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5:03

高二地理教案:工农业污染的防治

<p>【摘要】鉴于大家对优学地理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地理教案:工农业污染的防治,供大家参考!</p><p>本文题目:高二地理教案:工农业污染的防治</p><p>第三单元环境污染与防治</p><p>3.2 工农业污染的防治</p><p>[教材分析]</p><p>工农业污染构成了环境污染的主要组成部分,如何防范工农业对环境的污染及其重要,本节课就是让学生了解在工业农业减少污染的措施。</p><p>[教学目标]</p><p>1.了解工业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理解工业污染、治理和预防的相互关系。明确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p><p>2.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了解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生态工业园区。</p><p>3.明确农业污染的类型和危害,以及农业污染的防治途径。</p><p>4.了解当地工业污染或农业污染的状况,选择突出的问题,研究预防和治理的措施。</p><p>【教学重点】</p><p>工业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p><p>【教学难点】</p><p>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意义</p><p>【教学方法】</p><p>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p><p>【教学课时】</p><p>一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新课</p><p>可利用本节开头的情境导入。补充DDT的发明初期给人类带来的惊喜,及后来对其危害的认识方面的资料。展开讨论,创设学习情境,引入新课。</p><p>承转: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伴随工业文明而来的污染也是空前的。</p><p>(学生活动) 学生读火力发电厂、造纸厂排放三废示意图。</p><p>(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工业污染主要是工厂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简称三废。</p><p>(教师引导)解决工业环境污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面:</p><p>第一是废物的终端治理及达标排放</p><p>第二是推广清洁生产</p><p>第三是发展生态工业,走循环经济之路。</p><p>(知识拓展)通过实例说明:对于工业污染,预防优于治理。</p><p>要从根本上解决工业污染问题,必须以预防为主,将污染物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实行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p><p>讲解: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重视对工矿企业废物的综合利用,从末端治理思想出发,通过回收利用达到节约资源、治理污染的目的。进入90年代开始提出了源头治理的思想,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的清洁生产得到发展。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p><p>学生阅读课文,明确清洁生产的概念和内涵。</p><p>(教师点拨):清洁生产包含工艺(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可补充说明清洁生产的主要内容。</p><p>(学生阅读,总结)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比较表</p><p>描述清洁生产比末端治理有哪些优越性。</p><p>承转: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才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p><p>讲解: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从物质流动的方向看,传统工业社会的经济是一种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即资源产品废物,线性经济的增长,依靠的是高强度地开来和消耗资源,同时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运用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 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p><p>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和正文,回答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目的和特征。</p><p>学生自学课文。</p><p>提问:生态工业园区是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阅读课文说说什么是生态工业园,与一般工业园区有什么不同</p><p>引导:近年来,循环经济在我国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并在理论上进行了探索,特别是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建设工业生态园区示范。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是典型范例之一,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双赢。</p><p>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窗:广西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p><p>小结工业污染防治的有效途径。</p><p>承转:工业污染危害严重,已是公认的事实,其实,现代农业生产中的污染对人的生命同样也构成了威胁。</p><p>让学生通过讨论,自己说说农业生产存在哪些污染。针对农业生产中的污染问题分别应采取哪些措施。</p><p>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概括。明确防治农业污染的主要措施。</p><p>学生自学课文。可分步自学分步讲解、点拨。</p><p>点拨: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施用,大大地提高了农业产量,并养活着地球上的几十亿人口,可谓功不可没。合理施用化肥确是夺取高产的主要措施。如果错误地认为化肥施用量越多越好,就会产生负面影响。</p><p>讲解:农药是现代农业稳定高产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对防治危害农业生产的病菌、虫害和杂草三个大敌起了特殊作用,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但农药一般都是有毒的化学药品,长期大量施用,会给农作物、土壤留下残毒。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原药量),除30%40%被农作物吸收外,大部分多余药液进入了水体和土壤及农产品中。同时,据报载,全国仅受农药污染的农田就有1.4亿亩。</p><p>由于农药本身不易被阳光和微生物分解,对酸和热稳定不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故残留时间较长。农作物在吸收土壤中养分的同时,也吸收了残留在土壤中农药毒素,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给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如果农药在作物上,特别是其果实上残留不多,对消费者健康到关系不大。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粮食作物检测不出农药残留,而蔬菜和水果则比较严重。</p><p>点拨:土壤污染是农业生产污染造成的主要后果,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都会造成土壤的污染,另外,垃圾中的重金属、塑料等也会造成土壤污染。</p><p>白色污染一词不是科学的定义,而是一种对现象的描绘。白色污染 主要是指对环境造成的 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两种负面效应。</p><p>讲解:联系到必修知识,有必要弄清有关农业的几个概念:石油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弄清生态农业与石油农业的区别。理解有机农业的含义。介绍一些有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方面的知识。</p><p>总结全课。安排作业和活动。</p><p>两项活动内容要求课后进行,农村学校可选择活动1,城市学校可选择活动2,条件允许也可安排活动1。</p><p>【板书设计】</p><p>一、工业污染的防治</p><p>1.清洁生产</p><p>2.循环经济 基本原则</p><p>3.建设生态工业园区</p><p>二、农业污染的防治</p><p>1.合理使用化肥农业</p><p>2.发展有机农业</p><p>3.加强土壤污染治理</p><p>【随堂练习】</p><p>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因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而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2题。</p><p>1、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清洁的厂区、清洁的设备、健康的工人</p><p>B、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p><p>C、清洁的环境、清洁的产品、清洁的消费</p><p>D、清洁的环境、清洁的产品、清洁的包装</p><p>2、下列属于清洁生产的是 ( )</p><p>①生产可在自然界分解的包装纸 ②生产过程中使用矿物燃料 ③加强对生产末端环境污染的处理 ④及时清理垃圾</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3、下列属于循环经济行为原则的是 ( )</p><p>①减量化原则 ②再使用原则 ③再循环原则 ④可持续原则</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4、有关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 ( )</p><p>A、循环经济是将清洁生产与废弃物综合利用融为一体的经济</p><p>B、循环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物质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p><p>C、循环经济中的物质和能量是循环流动、多次利用的</p><p>D、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中完全没有废弃物的排放</p><p>5、目前,我国治理城市环境,防止工业污染的工作已趋向 ( )</p><p>①末端治理 ②全过程控制 ③分散治理 ④浓度控制 ⑤严格控制污染物总量排放</p><p>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⑤ D、①④</p><p>【布置作业】</p><p>【教学反思】</p><p>通过让学生了解工业生产造成的主要污染,来掌握对于工业污染防治所应采取的主主要措施。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意义和基本原则,并且了解循环经济的最佳模式生态工业园区。知道农业污染的类型,给人们带来的主要危害,以及农业污染的防治途径。</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地理教案:工农业污染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