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5:55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p>地理学是关于地球及其特征、居民、现象的学问。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或最佳答案)</p><p>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p><p>A.市场B.技术C.气候D.劳动力</p><p>2.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p><p>①海南岛的橡胶生产②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③江南丘陵的茶</p><p>④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p><p>A.①热量②市场③土壤④光照B.①热量②水源③市场④交通</p><p>C.①土壤②政策③科技④市场D.①地形②市场③水源④热量</p><p>3.不同地区,插秧的时间不同。如农谚所言,广东是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为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则为立夏浸种,芒种栽秧。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p><p>A.气候B.水文C地形D.植被</p><p>4.北方的早春给农田盖薄膜(蔬菜温室大棚),主要是通过改造当地自然环境的哪种因素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p><p>A.热量条件B.光照条件C.地形条件D.土壤条件</p><p>图231表示某种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读图完成5~7题。</p><p>5.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是()。</p><p>A.地形平坦B.气候优越</p><p>C.距城区近D.水源充足</p><p>6.阶段Ⅱ鲜花和蔬菜产区的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p><p>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城市人口的增加</p><p>C.交通便利及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D.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p><p>7.若甲城市在河北省,乙城市在广东省,则阶段Ⅱ运量最大的季节是()。</p><p>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p><p>8.下列农业生产成果是通过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而取得的是()</p><p>A.城市农业的重点转向以蔬菜、肉、蛋、奶以及园艺业为主</p><p>B.通过改造地形,我国将小麦的种植高限发展到海拔2023米的高度</p><p>C.通过大棚、玻璃温室,生产反季节蔬菜</p><p>D.农业在大范围内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p><p>9.美国的弗罗里达州利用光热优势,重点生产蔬菜、花卉,供应东北地区,主要依赖于()</p><p>①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的需求③政策④农产品的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p><p>A. ①④B. ①③C.②④D. ③④</p><p>10.不同地域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是由于不同地域()。</p><p>A.自然条件不同B.交通条件不同</p><p>C.技术条件不同D.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异很大</p><p>11.限制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是()。</p><p>A.水源B.地形C热量D.光照</p><p>12.关于澳大利亚现代混合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和西南部地区</p><p>B.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p><p>C.农场生产有明显的忙闲两季</p><p>D.生产规模较大,但机械化水平不高</p><p>13.水稻不宜生长在()。</p><p>A.热带季风气候区B.温带季风气候区</p><p>C.亚热带季风气候区D.地中海气候区</p><p>14.与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不符的是()。</p><p>A.家庭经营B.商品率低</p><p>C.田地规模小D.水利工程量小</p><p>15.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有()。</p><p>A.大面积可供开发的土地B.夏季高温多雨的气候</p><p>C.人多地少,精耕细作D.便利的交通运输</p><p>16.有关季风水田农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规模小</p><p>B.投入劳动力多,单位面积产量低</p><p>C.普遍应用新的科学技术</p><p>D.各国机械化水平都很低</p><p>右表是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事安排表,回答l7~18题。</p><p>17.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p><p>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p><p>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p><p>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季风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作物以水稻为主,水稻被称为亚洲的粮食。据此回答下列各题。</p><p>18.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p><p>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p><p>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p><p>19.杂交水稻的开发应用说明了我国农业发展必须坚持( )</p><p>A.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B.不断增加国家对农业的投入</p><p>C.贯彻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D.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p><p>20.传统稻米产区农业生产改进最关键的是改变( )</p><p>A.传统经验、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不高</p><p>B.现代化生产技术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p><p>C.人均耕地少、水热条件还未充分合理利用</p><p>D.地势低平、多水旱灾害</p><p>我国加入WTO后,农业面临挑战。根据目前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占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21~23题。</p><p>21.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的农产品是( )</p><p>A.油料B.水产品</p><p>C.粮棉D.水果</p><p>22.我国某些农产品受冲击严重是由于( )</p><p>①投入的农药化肥、机械化设备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价格偏高</p><p>②农业科技投入较少,产品品质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p><p>③投入的农业劳动力过多,造成生产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p><p>④人口多,购买力太强,造成价格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p><p>A.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p><p>23.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一般有()。</p><p>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p><p>⑤农业科技发达</p><p>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p><p>读右图,回答24~26题。</p><p>24.M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p><p>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p><p>C.商品谷物农业D.混合农业</p><p>25.M区域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不包括()</p><p>A.当地广阔的市场B.便利的交通运输</p><p>C.先进的科技D.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优越</p><p>26.与M区域农业发展的背景关系最小的因素是()</p><p>A.工业化的发展B.城市化的进程C.世界经济全球化D.国际局势多极化</p><p>27.有关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p><p>A.阿根廷主要从事畜牧业</p><p>B.阿根廷的放牧业经历了由粗放型的自给自足放牧业到密集的商品牧牛业的过程</p><p>C.大牧场放牧业的典型是巴西的巴西高原</p><p>D.大牧场放牧业的条件之一是大面积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p><p>28.下列国家中为世界主要牛肉出口国的是()。</p><p>A.中国B.法国C.阿根廷D.印度</p><p>29.大牧场放牧业中养羊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有()。</p><p>A.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B.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p><p>C.美国、澳大利亚、南非D.阿根廷、南非、新西兰</p><p>30.适宜在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p><p>A.商品谷物农业B.种植园农业</p><p>C.大牧场放牧业D.水稻种植业</p><p>31.下列关于乳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乳畜业的产品主要是各种肉类和禽蛋</p><p>B.乳畜业的农场既种植牧草,也种植饲料,故不轮转放牧</p><p>C.乳畜业是密集农业,日常挤奶工作无法使用机械</p><p>D.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大重要因素</p><p>读下图,回答32~33题。</p><p>32.符合图中M处农业地域类型的是()</p><p>A.亚洲的水稻种植业B.美国商品谷物农业</p><p>C.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小麦牧羊带D.潘帕斯的牧牛业</p><p>3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p><p>A.珠江三角洲B.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C.东北平原D.黄土高原</p><p>二、非选择题</p><p>34.下图是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农业区位因素:</p><p>A_________B__________</p><p>C__________ D __________</p><p>(2)写出下列农业类型的最主要区位因素。</p><p>千烟洲的立体农业:___________新疆的长绒棉生产:___________</p><p>上海郊区的乳牛场:_____________海南岛的橡胶园:______________</p><p>35.读我国北方某城市周围农业分布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该城市拟发展优质高效粮食生产、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按照合理布局原则,I处应发展,Ⅱ处应发展,Ⅲ处应发展。</p><p>(2)其中乳畜业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p><p>现在在该城市市场上也同时能见到南方甚至国外的</p><p>水果、蔬菜和乳制品,这说明了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大,而这只有在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等技术发展条件下,才得以实现。</p><p>(3)现在城郊蔬菜种植一年四季都可以供应城市居民新鲜的蔬菜了,这是由于结果。</p><p>36.图2-3-4是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p><p>(1)A农业地域类型是,其主要农产品是____,其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的特点是:</p><p>(2)B农业地域类型是类型,其发展该地域的有利自然条件是</p><p>(3)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p><p>37.读图2~3~3,回答问题。</p><p>(1)填出图中水稻主要分布区的名称。</p><p>A.B.C.</p><p>(2)A、B、C三地均为气候区,</p><p>资源丰富;从地形上看,水稻多分布在和地区。三个地区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主要原因是</p><p>。</p><p>(3)本地区稠密,丰富,为发展水稻种植业提供了有利条件。是本地区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p><p>(4)亚洲水稻生产单产量高但商品率低的原因主要是:;;。</p><p>(5)目前该类农业存在着商品率和劳动生产率都明显较低的情况,你认为进一步发展该类型农业还应做好哪些工作?</p><p>38.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p><p>(1)①、②两区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p><p>(2)①区主要农作物种类在我国输出量最大的省区是()</p><p>A.广东省B.江苏省</p><p>C.吉林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p>(3)说明①、②两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p><p>39.图232是西欧国家农业生产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p><p>(1)A阶段农业生产以为主,B阶段农业生产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C阶段则以为主。</p><p>(2)C阶段的生产对象主要是。</p><p>(3)比较我国西部畜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差异:</p><p>①西欧的牧草大部分分布在气候区,我国的西部牧草分布在气候区和气候区。</p><p>②西欧人称牧草为绿色金子,是因为西欧,对乳产品需求量大。</p><p>③我国西部人称牧草为天然蓄水池,是因为其具有</p><p>的作用。</p><p>40.读某草原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中所示山脉为____________,A是________洋,B是______洋。</p><p>(2)图中所示区域名为___________草原,该地的农业区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放牧的主要牲畜是___________。</p><p>(3)该区域发展畜牧业优越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交通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p><p>41.根据下列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福建省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形成的有利和不利条件。</p><p>材料 福建省位于东南沿海,ll5。50 7E~120。47E,23。30『N~28。19N。面积约l2万平方千米,大部分为山地、丘陵,仅东南沿海漳、厦、莆仙一带为平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一亚热带季风气候,无明显的四季区分,春秋相连,夏季长达6~10个月。1月平均气温为7~13℃,7月平均气温为28~30℃,年均降水量l 200~2023毫米。5~11月有台风登陆。耕地总面积为ll8.85万hm2,人均耕地面积只有360 m2,不足全国人均耕地的一半,且土壤多为红壤。</p><p>第三章参考答案</p><p>1C2A3A4A5C6C7D8C9A10D11A12B13D14D15B16A17A18C19A20B21C22A23D24C25A26D27B28C29B30C31D32B33C</p><p>34.(1)地形土壤 市场 土壤 热量</p><p>(2)地形 光照 市场 土壤</p><p>35.(1)乳畜业水果和蔬菜种植业粮食生产</p><p>(2)市场市场交通运输</p><p>(3)依靠科技 对不适宜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利用改造</p><p>36. (1)混合农业小麦、羊毛家庭农场经营,农场规模大,农场生产的机械化水平高</p><p>(2)大牧场放牧业地势平坦,草原广布,地下水丰富,天敌少</p><p>(3)有利:气候暖湿、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灌溉条件较好、地广人稀、机械化商业化程度较高等;不利:降水较少</p><p>37. (1)东亚东南亚南亚</p><p>(2)季风水热:平原三角洲(都属季风区,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水旱料害频繁。)</p><p>(3)人口劳动力稻米</p><p>(4)精耕细作小农经营,机械化水平低人口众多</p><p>(5)适当扩大生产规模(或实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或实行机械化耕作);建设农田水利工程(或防御早涝灾害),加大科技投入(或发展农业科技)</p><p>38.(1)玉米小麦</p><p>(2)C</p><p>(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p><p>39.(1)种植业畜牧业</p><p>(2)奶牛</p><p>(3)①温带海洋性温带大陆性高山②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③涵养水源,保持水土</p><p>40.(1)安第斯山太平大西</p><p>(2)潘帕斯大牧场放牧业牛</p><p>(3)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距海港近</p><p>41.福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形成的有利条件:季风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等。</p><p>不利条件:地形多山地、丘陵,平地少,人均耕地少;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等(合理即可)</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单元检测题《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