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单元练习题
<p>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现象的学问。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单元练习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读世界及甲、乙、丙、丁四大洲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回答1~3题。</p><p>1.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变化幅度最小的是()</p><p>A.甲B.乙</p><p>C.丙 D.丁</p><p>2.2023~2023年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p><p>A.甲、乙、丙、丁 B.丁、丙、乙、甲</p><p>C.甲、丙、乙、丁 C.乙、甲、丙、丁</p><p>3.甲、乙、丙、丁依次是()</p><p>A.欧洲、亚洲、拉丁美洲、非洲</p><p>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p><p>C.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p><p>D.非洲、亚洲、拉丁美洲、欧洲</p><p>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图示信息。第1题,图中纵坐标是人口出生率,横坐标是人口死亡率,丁死亡率在1%左右,出生率在1%至2%之间,变化幅度最小。第2题,注意图中斜线表示自然增长率,2023~2023年的数据要比较甲、乙、丙、丁中6代表的数据。第3题,各年份中丁的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最低,应是发达国家,欧洲符合,可排除A、C两项;非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要落后于亚洲,所以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要高于亚洲,则甲是非洲。</p><p>答案:1.D 2.C 3.D</p><p>4.(2023年黄冈质检)关于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形成原因的叙述最合理的是()</p><p>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p><p>B.对灾害和疾病防御能力的提高</p><p>C.人们生育意识的转变</p><p>D.国家政策的强制</p><p>解析:选D。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现代型,它的转变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开展。</p><p>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在东部时间2023年10月17日早晨7点46分,美国人口总数突破三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读美国人口构成情况图,回答5~6题。</p><p>5.美国人口增长与中国人口增长相比显著的特点是()</p><p>A.自然增长率高 B.人口呈负增长</p><p>C.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 D.人口死亡率低</p><p>解析:选C。由图示判断美国人口中外来移民占重要地位,说明人口机械增长比重大,中国的人口增长主要是自然增长。</p><p>6.美国人口构成的变化对美国积极的影响是()</p><p>A.交通通达性提高 B.文化多样化www.</p><p>C.劳动力数量减少 D.自由活动空间增大</p><p>解析:选B。美国外来移民的汇集促进了文化的多元交流与融合。</p><p>7.读中国人口增长模式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A为,B为,C为。</p><p>(2)建国初期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型。</p><p>(3)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值出现在年前后,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其自然原因是 。</p><p>(4)2023年,我国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是1.3%、0.6%、0.7%,这说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p><p>(5)我国下列省市区中,目前已完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是(双选)()</p><p>A.上海 B.江苏</p><p>C.x藏 D.宁夏</p><p>(6)利用表中提供的数据,在图中绘出2023~2023年期间的B曲线。</p><p>年份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2023年</p><p>出生率(%)1.822.102.101.711.34</p><p>死亡率(%)0.630.680.670.660.64</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图表分析能力、绘图能力以及学科间知识的相互渗透。根据人口增长模式中三率的关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可判断三条曲线的名称。根据图中三率的数据可认识到:建国初期人口增长模式是传统型2023年三率出现反常现象,出生率骤降,死亡率骤升,致使自然增长率极低,这是因为死亡率不仅受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同时也明显受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2023年的三率数据可判断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属于三低的现代型,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人口转变存在着不同步性,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市区已完成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而内部省区还处于过渡阶段。</p><p>答案:(1)出生率 自然增长率 死亡率</p><p>(2)高 低 (较)高 传统</p><p>(3)2023 受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p><p>(4)低 低 低 (5)AB (6)略。</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地理人口的数量变化单元练习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