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质量检测2023
<p>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完善理论、方法和手段。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地理下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质量检测,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75分)</p><p>下面为四幅农业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p><p>1.造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p><p>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交通</p><p>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p><p>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p><p>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p><p>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p><p>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p><p>3.图中甲、乙、丙、丁最有可能是()</p><p>A.x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x疆</p><p>C.x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x疆、湖北</p><p>4.下列四种经济作物最适合在甲省区种植的是()</p><p>A.甘蔗 B.黄麻 C.甜菜 D.水稻</p><p>读香港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图,回答5~6题。</p><p>5.2023年,香港农业生产的最主要地域类型属于()</p><p>A.商品谷物农业 B.季风水田农业</p><p>C.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p><p>6.2023年至2023年,香港地区弃耕地比重大幅上升的原因有()</p><p>①城市不断发展,土地买卖日益兴旺 ②政府限制农业的发展 ③全球变暖,不利于香港农业发展 ④农民进入市区寻找高收入工作</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7~8题。</p><p>7.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有()</p><p>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p><p>②图中城市人口减少了</p><p>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p><p>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p><p>A. 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 ②④</p><p>8.从Ⅲ到Ⅳ阶段,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p><p>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p><p>目前从美国进口的粮食价格比我国自行生产的要低,价格的差距使我国农产品失去了市场竞争优势,所以改变农业种植结构,发展高效农业是增加我国农民收入的唯一途径。〖HT〗据此回答9~11题。</p><p>9.我国在小麦等粮食作物种植上不具备竞争优势,而我国在芦笋种植上具有较强的优势,主要是因为我国()</p><p>A.劳动力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p><p>C.土壤肥沃 D.雨热同期</p><p>10.芦笋的种植在我国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发展速度较慢,但近年来由于品质上的改善,出口量剧增,农民也依靠芦笋产业富了起来。这说明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是()</p><p>A.制定国家政策 B.依靠科学技术</p><p>C.发挥劳动者的经验 D.改善自然条件</p><p>11.我国从美国进口的粮食的产地,主要位于美国的()</p><p>A.东部低山丘陵区 B.西部沿海地区</p><p>C.中部平原地区 D.南部沿海地区</p><p>图示是我国北方某城郊一小型蔬菜大棚,棚顶用塑料薄膜密封,背面是冬季用以御寒和提高棚内温度的挡风墙,侧面是唯一一个进出大棚的工作门。据此回答12~13题。</p><p>12.蔬菜大棚实质上是改善了农业生产中的()</p><p>A.地形条件 B.光照条件</p><p>C.降水条件 D.热量条件</p><p>13.春节期间,大棚内的蔬菜上市时,发现b处附近的蔬菜长势明显不如a处,但口感却优于a处,原因是()</p><p>①a处土壤条件好 ②b处水分条件好 ③a处热量条件好 ④b处通风条件好 ⑤b处温度高</p><p>A.②③ B.③④ C.④⑤ D.①⑤</p><p>读某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回答14~15题。</p><p>14.该地区南部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有()</p><p>A.生产规模小 B.商品率高</p><p>C.精耕细作 D.科技水平高</p><p>15.该地区北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问题是()</p><p>A.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石漠化</p><p>C.大量使用化肥、土地退化 D.酸雨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p><p>二、综合题(共25分)</p><p>16.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p><p>材料一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土地总面积137万亩,平原面积占95.7%,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全区粮食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农田喷灌化、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p><p>材料二 北京城区农产品的来源基本呈现郊区供应和外埠供应并重的格局。冬季北京市场的蔬菜交易品种大多来自广西、广东、四川、海南、山东等地。为了丰富北京的菜篮子,北京市政府大力扶持温室、大棚等农业设施的建设,农民建一个温室补贴5 000元、建一个大棚补贴3 000元。</p><p>(1)顺义区素有京郊粮仓的美誉,分析其发展粮食生产的自然条件。</p><p>(2)目前北京菜篮子里的蔬菜更加丰富了,从社会经济条件的角度分析其原因。</p><p>(3)北京不同地区的农业各具特色。远郊山区主要发展防护林和核桃、柿子、板栗、梨等经济林木。说明其主要意义。</p><p>(4)说出从广东运蔬菜进京可选择的铁路干线。(两条即可)</p><p>17.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p><p>材料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河南省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p><p>(1)图中表示京九铁路的字母是________。</p><p>(2)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p><p>(3)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p><p>(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简述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p><p>答案</p><p>1.A 2.A 3.A 4.C 5.B 6.B 7.C 8.D 9.A 10.B 11.C 12.D 13.B 14.B 15.A</p><p>16. (1)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位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或土壤肥沃)。不利条件:降水变率大,多旱涝灾害;冬季气温低,受寒潮影响大。</p><p>(2)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技术提高,政府支持,温室、大棚等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市场需求量增大等。</p><p>(3)改善生态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增加经济收入。</p><p>(4)京广线、京九线。</p><p>17. (1)d (2)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光热充足,降水丰富,水热配合好(或:雨热同期);地处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3)国家政策支持;科技发展;实行产业化经营(粮食生产规模扩大)。 (4)控制人口数量;切实保护耕地;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防灾减灾;实行区域化、专业化发展。</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地理下册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质量检测,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