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6:52

2023年初中八年级地理知识点

<p>第三节 多民族的大家庭</p><p>一、56个民族</p><p>1.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二。另外的55个民族人口数只占了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被称为少数民族。</p><p>2、在少数民族中,人口数(最多)的是(壮族),有2023多万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少)的是(珞巴族)。</p><p>3、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还有:</p><p>(1)满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p><p>(2)回族: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p><p>(3)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等省</p><p>(4)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新疆彔自治区</p><p>(5)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等省</p><p>(6)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等省</p><p>(7)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p><p>(8)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p><p>4、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才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p><p>少数民族特色(连线题):</p><p>傣族:泼水节、孔雀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壮族:三月三;侗族:栏杆式住房;苗族:芦笙节;彝族:火把节;藏族:集体舞;朝鲜族:长鼓舞</p><p>5、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是:蒙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p><p>二、民族的分布</p><p>1.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地区)。</p><p>2.我国民族分布的特征:(大杂居,小聚居)。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为集中,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少数民族最多;回族:分布最广泛的少数民族</p><p>3、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丰富多彩的文化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大多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很多民族还有自己的文字(如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设立自治机关,各少数民族在自治区内行使自治权。</p><p>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p><p>第一节 地势(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p><p>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p><p>1、我国地势的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p><p>2、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p><p>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p><p>3、我国地形的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p><p>4、我国各类地形所占的比例:丘陵 百分之十</p><p>山地 百分之三十三</p><p>高原 百分之二十六</p><p>盆地 百分之十九</p><p>平原 百分之十二</p><p>5、第一阶梯主要地形区有: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p><p>第二阶梯主要地形区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p><p>第三阶梯主要地形区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山东丘陵、辽东丘陵</p><p>6、通常把山地和地表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多集中在西部,其中近一半是难以利用的沙漠、冰川、戈壁、、高寒荒漠等。</p><p>山区有利于发展旅游业、采矿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等,部分水热条件好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平原,可以发展种植业。</p><p>7、山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有:崩塌、滑坡、泥石流</p><p>8、地势对我国的影响:</p><p>①对气候: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较为丰富的降水;</p><p>②对河流: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必然造成了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入海洋。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皆为此理;</p><p>③对交通: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p><p>资源:水能资源丰富,可建立各种水能发电站</p><p>9、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生活的不同影响:</p><p>意义:①有利影响:地形多种多样,为我国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平原具有发展种植业的优势,高原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山区在发展林业、副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方面具有优势。(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p><p>②不利影响:山区多,平原少,也给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生产管理带来了困难;同时,山区由于地形崎岖,交通闭塞,经济文化常常相对落后,并造成耕地资源不足。</p><p>总结:不同的地形区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半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半干旱的平原、高原则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平原区才可发展种植业。</p><p>10、我国的主要山脉:(落实到地图上)</p><p>⑴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间-列是长白山-武夷山;最东列是台湾山脉,其主峰玉山是我国东南沿海最高的山峰。</p><p>⑵东西走向,最北列是天山-阴山;中间-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列是南岭。</p><p>[注意]秦岭是划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秦岭南北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p><p>⑶西北-东南走向,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等。多在我国西部。</p><p>⑷弧形山系,是世界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2023米,为世界最高山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p><p>⑸南北走向,主要有贺兰山、横断山脉等。</p><p>[注意]横断山脉是由许多列南北走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它们由北向南地势逐渐降低,山高谷深、山河相间,极大地阻碍了东西交通。</p><p>我国的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际;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是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云贵高原:地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钟乳石);</p><p>我国的三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内有我国面积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纬度最高的盆地;柴达木盆地: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又被称为聚宝盆四川盆地:又被称为紫色盆地天府之国</p><p>我国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黑土广阔,地面坦荡;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地面平坦,一望无际;长江中下游平原:第三大平原,有水乡和鱼米之乡之称。</p><p>第二节 气候多样 季风显著</p><p>一、南北气温的差异</p><p>1、我国冬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高北低,南北温差大</p><p>原因:(1)受纬度因素影响,一方面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另一方面北方昼长较南方短</p><p>(2)冬季风南下,对北方影响比南方大,加剧了北方的寒冷(寒流来自:西伯利亚,蒙古)</p><p>2、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p><p>3、我国夏季的气温分布特点:南高北低,南北温差不大,全国普遍高温</p><p>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低,但北方昼长较南方长,所以北方得到太阳光热跟南方差不多</p><p>4、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新疆吐鲁番盆地</p><p>5、通常把大于或等于十摄氏度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反映一个地方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是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p><p>6、根据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p><p>7、由于南北气温的差异,不同的温度带内,生长着不同的果树;物能够成熟的次数也不一样:寒温带:一年一熟;中温带:一年一熟;暖温带:两年三熟or一年一熟;亚热带:一年两熟;热带:一年三熟</p><p>南北气温的差异在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例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数坐北朝南,密闭程度较高,墙体较厚,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房屋多有两层窗户,房内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炉、火墙,利于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则高大宽敞,比较注重通风透气。</p><p>二、东西干湿的差异</p><p>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p><p>影响因素:海陆因素</p><p>2、我国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湾的火烧寮;降水最少的地方是新疆的托克逊。</p><p>3、一个地方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湿润程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反之,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干燥。依据气候的干湿程度,我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地区(植被:森林)、半湿润地区(植被:森林草原)、半干旱地区(植被:草原)、干旱地区(植被:荒漠)。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广大,主要位于西北地区。</p><p>4、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走向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一线</p><p>5、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我国一月的零度等温线,也就是秦岭--淮河一线相重合</p><p>气候湿润程度影响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p><p>植被生长:湿润地区林木繁茂,干旱地区主要适合于草本植物的生长。</p><p>农业类型:东部地区以耕作业为主,西北干旱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南方湿润地区,以水田农业为主,在北方地区,以旱地农业为主。</p><p>饮食习惯:南方人爱吃米饭,北方人喜食面。</p><p>民俗习惯:南方有泼水节,赛龙舟。北方游牧</p><p>三、季风气候显著</p><p>1、一年内盛行风向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被称作季风。受季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季风气候。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p><p>2、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作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作非季风区。</p><p>3、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除高原外,大致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p><p>4、我国的降水集中在受夏季风影响的季节。</p><p>5、我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p><p>发源地 风向 特点 范围</p><p>冬季风 西伯利亚,蒙古 从陆地吹响海洋,偏北风 寒冷,干燥 全国大部分</p><p>夏季风 印度洋,大西洋 从海洋吹响陆地,偏南风 温暖,湿润 东部地区</p><p>6.夏季风活动规律</p><p>5月--南部沿海</p><p>6月--长江中下游</p><p>7,8月--华北平原</p><p>9月--南撤</p><p>10月--消失</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初中八年级地理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