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复习测试及答案
<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p><p>读某环境问题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域简图,完成1~2题。</p><p>1.图例所示的某环境问题是</p><p>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p><p>2.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p><p>A.退耕还林还草 B.大力修建水电站 C.人工增雨 D.大力发展耕作业</p><p>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35题。</p><p>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p><p>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20%92%79%80%95%</p><p>3.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p><p>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p><p>4.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原因是( )</p><p>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p><p>C.浪费更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p><p>5.河西走廊水资源开发利用中,违背可持续发展区际公平原则的是( )</p><p>A.土壤沙漠化和盐碱化日益加剧B.河流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p><p>C.地下水逐渐增加,水循环加快D.植被退化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p><p>右图为某地循环经济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p><p>6.该地区的牛奶为乳制品企业的重要原料,影响此类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为</p><p>A.市场B.劳动力</p><p>C.原料D.技术</p><p>7.若在该地区大力发展造纸工业,带来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土地肥力下降B.环境质量提高</p><p>C.玉米产量减少D.制约乳制品企业发展</p><p>读某国XL牛奶集团公司建设的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概念示意图,回答下面8--9题。</p><p>8.建设该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获取的产品是:</p><p>A.电力、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乙醇 B.甘油、乙醇、牛奶、混合肥料</p><p>C.乙醇、混合肥料、微生物泥饼、甘油 D.牛奶、乙醇、生物柴油、微生物泥饼</p><p>9.下列关于该一体化牛奶----生物炼油厂的叙述,错误的是</p><p>A.该示意图表明该工厂实现了能量的自给自足</p><p>B.通过能量的传递与转换提高了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p><p>C.该工厂的生产环节清洁无污染,因此生产过程中没有二氧化碳的产生</p><p>D. 该工厂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有利于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p><p>10. 尽管人类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但是对于人地关系的认识还是有了科学萌芽。以上观点诞生于人类对人地关系认识的什么阶段</p><p>A、史前文明阶段 B、农业文明阶段 C、工业文明阶段 D、当代科技文明阶段</p><p>莱州湾畔曾是我国内陆海水入侵最严重的深度海侵地。而如今则成为山东著名的绿色走廊。该地的经验是:实施水系联网工程建设,开源节流;调整农业结构,趋利避害。据此完成11~12题。</p><p>11.莱州湾畔地区起初也不是深度海侵区,而沦为深度海侵区的原因主要是()</p><p>A.海平面上升,导致海水倒灌 B.工业发展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p><p>C.过度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p><p>D.工农业发展,人口剧增导致地下水开采过度,形成地下漏斗区</p><p>12.莱州湾畔地区人民成功地抗击了海水入侵,说明他们的行动和措施符合()</p><p>A.人定胜天的人类中心论思想 B.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p><p>C.人地和谐的人地伙伴论思想 D.科技帮助我们征服自然的论断</p><p>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13~13题。</p><p>13.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p><p>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p><p>14.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p><p>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p><p>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p><p>2023年国家将甘肃省作为我国循环经济示范区,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到2023年,甘肃省将培育出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农业模式。据此回答15~16题。</p><p>15.甘肃省循环经济实验区的确立,表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p><p>A.可持续发展观念刚刚开始建立 B.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观念走向实践</p><p>C.注重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处理 D.政府积极倡导公众实际参与度低</p><p>16.下列不应列入甘肃省循环经济生产措施的是</p><p>A.建设特色农副产品基地</p><p>C.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p><p>B.开展综合利用</p><p>D.开荒扩大耕地</p><p>读中国生态示范区分布图,回答17~18题。</p><p>17.下列关于中国生态示范区的叙述,正确的是</p><p>A.都分布在生态环境极为脆弱地区</p><p>B.生态示范区多分布在沿海、沿河、沿江地带</p><p>C.生态示范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都较高</p><p>D.生态示范区在我国每个省级行政区都有分布</p><p>18.生态示范区的建立体现了</p><p>A.人对生态系统的管理调控 B.生态系统对经济系统的作用</p><p>C.社会系统对经济系统的作用 D.社会、经济、生态对人类的反作用</p><p>读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19~20题。</p><p>19.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p><p>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p><p>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p><p>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p><p>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p><p>20.下列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p><p>A.生产企业之间主要产生信息联系</p><p>B.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p><p>C.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p><p>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p><p>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并完成21-23题。</p><p>2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p><p>A.原料产地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D.科技发达地区</p><p>2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p><p>A.酸雨 B.全球变暖 C.臭氧层空洞 D.扬尘</p><p>2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p><p>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p><p>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工业联系</p><p>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p><p>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24~25题。</p><p>24.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p><p>A.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p><p>B.减少CO2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产生</p><p>C.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p><p>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p><p>25.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p><p>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的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p><p>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p><p>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p><p>二、综合题 (共 4 小题,共50分)</p><p>2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中的( )</p><p>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p><p>C.生态可持续发展 D.不属于任何一方</p><p>(2)A、B两图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中A图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和 原则。B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 原则。</p><p>(3)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但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p><p>。</p><p>(4)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哪些?作为公众一员,你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哪些行动,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p><p>27. 读 可持续发展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 ,而又不危及</p><p>的发展</p><p>(2)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持续发展是 ,经济持续发展是 ,社会持续发展是</p><p>(3)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的选择,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推行</p><p>,表现在工业生产方面是进行表现在农业生产方面是大力推行 。</p><p>(4)用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衡量标准,下列活动是否符合可持续发展</p><p>①东海实行伏季休渔政策: 理由:</p><p>。</p><p>②大力发展私家车: 理由:</p><p>。</p><p>(5)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这句话较能体现可持续发展的( )</p><p>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协调性原则</p><p>28. 分析下表(表1),简要回答问题并完成图11。</p><p>某地各类</p><p>项目</p><p>年份森林覆盖率耕地</p><p>面积近三年平均气温年较差河流含沙量当年水旱灾次数粮食总产量近三年平均降水量</p><p>2023年30%50万亩23℃2%20230万斤850mm</p><p>2023年8%70万亩30℃12%20230万斤680mm</p><p>(1)从表中数据可知,该地耕地与粮食的发展趋势是:该地耕地面积______________,而粮食总产量却_______________。</p><p>(2)根据上表,结合地理知识填出下图中各数码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或现象(填字母)。</p><p>A.水利设施、水产资源被破坏 B.扩大耕地面积 C.粮食不足</p><p>D.水土流失、土地沙化 E.围垦湖海</p><p>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p><p>(3)上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点)</p><p>29.读我国农业区示意图和生态农业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与图二生态模式相对应的图一的农业区是(填数字代号)</p><p>甲;乙;丙;丁。</p><p>(2)在下列地区中,与我国农业区示意图中①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相似的是 ()</p><p>A.美国中央大平原 B.澳大利亚的大自流盆地</p><p>C.巴西高原 D.尼罗河三角洲</p><p>(3)四种生态农业模式图均有利于当地农业的发展,试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基本原则对其进行评价。</p><p>(4)下列国家中,与我国农业区示意图中④地区重要的糖料作物一样也可以大量种植的是。</p><p>A.美国 B.新西兰</p><p>C.加拿大 D.古巴</p><p>答案</p><p>一、单选题</p><p>1. B 2. A</p><p>3. C 4. D 5. B</p><p>6. C 7.B</p><p>8. D 9. C</p><p>10. B</p><p>11. D 12.C</p><p>13. D 14.C</p><p>15. B 16.D</p><p>17. B 18. A</p><p>19. D 20.C</p><p>21. A 22.B 23.D</p><p>24答案:C</p><p>25答案:D</p><p>二、综合题</p><p>26. (1)A</p><p>(2)公平性 持续性 共同性</p><p>(3)环境遭到破坏,生态平衡失调,经济效益最终也会丧失</p><p>(4)问题:庞大的人口压力,严重的资源短缺,深刻的环境危机。行动:节约粮食,节约用电、用水,废弃物分类放置,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尽量减少空调的使用等等。</p><p>27. (1)当代人的需求 后代人满足其需求</p><p>(2)基础 条件 目的</p><p>(3)循环经济 清洁生产 生态农业</p><p>(4)①符合 伏季休渔可促进鱼类再生,保护鱼类资源</p><p>②不符合 易导致城市环境污染和交通拥挤</p><p>(5)B</p><p>28. (1)扩大 降低(2分)</p><p>(2)① C ② B ③ E ④ A ⑤ D</p><p>(3)生态破坏(1分 )</p><p>人口压力 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片面追求经济增长</p><p>29答案:(1)② ① ④ ③ (2)A</p><p>(3)四地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均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均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业产出,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并且遵循了持续性原则。</p><p>(4)D</p><p>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三地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单元复习测试及答案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