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年级地理考试必备期末卷2023年
<p>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期末考试阶段了,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二年级地理考试必备期末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p><p>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p><p>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大部分在中纬度,小部分在高纬度 B.全都属于北温带</p><p>C.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D.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p><p>2、2023年我国宣布批准撤销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立地级市三 沙市。三沙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p><p>A.粤 B.琼 C.桂 D.闽</p><p>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我国领土最南端在曾母暗沙 B.我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内陆大国之一</p><p>C. 我国的陆上邻国包括韩国 D.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二位</p><p>4、 有关我国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藏族</p><p>C.各民族无论大小,一律平等 D.汉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地区</p><p>5、关于珠峰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位于我国 B.是喜马拉雅山的主峰 C.位于尼泊尔 D.是世界第二高峰</p><p>读下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6、7题。</p><p>6、季风气候的特点是雨热同期,图中表示非季风区的气候特征的图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7、根据气温曲线和各月降水量分布情况判断 ,与鞍山气候状况最接近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8、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位于</p><p>A.黑龙江省漠河县的北极村 B.青藏高原上的拉萨</p><p>C.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 D.云贵高原上的昆明</p><p>9、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位于</p><p>A.火烧寮 B. 贵阳 C.托克逊 D.三亚</p><p>10、影响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的是</p><p>A.东北季风 B.西北季风 C.东南季风 D.冬季风</p><p>11、山区常见的地质灾害除滑坡外,还包括</p><p>A.台风和泥石流 B.沙尘暴和崩塌 C.泥石流和崩塌 D.寒潮和地震</p><p>12、下列组合均属于非可 再生资源的是①水 ②煤炭③土地 ④森林 ⑤石油 ⑥钢铁</p><p>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②⑤</p><p>13、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自然资源总量丰富,种类不全 B.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合理</p><p>C.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D.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会不断减少</p><p>14、为了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我们要做到</p><p>A.洗碗时尽量使用洗涤剂 B.垃圾分类放置和回收,废弃物再利用</p><p>C. 经常使用一次性消费品 D.经常使用贺卡和购买过度包装的商品</p><p>15、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但山区也有发展经济的优势</p><p>A.在旅游业和运输业方面 B.在商业和采矿业方面</p><p>C.在旅游业和采矿业方面 D.在林业和种植业方面</p><p>16、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p><p>A.东北、西北、华北地区 B.东北、西南的天然林区和东南部的人工林</p><p>C.华北、西北和东南地区 D.东北、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大面积人工林</p><p>17、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土地资源类型少 B.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小</p><p>C.耕地、林地比重小 D.后备耕地资源充足</p><p>18、额尔齐斯河向北流入</p><p>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p><p>19、我国流域面积最广、也是我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p><p>A.长江 B.黄河 C.珠江 D.辽河</p><p>20、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之一是</p><p>A.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 C.西电东送 D.修建水库</p><p>21、有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运往四川省灾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p><p>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p><p>22、我国目前建成通车的海拔最高的一条铁路是</p><p>A.成昆铁路 B.南疆铁路 C.青藏铁路 D.贵昆铁路</p><p>23、本着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原则,我们应该</p><p>A.在千山山地丘陵地区发展种植业 B.在内蒙古高原上大力发展林业</p><p>C.在辽河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畜牧业 D.在大连沿海地区发展海洋渔业</p><p>24、 东北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糖料作物和油料作物是</p><p>A.甘蔗和花生 B.甘蔗和芝麻 C.甜菜和油菜 D.甜菜和大豆</p><p>25、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p><p>A.北方地区 B. 青藏地区 C.南方地区 D. 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p><p>读某地区图,完成26、27、28题。</p><p>26、右图所示工业区是</p><p>A.京津唐工业基地 B.沪宁杭工业基地</p><p>C.珠三角工业基地 D.辽中南工业基地</p><p>27、右图中A港口的名称是</p><p>A.大连 B.上海 C.天津 D.广州</p><p>28、该地区所含的省会城市是</p><p>A.大连 B.沈阳 C.鞍山 D.北京</p><p>29、下列不属于高新技术产业的是</p><p>A.电子信息 B.生物工程 C.钢铁产业 D.新能源和新材料</p><p>30、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p><p>A.长江三角洲地区 B.珠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 位于北京城区西北的中关村</p><p>二、综合题(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空1分,共40分)</p><p>31、读中国地形图示意图,回答(11分)</p><p>(1)我国地势特征是___ ___,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鞍山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级阶梯上。</p><p>(2)字母D代表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_______高原;字母C代表我国四大盆地中气候最湿润的_______盆地。</p><p>(3)字母A、B所示 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其中,山脉A大致的走向是_______;山脉B的名称是______。</p><p>(4)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所在的海域是____海。我国的内海是________海和琼州海峡。</p><p>(5)山脉G名称是_________,它和淮河组 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这一界线是我国1月份 ℃等温线和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方。</p><p>32、阅读材料,回答(9分)</p><p>材料一:2023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包括港、 澳、台),我国人口总数13.7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p><p>材料二: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2023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可能是17.5亿。</p><p>不实行计划生育(2023年)</p><p>2023</p><p>2023实行计划生育(2023年)</p><p>2023</p><p>2023</p><p>人均粮食产量(千克/人) 312.20237.84</p><p>人均教育经费(元/人)2023.202359.85</p><p>材料三:</p><p>依据上述材料,回答:</p><p>(1)2023年,我国人口总数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的国家。</p><p>(2)实行计划生育,2023年我国大约少出生 人口。实行计划生育,2023年人均粮食产量 了 ,人均教育经费 了。</p><p>(3)2023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请你计算: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 。</p><p>(4)我国人口分布 。从黑龙江省的</p><p>黑河到至云南省腾冲画一条直线,</p><p>此线____人口稠密, 人口稀疏。</p><p>33、读某地区简图,回答(12分)</p><p>(1)图中的铁路干线名称是 ,</p><p>它沿线经过了_______市、_____市、</p><p>省、____省、 省、 省</p><p>和______市。</p><p>(2)该 铁路南北连接的我国两大工业基地</p><p>是________、 。</p><p>(3)该铁路途经我国 平原</p><p>和 平原。</p><p>34、读下图,回答(8分)</p><p>(1)图A中①所示耕地类型是______________,②所示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p><p>(2)土地利用类型④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B反映了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由_________向______________递减。</p><p>(4)根据图C判断,鞍山地区所属的温度带处于_________带向 带的过渡地带,大部分地区的作物熟制是 。</p><p>八年级地理试卷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p><p>1、 C 2、B 3、A 4、C 5、B</p><p>6、 D 7、A 8、A 9、C 10、C</p><p>11、C 12、D 13、C 14、B 15、C</p><p>16、B 17、C 18、C 19、A 20、B</p><p>21、C 22、C 23、D 24、D 25、D</p><p>26、D 27、A 28、B 29、C 30、D</p><p>二、综合题: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每小空1分,共40分</p><p>31、每空1分,计11分</p><p>(1)西高东低 三</p><p>(2)青藏 四川</p><p>(3)东北西南(走向) 太行山(脉)</p><p>(4)东 渤</p><p>(5)秦岭 0 800</p><p>32、每空1分,计9分</p><p>(1)13.70亿 最多</p><p>(2) 3.8亿 提高 提高</p><p>(3) 143人/平方千米 很不均匀</p><p>(4)东南部 西北部</p><p>33、每空1分,计12分</p><p>(1)京沪线(铁路) 北京 天 津 河北 山东 江苏 安徽 上海</p><p>(2)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p><p>(3)华北 长江中下游</p><p>34、每空1分,计8分</p><p>(1)以水田为主的耕地 以旱地为主的耕地</p><p>(2)畜牧业</p><p>(3)东南沿海 西北内陆</p><p>(4)暖温带 中温带 一年一熟</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