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6:01

2023地理高一下册人口的空间变化随堂练习

<p>地理学是在研究地球表面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不断完善理论、方法和手段。小编准备了地理高一下册人口的空间变化随堂练习,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p><p>2023年春运自1月19日开始,至2月28日结束,为期40天。据此回答1~2题。</p><p>1.春运所带来的旅客流属于()</p><p>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p><p>C.省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p><p>解析: 春运虽也涉及到人口地理位置的变化,但是这种地理位置变化是临时性的,不属于人口迁移,为人口流动现象。</p><p>答案: D</p><p>2.近几年春运旅客量不断增加可能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p><p>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压力</p><p>B.扩大了流出地、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p><p>C.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p><p>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p><p>解析: 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有利于缩小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的经济差距。</p><p>答案: B</p><p>人口迁移与流动是受区域经济差异、教育程度、空间距离和历史渊源等因素影响下的一种社全现象。根据下表,回答3~5题。</p><p>全国前5位人口流入大省和前5位人口流出地排序</p><p>全国前</p><p>5位人</p><p>口流入省第1位</p><p>人口流</p><p>出地第2位</p><p>人口流</p><p>出地第3位</p><p>人口流</p><p>出地第4位</p><p>人口流</p><p>出地第5位</p><p>人口流</p><p>出地</p><p>广东湖南四川广西江西湖北</p><p>江苏安徽四川浙江河南贵州</p><p>浙江江西安徽四川贵州湖北</p><p>M省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p><p>四川重庆广东云南浙江x疆</p><p>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广东省的流入人口全部来自邻省B.四川既是流入大省也是流出大省</p><p>C.人口流出较多的省均位于中西部地区D.全国流入人口前5均在东部地区</p><p>解析: 四川省是流入广东人口第二位的省,且与广东省不相邻,排除A;四川省位于西部,人口流入居第五位,排除D,同时,也可得出四川既是人口流入大省,也是人口流出大省的结论,B正确,另外,广东省人口流出也很多,其位于东部经济地带,可排除C。</p><p>答案: B</p><p>4.M省流入人口受历史渊源影响明显,M省最有可能是()</p><p>A.福建 B.海南</p><p>C.山东 D.广西</p><p>解析: 从表格中省区特征分析,人口流入与流出省区之间往往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因此推断,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江苏等省的人口可能大量流入山东。</p><p>答案: C</p><p>5.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p><p>A.自然灾害 B.就业机会</p><p>C.人口政策 D.宗教信仰</p><p>解析: 经济因素是当前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的因素。</p><p>答案: B</p><p>(2023湖北联考) 假设某地域内每个居民的重量都相等,则在该地域全部空间平面上力矩达到平衡的点就是人口重心。每当人口分布状况发生变化,人口重心就会有相应的移动。从一个时期人口分布重心的移动轨迹中,可以看出全地域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读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分布表,完成6~7题。</p><p>年份汉族少数民族</p><p>东经北纬东经北纬</p><p>2023202320232023202356</p><p>2023202320232023202347</p><p>2023202320232023202309</p><p>2023202320232023202307</p><p>6.下列关于我国民族人口分布重心迁移趋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p><p>A.汉族人口重心向东北迁,少数民族向西南迁</p><p>B.少数民族人口重心西迁趋势非常明显</p><p>C.相对于少数民族,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趋势明显</p><p>D.人口重心的迁移与经济重心的迁移没有关系</p><p>7.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大致位于()</p><p>A.江南丘陵 B.青藏高原</p><p>C.四川盆地 D.东北平原</p><p>解析: 6.根据经纬度位置可以判断,我国汉族人口重心向南迁移,少数民族人口重心向北迁移。7.据图判断我国少数民族人口重心主要位于105E~107E、31N左右,大致位于四川盆地。</p><p>答案: 6.C 7.C</p><p>(2023盐城模拟)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8~10题。</p><p>8.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p><p>A.人口增加 B.人口减少</p><p>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p><p>9.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p><p>A.甲 B.乙</p><p>C.丙 D.丁</p><p>10.能正确反映目前伦敦市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p><p>A.甲 B.乙</p><p>C.丙 D.丁</p><p>解析: 解答该题组关键是弄清人口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是影响地区人口数量变动的两个方面。第8题,丙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差额率刚好抵消,故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第9题,西亚地区由于石油的开发而成为人口净迁入地区,图中只有乙符合。第10题,英国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伦敦市出现逆城市化,人口迁移差额率为负值,故丁正确。</p><p>答案: 8.D 9.B 10.D</p><p>(根据2023年全国文综卷Ⅰ改编)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11~12题。</p><p>2023年2023年2023年</p><p>总人口(万人)20232023</p><p>0~14岁(%)35.2023.638.5</p><p>15~64岁(%)58.2023.2023.39</p><p>65岁及以上(%) 6.372.221.11</p><p>11.该城市自2023年至2023年()</p><p>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p><p>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p><p>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p><p>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p><p>12.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p><p>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p><p>③增加了劳动力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p><p>A.①② B.①④</p><p>C.②③ D.③④</p><p>解析: 第11题,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是由自然增长和人口迁移(机械增长)决定的。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市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0~14岁青少年人口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比重却不断下降,说明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较慢,城市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外来人口的大量迁入导致的。第12题,迁入人口会加剧当地就业紧张的局面,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但劳动力的增加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p><p>答案: 11.D 12.D</p><p>(2023江苏地理)下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p><p>13.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p><p>A.乙城市圈70年代 B.乙城市圈80年代</p><p>C.甲城市圈90年代 D.丙城市圈90年代</p><p>解析: 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应从四个选项中选择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故A最适合。</p><p>答案: A</p><p>14.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p><p>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p><p>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p><p>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p><p>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p><p>解析: 城市化速度取决于城市人口的增长快慢,城市化水平高则人口增长速度一般较慢,反之亦然。</p><p>答案: D</p><p>(2023福建文综)下图甲、乙分别示意京津冀都市圈2023年人口密度分布和人口增长率。完成下题。</p><p>15.导致该都市圈人口增长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p><p>A.东部、南部地区经济收入较低</p><p>B.西部、北部地区市场潜力较大</p><p>C.东部、南部地区非农产业发达</p><p>D.西部、北部地区制造业集中</p><p>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南部地区人口增长快,表明有大量人口迁入,说明东部、南部非农产业发达,收入高。</p><p>答案: C</p><p>二、综合题(共40分)</p><p>16.(2023上海地理)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18分)</p><p>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p><p>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p><p>由图1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p><p>由图2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分)</p><p>解析: 由图1资料直接可以读出上海人口性别最突出的变化特征是性别比例趋向平衡。性别构成问题是城市最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它关系到社会健康发展,婚姻家庭的稳定,因此其社会意义突出。从图2中直接分析不同城市地区外来人口的增长以及变化特点。意义分析方面,主要从围绕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向郊区以及其他功能区分流人口、交通、环境等方面分析。</p><p>答案: 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任答两点即可)。</p><p>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部郊区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部郊区。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任答一点即可)。</p><p>17.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p><p>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p><p>材料二 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p><p>(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6分)</p><p>(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2分)()</p><p>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p><p>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p><p>(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响?(8分)</p><p>(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6分)</p><p>答案: (1)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C</p><p>(3)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p><p>(4)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该现象。</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高一下册人口的空间变化随堂练习,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地理高一下册人口的空间变化随堂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