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一地理寒假作业测试卷及答案
<p> <strong>2023年高一地理寒假作业测试卷及答案</strong> </p> <p> 第I卷(选择题) </p> <p> 1.如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p> <p> 下图为120°E经线的一段(图中斜线部分为陆地),读图回答2-3题。 </p> <p> 2.该经线经过 </p> <p> ① 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② 综合国力最强的国家 ③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p> <p> ④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⑤ 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国家 </p> <p> A. ① ② ⑤ </p> <p> B. ② ④ ⑤ </p> <p> C. ① ③ ④ </p> <p> D. ① ③ ④ ⑤ </p> <p> 3.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特征是 </p> <p> A.人口稀少 </p> <p> B.季风气候显著 </p> <p> C.主要粮食作物是玉米 </p> <p> D.河流结冰期长 </p> <p> 读下面四幅图,完成4~5题。 </p> <p> 4.图中四点处于黄昏的是 </p> <p> A.① </p> <p> B.② </p> <p> C.③ </p> <p> D.④ </p> <p> 5.图中四点所在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的是 </p> <p> A.①③ </p> <p> B.②④ </p> <p> C.①③④ </p> <p> D.①②③④ </p> <p> 右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四条著名山脉。读图回答6-7题。 </p> <p> 6.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山脉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p> <p> A.甲位于国界线上 </p> <p> B.乙位于大洲分界线上 </p> <p> C.丙位于俄罗斯地形分界线上 </p> <p> D.丁位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上 </p> <p> 7.四幅图中 </p> <p> A.a、b两地相距约2 200千米 </p> <p> B.d地位于c地的东北方向 </p> <p> C.e地和f地分属不同的国家 </p> <p> D.g地和h地内力作用强烈 </p> <p> 右图中数字表示城市,读图,回答8-9题。 </p> <p> 8.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p> <p> A.主要森林带 </p> <p> B.重要城市带 </p> <p> C.主要工业区 </p> <p> D.石油主产区 </p> <p> 9.图中城市 </p> <p> 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 </p> <p> B.正午太阳高度③>④ </p> <p> C.⑤在①的东南方向 </p> <p> D.多位于中纬度地区 </p> <p> 下图是一组海峡示意图和气候类型图(图中数字是经纬度)。据此回答10-11题。 </p> <p> 10.上述海峡中不是位于两大洲之间的海峡是 </p> <p> A.①海峡 </p> <p> B.②海峡 </p> <p> C.③海峡 </p> <p> D.④海峡 </p> <p> 11.上述海峡中属于印度洋的是 </p> <p> A.①② </p> <p> B.②③ </p> <p> C.③④ </p> <p> D.①④ </p> <p> 读下列四个半岛,回答12-13题。 </p> <p>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 <p>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 </p> <p>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是海洋性气候 </p> <p> 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 </p> <p> 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 </p> <p> 13.下列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p> <p>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 </p> <p> 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 </p> <p> 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p> <p> 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p> <p> 下图示意地球上五个不同地区(都位于沿海)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的状况。读图完成14-15题。 </p> <p> 14.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图中五地最有可能分属 </p> <p> A.两种气候类型 </p> <p> B.三种气候类型 </p> <p> C.四种气候类型 </p> <p> D.五种气候类型 </p> <p> 15.图中五地所属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p> <p> ①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②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③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④主要分布在中高纬度 </p> <p> A.①③ </p> <p> B.②③ </p> <p> C.①④ </p> <p> D.②④ </p> <p> 冰岛多次被联合国评为“最宜居国家”。读冰岛地形图,回答16-17题。 </p> <p> 16.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p> <p> A.地势东高西低 </p> <p> B.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 </p> <p> C.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p> <p> D.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 </p> <p> 17.当冰岛被低压中心控制时 </p> <p> A.东非草原上的动物正向北迁徙 </p> <p> B.长江进入汛期 </p> <p> C.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p> <p> D.中国南极中山站可能进入极昼期 </p> <p> 利马(秘鲁首都)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18-19题。 </p> <p> 18.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p> <p> A.受沿岸暖流影响,空气湿度大 </p> <p>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p> <p> C.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悬浮颗粒多,水汽易凝结 </p> <p> D.地处低纬地区,又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p> <p> 19.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p> <p> A.气候类型不同,成因也不相同 </p> <p> B.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p> <p> C.甲处降水多因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p> <p> D.乙处降水的水汽来源与信风有关 </p> <p> 20.图中ac、bd两条经线分别为100°E、150°E, 则ab、bd、cd、ac四条线段所表示的距离的大小关系为 </p> <p> A.abB.ab=cd </p> <p> C.bd=ac>abD.ab>cd>bd=ac </p> <p> 第II卷(非选择题) </p> <p> 21.读北半球某地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问题。 </p> <p> (1)从气压状况看,甲处为________;从气流分布状况看,乙处为________。 </p> <p> (2)图中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百帕。 </p> <p> A.30 </p> <p> C.40 </p> <p> (3)此时,西安吹________风。 </p> <p> (4)图中有两条虚线,请在其中一条虚线上用锋面符号绘出该地区的天气系统。 </p> <p> (5)图中区域所在大洲和非洲的大洲分界线是_______。 </p> <p> 22.左图为“甲、乙两地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甲、乙两地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p> <p> <span>(1)请比较说明甲乙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并分析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span> </p> <p> (2)分析甲地的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p> <p> 【试卷答案】 </p> <p> 一:选择题 </p> <p> 1.A 2.C 3.B 4.B 5.D 6.D 7.D 8.A 9.D 10.D 11.C 12.D 13.A 14.B 15.B 16.D 17.D 18.D 19.D 20.A </p> <p> 二:综合题 </p> <p> 21.(1)高气压气旋 </p> <p> (2)B </p> <p> (3)东北(或偏北) </p> <p> (4)如图 </p> <p> (5)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徳海峡 </p> <p> 22.(1) 相同点:夏季高温多雨;降水季节变化大 </p> <p> 不同点:甲地全年气温高 (或乙地气温年较差大或乙地冬温低);甲地雨季短 (或乙地雨季长) </p> <p> 气候差异性产生的原因:纬度不同;受不同季风影响(甲地主要因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乙地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甲地因地形阻挡.受冬季风影响小 </p> <p> ⑵有利:全年高温,作物生长期长;降水丰富,利于作物生长。) </p> <p> 不利:易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