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p>【摘要】鉴于大家对优学地理网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二地理教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供大家参考!</p><p>本文题目:高二地理教案: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p><p>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学案(湘教版必修3)</p><p>[学习目标] 1.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主要发展特点。2.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措施。</p><p>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p><p>1.珠江三角洲概述</p><p>(1)位置:广东省①________部,珠江下游。</p><p>(2)范围:②________、深圳、珠海、③________、江门、东莞、④________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p><p>(3)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⑤________。</p><p>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p><p>(1)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以发展⑥________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工业企业的分布具有⑦________性,形成⑧______________相融合、⑨____________________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地带。</p><p>(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形成了以广州市为中心,基本形成了⑩______________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区内城市与城市紧密相连,小城镇星罗棋布。</p><p>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p><p>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p><p>(1)夯实基础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________________型出口加工业发展迅速;2023年,形成以____________为主的经济特色。</p><p>(2)稳步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工业结构得到____________;工业技术水平明显______;工业增长速度保持______水平。</p><p>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p><p>(1)加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凭借毗邻________、________众多和____________的优势,发展________经济。</p><p>(2)加速了○21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p><p>(3)加速了○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现代化的运作模式和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先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23____________方式。</p><p>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p><p>1.问题:○24________________;城镇和工业○25____________;○26____________严重;产业结构○27________________等。</p><p>2.妥善解决问题,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走○28______________道路,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p><p>探究点一 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p><p>【探究材料】</p><p>珠江三角洲自古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心之一,而且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地区。</p><p>1.分析图示地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p><p>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是什么?</p><p>3.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力是什么?</p><p>4.图示区域内,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分析该区域的产业分布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p><p>【规律总结】</p><p>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p><p>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表所示:</p><p>国际</p><p>背景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p><p>契机 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要在世界其他地区寻找新出路(即进行产业转移)</p><p>国内</p><p>背景 对外开放政策 先机 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p><p>地理</p><p>条件 良好区位 内因 位于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利于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接受产业扩散,参与国际分工</p><p>全国最大</p><p>的侨乡之一 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文化背景和亲密的血缘关系,利于招商引资</p><p>【考例探究1】 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p><p>A.良好的区位条件</p><p>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p><p>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p><p>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p><p>探究点二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其对策</p><p>【探究材料】</p><p>《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3~2023年)》中的部分内容</p><p>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切实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p><p>到2023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左右,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左右,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0%;到2023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废水排放完全达标。</p><p>到2023年,珠江三角洲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 000千米,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 1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9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4 7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8 000万人次;到2023年,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2 200千米,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14亿吨,集装箱吞吐能力达7 200万标箱,民航机场吞吐能力达1.5亿人次。</p><p>1.三段内容分别是针对珠江三角洲城市的哪种问题?</p><p>2.为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p><p>【规律总结】</p><p>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问题、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p><p>城市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p><p>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城镇密集,人口增多,城市不断扩大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p><p>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建设项目多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p><p>珠江水质恶化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提高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率,实行达标排放</p><p>酸雨现象严重 火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增多,导致酸雨增多 大力推广洁净煤燃烧技术</p><p>城市固体废弃</p><p>物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回收率</p><p>【考例探究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发展的惯性让广东经济保持了一定增长速度,并将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现在,优势弱化,竞争压力加大,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速度甚至落在了长三角之后,领跑了中国经济20多年的珠三角,现在正受到挑战。</p><p>材料二 长三角扼据长江入海口,以上海为中心,南京和杭州为两翼,区域内经济发达。城市人口密集,高校众多,是我国最大的都市圈。目前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的土地和6%的人口,创造了18%的国内生产总值,在去年的财政收入中,长三角地区的贡献份额超过了四分之一。</p><p>(1)文中提到广东的优势弱化当中的优势具体指的是什么?</p><p>(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p><p>(3)从地理角度看,同长三角相比,珠三角的劣势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p>(4)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p><p>【巧学速记】</p><p>我国不同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模式</p><p>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温州模式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苏南模式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东北模式森林、矿产资源开发―国有大中型企业建立―工业化― 城市化</p><p>云南德宏模式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p><p>【反思小结】</p><p>重要知识点 关键点总结 我的反思</p><p>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及其发展特点是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经常出考题</p><p>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推动作用是难点,应理解该地区城市化水平之所以迅速提高与当地的工业化推动作用是分不开的</p><p>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施涉及长江三角洲等地区,最容易出考题</p><p>参考答案</p><p>课前准备区</p><p>①中南 ②广州 ③佛山 ④中山 ⑤澳门 ⑥小城镇 ⑦广泛 ⑧城市和乡村 ⑨农业与非农业产业 ⑩城乡一体化 劳动密集 加工制造业 优化调整 提高 较高 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港澳 华侨 开放政策 外向型 ○21人口向城市的集中 ○22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23传统生活 ○24大量占用耕地 ○25过度密集 ○26环境污染 ○27层次偏低 ○28可持续发展</p><p>课堂活动区</p><p>探究点一</p><p>1.图示为珠江三角洲地区,这里水热条件非常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到三熟,水网密布,降水丰沛;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p><p>2.毗连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p><p>3.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p><p>4.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地则以第二产业闻名,这二者可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珠江三角洲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条件,如劳动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p><p>考例探究1 C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A项和B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p><p>探究点二</p><p>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和整治措施时,可借助下列关联图思考:</p><p>第1题,资料①中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说明其针对的是大量耕地被占用这一问题;资料②中的数据主要针对水污染治理,说明其针对的是环境污染严重这一问题;资料③中的交通线路建设规划,针对的是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一问题。第2题,归纳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措施,可按照对症下药的思路进行。如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等。</p><p>考例探究2 (1)地缘优势和政策优势。</p><p>(2)耕地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p><p>(3珠三角的国内经济腹地不如长三角大,科技力量和人才队伍、经济基础不如长三角好。</p><p>(4)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核电站;建设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工程。</p><p>解析 (1)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使珠三角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其次,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是全国著名的侨乡,地缘优势明显。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扩大和深入,其政策优势、地缘优势在被弱化。(2)两个经济区的发展,本身也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如:耕地减少、能源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环境质量下降等。(3)随着长三角的崛起,珠三角地位已呈劣势。主要由于地形因素(南岭阻隔)使珠三角国内腹地范围较小,如: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等都处于劣势。(4)国家采取了建核电站、建设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