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半期考试题
<p>编者按: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收集发布了初二物理试题:八年级地理上册半期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八年级地理上册半期考试题</p><p>四川省泸州市泸县青龙中学2023年秋季期八级地理半期考试题</p><p>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______</p><p>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p><p>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5周年,中央工农红军从瑞金出发,先后经过江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等省区,最后到达陕北,创建了陕甘革命根揣也。据此完成13 小题:</p><p>1、中央红军长征总的行军路线是:</p><p>A.先向东,后向北 B.先向西,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西 D.先向西,后向南。</p><p>2、红军由于执行了正确的少数民族政策,顺利通过了川西的彝族藏族少数民族地区。红军在甘肃、宁夏同样经过了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主要的少数民族是:</p><p>A、藏族 B、壮族 C、回族 D、蒙古族</p><p>3、中央红军长征先后突破了湘江封锁线,战胜了乌江天险,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这些河流均属于:</p><p>A、珠江水系 B、黄河水系 C、海河水系 D、长江水系</p><p>4、海南岛上鲜花已经盛开,长江两岸柳枝还刚刚发芽,长白山上雪花还在飞舞,这说明:</p><p>A、纬度跨度大 B、东西跨度大 C、垂直高度大 D、与海洋距离差距大</p><p>根据我国四至点的位置,完成5、6小题:</p><p>我国最北端位于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2023'N),最南位于曾母暗沙附近(351'N):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工航道汇合处(20235'N),最西端位于帕米尔高原的鸟孜别里山口附近(73E)。</p><p>5、关于我国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我国地跨东西半球 B、我国地跨南北半球</p><p>D.我国地跨热带和北温带 D、我国地跨亚洲和欧洲</p><p>6、地球上纬线是相互平行的,每相差1,其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据此可算出我国南北两端最大距离约是:</p><p>A.2023千米 B.2023千米 C、960万千米 D、2023千米</p><p>7、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共34个,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四类。下列各组,按此顺序排列,正确的是:</p><p>A、青、桂、港、渝 B.沪、浙、新、澳</p><p>C.鲁、津、藏、台 D.蜀、宁、京、港</p><p>8、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下列组合,正确的是:</p><p>A、藏族那达慕大会 B、苗族古尔邦节</p><p>C、蒙古族芦笙节 D、傣族泼水节</p><p>9、琼州海峡位于:</p><p>A、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 B、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p><p>C、山东半岛与朝鲜半岛之间。 D、雷州半岛与海南岛之间。</p><p>10、实行计划生育人口政策以来,我国每年净增的人口任然很多,主要原因是:</p><p>A、人口基数大B、人口出生率高 C、人口死亡率高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p><p>11、与其特征的组合,正确的是:</p><p>①塔里木河一我国最长的内流河;②长江我国流量最大,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③京杭运河世界最长的人工河;④珠江我国航运最大、水力资源最多的河流</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12、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气候界线,下列叙述正确的</p><p>①冬季0C等温线 ② 800 mm年降水量线 ③ 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 ④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⑤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p><p>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D、</p><p>13、下面四省中陆上邻国最多的是:( )</p><p>A、甲 B、乙 C、 丙 D、丁</p><p>甲 乙 丙 丁</p><p>14、《三国演义》主题曲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这句话说明了我国地势:</p><p>A、东高西低 B、南高北低 C、北高南低 D、西高东低</p><p>15、我国小部分的河流分流入内流区,其余则分别流入三大洋,其中流域面积最广的是( )</p><p>A、太平洋流域 B、北冰洋流域 C、印度洋流域 D、内流区</p><p>16、我国被誉为黄金水道的河流是( )</p><p>A、京杭运河 B、长江 C、珠江 D、黄河</p><p>17、长江、黄河共同流经的省区是( )</p><p>A、西藏、四川 B、青海、四川 C、四川、陕西 D、西藏、青海</p><p>18、 下列地形区中,地势最高的是( )</p><p>A、四川盆地 B、云贵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华北平原</p><p>19、 根据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判断下列四个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少的是( )</p><p>A、上海 B、武汉 C、广州 D、乌鲁木齐</p><p>20、某山东侧为黑土肥沃的大平原,西侧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这座山脉是( )</p><p>A、大兴安岭 B、阴山 C、巫山 D、雪峰山</p><p>21、小明在街上看到一辆来自家乡的汽车,牌号为 粤RL2023,你认为小明的家乡在哪里?</p><p>A、北京 B、上海 C、广东 D、黑龙江</p><p>22、我国人口地理重要分界线是: ( )</p><p>A、秦岭淮河一线 B、大兴安岭太行山一线</p><p>C、黑河腾冲一线 D、横断山祁连山一线</p><p>23、在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中,我们泸县属于是( )</p><p>A、热带 B、亚热带 C、暖温带 D、中温带</p><p>24、从国外引进的多数动植物品种,在我国都能找到合适的生长地区,是因为我国( )</p><p>A、国土面积广大 B、气候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雨热同期</p><p>2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观是指是( )</p><p>A、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p><p>选择题答题卡:</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p><p>答案</p><p>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p><p>答案</p><p>二、综合题(共50分)</p><p>1、根据中国疆域与行政区划图完成:(12分)</p><p>(1)按要求写出A、B、C三处地理事物的名称:</p><p>海域:A_________ 岛屿:B_________;半岛:C_________;</p><p>(2)填出图中D、E处国家名称:</p><p>D是我国的陆上邻国________,E是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_______。</p><p>(3)图中①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是__________。</p><p>②所在省的简称是_______,③所在省的省会是___________。</p><p>(4)写山图中④所在地区的主要少数民族:___________。</p><p>(5)比较图中⑤、⑥两地的人口密度,人口密度较大的是________ 地。</p><p>(6)用 在图中填出四川的轮廓,用 在图中画出首都的位置。</p><p>2.根据中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p><p>(1)山脉②是_________,其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p><p>(2)山脉③是_________,属于_________走向的山脉。</p><p>(3)④是_________山脉,其最高峰是_________。</p><p>(4)山脉①、⑧之间的地形区是_________;该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p><p>(5)山脉⑥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北侧的地形区是_________。</p><p>(6)⑦是_________山脉;它的北侧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级阶梯。</p><p>(7)⑨是_________山脉,它的东侧地形区是_________。</p><p>3.下面是我国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p><p>(1)从四幅图均可看出,我国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_____月,最低值出现在_____月。四地中,气温年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p><p>(2)北京各月的气温均对应低于广州,其原因是北京所处的________比广州高;而拉萨的常年气温较低,是因为所处的________高。</p><p>(3)从四地的气温值可得出我国冬夏季节气温的分布特点:(每空2分)</p><p>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从四幅图中可看出,我国各地月降水分配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________季。从四地的降水总量可推断,我国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p><p>4、据我国人口资料,绘出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回答:(13分)</p><p>中国人口数据资料(未含港、澳、台人口)</p><p>2023</p><p>13.4</p><p>(1)根据上表人口数据,绘制2023~2023年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注意:将图绘在图四上,2分)</p><p>(2)]数据资料和所绘出的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2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试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2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结合实际,谈谈人口过多,会带来的社会问题:4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为解决我国的人口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目的是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