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地理备考:知识点回顾(3)
<p><br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太阳直射点以一回归年为周期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间往返移动<br />晨昏线的判断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br />晨线和赤道相交处的经线为6点,昏线和赤道相交处的经线为18点<br />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br />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br />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br />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br />国际标准时间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即零度经线)。<br />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有三处偏离,不通过陆地(实际)。<br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北右南左)<br />太阳直射点的判断太阳高度为90度,昼半球的中心点,地方时为12点。<br />春分日(3.21.)秋分日(9.23.)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全球昼夜等长<br />夏至日(6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北半球昼长12h<br />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南半球昼长12h<br />夏半年的概念3月21日至9月23日,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冬半年<br />冬半年的概念9月23日至3月21日,直射点在南半球。此时南半球为夏半年<br />昼夜长短的计算以昼弧长度为依据,每15度为1小时。日落时间减去日出时间。<br />日出日落时刻的计算日出时间为12-L/2,日落时间为12+L/2;L为昼长<br />昼夜长短的判断夏半年,越往北白昼越长,冬半年,越往南白昼越长。<br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br />天文四季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是夏季,反之为冬季。<br />我国传统四季以立春(2.4/5)、立夏(5.5/6)、立秋(8.7/8)、立冬(11.7/8)划分四季。<br />欧美传统四季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四季的起点。<br />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br />五带的名称和范围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br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p><p></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