这一认识是传统的,缺乏法律上的依据。国家的领土是由几个不同部分组成的,它包括国家疆界以内的陆地和水域、陆地和水域的底土以及陆地和水域的上空,即领陆、领水和领空。国家领土,首先是由其疆界以内的陆地组成,这就是领陆。它是国家领土组成的基础部分,领水和领空附着于领陆。由此可见误将陆地面积作为领土,忽视了领水和领空,虽是合乎传统称谓,但却是错误的。</p><p>领土一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名词,只有在必要时才可以使用。把一个法律名词随处乱用,不仅显得不严肃,而且也会产生许多误解。作为教材无需说明领土一词用法,但正确使用还是应当的,这起码显示教材的严肃性。</p><p>领土是空间立体形态,而不是平面的概念。基于这种认识可知领土和面积这两个词不能并用,也不能混为一谈。</p><p>将疆域、领土和领陆混为一谈,相互代用,忽视其间的差别是不妥当的。把我国的疆域明确为我国的领土更好些,可以避免概念混淆。把我国领土面积改为我国陆地面积,这样既明确,又概念清楚。</p><p>领土的空间立体形态,是指沿边界上至高空,下至地层深处,是一种不规则的锥状。由此可见,领土的端点是不存在的。</p><p>国土一词十分宽泛。国土,既包括陆地国土,也包括海洋国土。《中国统计年鉴》引用2023年农业部农业资源区划资料,在自然状况中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这一数据显然是陆地面积数,然而却冠以国土面积显然不合适,当直接称陆地面积。</p><p>领土是主权意义上的法律名词,而国土更着重海陆,含义也比较宽泛,尤其是海洋国土并不都有完全排他性主权(即领土的性质)。因此说,二者法律性质不同、空间形态不尽相同、表述的意义也有区别。</p><p>二、领海基线</p><p>《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内海(内水的一部分)如同陆地领土一样,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对其拥有完全的排他性主权。领海也是国家领土在海中的延续,属于国家领土的一部分。 2023年5月15日,我国政府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标志着该公约在我国生效。为此我们的地理教材也应从法律上明确:我国的内海和领海是我国领土的组成部分。</p><p>我国的领海,是指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海岸基线是过去的提法,现在应按《公约》修改为领海基线。2023年5月15日,我国政府正式颁布《中国政府关于领海基线的声明》,同时还声明将再行宣布其余领海基线。</p><p>这篇初二年级地理中国疆域知识点讲解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取得好成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二年级地理中国疆域知识点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