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地理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
<p>2023年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答案)</p><p>高二地理下册试题</p><p>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p><p>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p><p>1.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座位号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p><p>2.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把选项填写在答题卷相应位置。</p><p>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交回。</p><p>第Ⅰ卷</p><p><strong>一、选择题</strong>(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p><p>左下图示意图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p><p>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 )</p><p>A.石油开采</p><p>B.核电站建设</p><p>C.海岛旅游开发</p><p>D.港口建设</p><p>右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3~5题。</p><p>3.假如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阶段1时期,其自然特征不正确的是( )</p><p>A.沼泽广布</p><p>B.地势平坦</p><p>C.水热充足</p><p>D.土质疏松</p><p>4.关于该地区1阶段到3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p><p>①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 ②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p><p>③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农业生产产值下降</p><p>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p><p>5.影响该地区3阶段到4阶段农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p><p>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右图为2023年7月22日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p><p>6.图示天体系统共有几级( )</p><p>A.1级 B.2级 C.3级 D.4级</p><p>7.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北半球夏至日时,地球位于( )</p><p>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p><p>8.月球上没有生命物质存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p><p>A.与太阳距离太远 B.宇宙环境不稳定</p><p>C.没有适宜生物呼吸的大气 D.没有昼夜更替现象</p><p>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完成9-10题。</p><p>9.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10.下列现象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而产生的是( )</p><p>A.中纬度地区四季更替明显</p><p>B.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显著</p><p>C.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p><p>D.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纬度变化</p><p>11.右图为长江流经天门山附近示意图,读图思考,若沿东、西梁山作一长江横剖面图,图中较吻合的是( )</p><p>假设下图表示某纬线圈,A、B、C为该纬线圈上的三点,其中为昼弧,为夜弧,据此回答12~13题。</p><p>12.图中C处日出时间为( )</p><p>A.2时 B.5时 C.8时 D.10时</p><p>13.在图示时刻,假设B点的经度为30°E,则全球新、旧两天的范围之比是( )</p><p>A.1∶1 B.2∶1 C.3∶1 D.4∶1</p><p>下图中甲、丙在晨昏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读图,完成14~15题。</p><p>14.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p><p>①南半球 ②北半球 ③东半球 ④西半球</p><p>A.①② B.①③</p><p>C.②③ D.②④</p><p>15.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p><p>B.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p><p>C.各地昼长乙>丙>丁</p><p>D.各地日落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p><p>右图中若O点为北极点,EF︵是昏线,OG是某一日期界线,</p><p>∠HOG=45°,读图回答16题。</p><p>16.图中另一条日期界线是( )</p><p>A.135°W B.135°E C.45°W D.45°E</p><p>17.以下四幅经纬网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p><p>读某运河图,回答18--19题.</p><p>18.该运河长度约为( )</p><p>A.小于50千米</p><p>B.110千米</p><p>C.190千米</p><p>D.240千米</p><p>19.该运河( )</p><p>A.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p><p>B.为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p><p>C.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p><p>D.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p><p>右下图中a为南半球某一段纬线,M、N是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M=ON,b为某经线。读图回答20题。</p><p>20.如果O地为12时,在由国庆到春节期间,M、N点的移动方向是( )</p><p>A.M、N点先向西后向东</p><p>B.M、N点先向东后向西</p><p>C.M点先向西后向东,N点先向东后向西</p><p>D.M点先向东后向西,N点先向西后向东</p><p>右图中a为晨昏线,甲、乙为晨昏线与经线的交点。读图完成21~23题。</p><p>21.若北京正值行人拥挤的早上,则乙地的时间可能为( )</p><p>A.6月22日16时 B.12月22日4时</p><p>C.6月22日4时 D.12月22日16时</p><p>22.若甲地夕阳西下,则乙地附近( )</p><p>A.河流进入汛期 B.气候温暖</p><p>C.昼长夜短 D.高压中心势力增大</p><p>23.若乙地向北移动( )</p><p>A.黄赤交角变小 B.太阳直射向南移动</p><p>C.全球昼夜差值减小 D.地球公转速度加快</p><p>读下图完成24-25题。</p><p>24.①、③、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p><p>A.① B.② C.③ D.④</p><p>25.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p><p>A.0.05 km B.0.5 km</p><p>C.5 km D.50 km</p><p>考场座位号</p><p>2023—2023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p><p>高二文科地理试题答题卷</p><p>得分栏</p><p>题号 选择题 非选择题 总分</p><p>1~25 26 27 28 29</p><p>得分</p><p>一、选择题答题卡(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p><p>答案</p><p>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p><p>答案</p><p>第Ⅱ卷</p><p><strong>二、非选择题</strong>(本大题共4题,共计50分。)</p><p>26、下图为某地某天太阳视运动轨迹,日出时北京时间为7时。日落时北京时间为19时。回答问题。(8分)</p><p>(1)地平面ABCD四处中,表示正南方的是 处。</p><p>(2)该地经纬度是( , )</p><p>(3)该日过后,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该日的日期是 月 日。</p><p>(4)三个月后,该地日出时地面直杆的影子指向 方位。</p><p>27、读下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13分)</p><p>(1)此图以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月________日。</p><p>(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p><p>(3)图中晨线是________。</p><p>(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乙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乙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p><p>(5)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p><p>乙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p><p>(6)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p><p>(7)从甲到乙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p><p>A.自东向西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p><p>C.自西向东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p><p>(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是( )</p><p>A.等于1/2 B.等于1/3</p><p>C.小于1/2 D.大于1/2</p><p>28、下列两图是我国某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依据图像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18分)</p><p>(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4分)</p><p>(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5分)</p><p>(3)据图分析A区域发展果蔬种植业的优势条件。(4分)</p><p>(4)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5分)</p><p>29、下图是某区域略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1分)</p><p>(1)简述①地建设航天发射基地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5分)</p><p>(2)图中②③两地湿地广布,请分别简述其成因。(6分)</p><p>2023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p><p><strong>高二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strong></p><p><strong>一、选择题答题卡</strong>(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p><p>答案 B D D A D B A C D A D C C</p><p>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p><p>答案 B C D A B C C C D C D A</p><p><strong>二、非选择题</strong>(本大题共4题,共计50分。)</p><p>26、(1)A(2分)</p><p>(2)(105°E,40°N)(2分)</p><p>(3)9 23 (2分)</p><p>(4)西北 (2分)</p><p>27、(1)南极点2023</p><p>(2)(23°26′S,90°W)</p><p>(3) AB︵</p><p>(4)A>D>E 东</p><p>(5)2023321</p><p>(6)12</p><p>(7)D</p><p>(8)D(以上各点各1分)</p><p>28、(1)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南部为山地,北部是盆地。(4分)</p><p>(2)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2分)</p><p>本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1分)</p><p>夏季山地降水多,而且冰雪融水量大。(2分)</p><p>(3)光照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靠近水源和交通线,分布于山前冲积扇。(4分)</p><p>(4)湖泊消失,河流变短(或断流),沙漠面积扩大,(3分)</p><p>果蔬种植区扩大,耗水量增加。(2分)</p><p>29、(1)有利条件:纬度低,海运便利,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等。(4分)</p><p>不利条件:天气多变。(1分)</p><p>(2)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化大;沿河多沼泽。(3分)</p><p>③地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3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