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6:39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

<p>本文导航 1、首页2、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23、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34、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4</p><p>距离期末考试越来越近了,考前我们要多做一些练习题。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考试,小编为初二的同学们整理了这篇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以供大家参考!</p><p>一、单选题 (本大题共30小题; 共50分.)</p><p>1.我国最大的气候资源是:</p><p>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p><p>B.冬冷夏热</p><p>C.夏季 高温多雨,雨热同期</p><p>D.全国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p><p>2.在 我国,有许多城市是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下列城市,哪个是铁路-水运枢纽呢?</p><p>A.乌鲁木齐</p><p>B.武汉</p><p>C.济南</p><p>D.北京</p><p>3.每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p><p>A.梅雨和伏旱</p><p>B.寒潮和台风</p><p>C.沙尘暴和寒潮</p><p>D.沙尘暴和大雾</p><p>4.下列图中有南方第一大河、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之称的珠江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5.按生产产品的不同,工业有重工业和轻工业之分。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轻工业的是</p><p>A.机械工业B.食品工业C.石油化工D.钢铁工业</p><p>6.小明随爸爸去果园摘水果,他家在亚热带,最有可能摘到的水果是</p><p>A.柑橘B.苹果C.椰子D.香蕉</p><p>7.当乌苏里江旭日东升的时候,图中________处仍繁星满天</p><p>A. B.</p><p>C. D.</p><p>8.我国人口多、耕地少,为解决粮食问题,必须</p><p>A.减少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p><p>B.增加开垦荒地,以增加粮食产量</p><p>C.开垦草原,扩大粮食作物播种面积</p><p>D .坚持走科教兴国的道路,提高农业生产力</p><p>9.下列民族风情属于维吾尔族的是</p><p>A. B. C. D.</p><p>10.我国疆域辽阔,下列关于我国领土四端的说法,正确的是</p><p>A.我国领土最北端有极昼现象</p><p>B.我国领土最东端在台湾省的钓鱼岛</p><p>C.我国领土最南端气候常夏无冬</p><p>D.我国领土最西端号称世界屋脊</p><p>本文导航 1、首页2、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23、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34、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4</p><p>11.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特点( )</p><p>A.集中在西部内陆 B.集中在沿海地区</p><p>C.集中在边境地区 D.沿海与内陆均衡发展</p><p>12.家住西安的张强同学,随爸爸、妈妈乘火车经徐州去参观世博会,他们沿途经过的铁路干线应是( )</p><p>13.生活在青藏高原的藏族人的家庭装饰色彩多艳丽,这种风格的形成,可能与______有关( )</p><p>A.海拔高,空气稀薄的环境</p><p>B.雪域高原上色调单一的环境</p><p>C.游牧的生产方式</p><p>D.多 山的地形</p><p>14.下图为我国四省市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回答下题。</p><p>(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①的人口密度最小 B.②的人口数量最多</p><p>C.③的面积最大 D.④的人口密度最小</p><p>(2)四省市中,位于我国东部地区的是</p><p>A.①②③ B.①②④</p><p>C.②③④ D.①③④</p><p>15.关于我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西南多,东北少B. 东北多,西南少</p><p>C.东南多,西北少D.西北多,东南少</p><p>16.我国最早迎来新的一天的地方是</p><p>A.帕米尔高原 B.曾母暗沙</p><p>C.漠河以北 D.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p><p>17.我国最大淡 水湖是</p><p>A.洞庭湖 B .鄱阳湖</p><p>C.青海湖 D.太湖</p><p>18.目前我国共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单位和民族:</p><p>A.23、56 B.36、40</p><p>C.34、56 D.28、55</p><p>19.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p><p>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p><p>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p><p>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p><p>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p><p>20.实行计划生育后,我国每年新增人口数仍然很大,其根本原因是</p><p>A .人口基数大 B.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得不好</p><p>C.人口增长已失控 D.人口出生率高</p><p>本文导航 1、首页2、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23、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34、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4</p><p>21.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p><p>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p><p>C.横断山区 D.青藏高原</p><p>22.《三国演义》主题曲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这句话说明对河流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是</p><p>A.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p><p>B.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p><p>C.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较小</p><p>D.山区面积广大,地形类型单一</p><p>23.广东省通过果菜专列往北方运送蔬菜,一年中运输量最大的是</p><p>A.春季 B.夏季C.秋季 D.冬季</p><p>24.我国少数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区是</p><p>A.东北、东南、西北 B.西南、西北、东北</p><p>C.西南、西北、东南 D.东北、西南、东南</p><p>25.我国关于人口问题的国策是</p><p>A.控制人口数量 B.提高人口素质</p><p>C.实行计划生育 D.晚婚、晚育、优育</p><p>二、读图、填图题 (本大题共5小题; 共50分.)</p><p>26.长江、黄河是中华民 族的母亲河,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1)长江、黄河发源地所在的A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长江黄河的流向大致为自________向________流。</p><p>(2)图中两条河流中,水能丰富、航运价值大、有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之称的是________。</p><p>(3)图中B地形区是________高原,该地形区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_造成的。图中C是在长江干流上建成的我国最大水利枢纽________水利枢纽。</p><p>(4)三江源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地区,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建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对于保护我们的母亲河有何意义 ?</p><p>27.国家通过各种运输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从而对资源的输出地和输入地都将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北油南运、西气东输就是两项重要的工程。两项工程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利用油气的自然流动性采用管道进行运输。请阅读我国局部地区部分能源运输示意图,回答(1)~(3)题。</p><p>(1)下列关于管道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受 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影响小</p><p>B.运输速度较快</p><p>C.对环境影响小</p><p>D.石油只能通过管道进行运输</p><p>(2).图中输油管道和输气管道中的油、气主要输往( )</p><p>A.华北地区</p><p>B.珠江三角洲地区</p><p>C.长江三角洲地区</p><p>D.四川盆地地区</p><p>(3).下列对于上题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p><p>A.该地区工业发达,需要大量的油气资源作为能源与工业原料</p><p>B.该地区人口稠密,民用油气量大</p><p>C.该地区油气资源缺乏</p><p>D.油气资源输往该地区是为了鼓励人们大量购买汽车,使得出 行更加方便</p><p>本文导航 1、首页2、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23、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34、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4</p><p>28.读我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我国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国家名称。</p><p>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p><p>(2)写出图中 字母所代表的海域或岛屿名称。</p><p>A________海,B________海,E________海峡,F________岛。</p><p>(3)在图中甘肃省和四川省轮廓内分别填出其简称。</p><p>29.读下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2023年7月23日晚上20点34分,杭深线永嘉至温州南,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2023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初步查明脱轨原因是D2023次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次列车追尾。</p><p>(1)读图一,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在________省,位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D301次列车始发于________(填地形区名称)。</p><p>(2)我国南方地区河网密布,图中有我国最大的________水系和我国最大人工开凿的________(运河)。</p><p>(3)读图二,温州动车追尾事件初步查明脱轨原因是D2023次动车遭到雷击后失去动力停车,造成D301次列车追尾。该地区属于________区(填季风区或季风区),暖湿气流来自________洋。根据所提供的图三,描述南方地区气候特征________(包括气温和降水两方面)。</p><p>(4)高铁沿线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观是()</p><p>A.成片的棉花田 B.一望无际的苹果林</p><p>C.风吹草低见牛羊 D.金色的稻田</p><p>3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我国的黄淮海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6.3%,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4.7%,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5.12%,而水资源却占全国的6%左右,水资源的匮乏已严重阻碍了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p><p>材料二 2023年10月1日至2023 年2月9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和安徽6省平均降水量仅有44.4毫米,大部分地区气象干旱发展迅速,普遍达到中至重度气象干旱,山西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东大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等地达特旱等级。</p><p>材料三 2023年1月29日我国局部地区气象干旱分布示意图。</p><p>(1)材料二中受旱严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p><p>A.冬小麦 B.水稻 C.玉米 D.甘蔗</p><p>(2)材料三中中等以上干旱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p><p>(3)我国北方地区经常发生春旱,原因之一是我国降水季节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p><p>(4)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有哪些?</p><p>(5)除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外如何解决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的匮乏严重阻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问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期末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