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3:48

2023届高三地理下册4月质检试题(含答案)

<p>2023届高三地理下册4月质检试题(含答案)</p><p>本试卷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p><p>注意事项:</p><p>1.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p><p>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p><p>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p><p>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p><p>第Ⅰ卷(共140分)</p><p>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p><p>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p><p>大豆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又是新兴起来的世界性五大主栽作物。现在世界上的大豆几乎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引入,读美国和巴西大豆产区分布图、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完成1~3题。</p><p>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p><p>月份202320232023112</p><p>美国种植期开花期灌浆期收获期</p><p>巴西开花期灌浆期收获期种植期</p><p>1. 关于两国大豆产区及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p><p>A. 均位于中、低纬度,热量充足 B. 均位于平原地区,土壤肥沃.</p><p>C. 均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 D. 均位于人口稠密区,劳动力充足</p><p>2. 读美国和巴西大豆生长周期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 美国大豆生长期比巴西短 B. 都在春、夏之交播种,秋季收获</p><p>C. 美国大豆开花期比巴西早 D. 两国大豆灌浆期长度一样</p><p>3. 监测大豆生长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p><p>A. 遥感技术 B.地理信息系统</p><p>C. 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p><p>下图为北半球某湖泊轮廓示意图,它的流域总面积为1l 800平方千米,其中湖泊平均面积约570平方千米,实线(水位125.6m)表示正常湖泊轮廓线,虚线(水位126.2m)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湖泊轮廓线,完成4~5题。</p><p>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湖泊面积大,说明该地地形平坦</p><p>B.实线和虚线重叠处指示地形陡峭</p><p>C.水位125.6m表示降雨前的湖泊水深</p><p>D.该地观鸟最佳季节是一年中湖泊面积最大的季节</p><p>5.若该流域普降暴雨,平均降水量为150mm,假设三天后所有雨水汇集到湖泊,水位可能比降雨前上升约</p><p>A.2米 B.4米</p><p>C.6米 D.8米</p><p>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图中太阳光线为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日郑州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河流平直并与该剖面垂直,读图回答6~7题。</p><p>6.该地的纬度及图中河流的流向是</p><p>A.28N ,自西向东 B.38.5N,自西向东</p><p>C. 28N ,自北向南 D. 38.5N,自南向北</p><p>7.下列关于该地的描述正确的是</p><p>A.乙地面为阳坡,红壤广布,适合马尾松的生长</p><p>B.该地曾发生过岩浆活动</p><p>C.该地的自然植被可能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p><p>D.图中河流不可能存在结冰现象</p><p>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规模之比来表示这个最大城市的首位度,通常用来反映该国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首位度统计(下表),回答8~9题。</p><p>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p><p>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p><p>2023年2.335.222.517.624.2023.26</p><p>2023年1.993.852.325.884.178.39</p><p>8.关于我国城市首位度的叙述正确的是</p><p>A.2023年城市首位度均高于2023年,说明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郊区化的趋向</p><p>B.东部地区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p><p>C.西部地区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城市首度较高的主要原因</p><p>D.城市首位度大致与区域的经济发展呈正相关</p><p>9.造成从84年到97年的13年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p><p>①经济特区的设立 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p><p>③逆城市化现象的推动 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和资产外迁</p><p>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p><p>读下图,NS是100E经线,S、N分别为南极点和北极点,K、Q、P分别是NS、NK和NQ的中点,据此回答10~11题。</p><p>10.若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80W,NP位于昼半球,PS位于夜半球,则下列叙述的现象可信的是</p><p>A.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p><p>B.三峡水库处于蓄清阶段</p><p>C.盐城滩涂自然保护区有大量丹顶鹤活动</p><p>D.南京可能正处于梅雨期</p><p>11.若NK位于昼半球、KS位于夜半球,则此时北京时间可能是</p><p>A.7时20分B.13时20分C.4时40分D.19时40分</p><p>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60分)</p><p>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023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0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p><p>(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p><p>36.(26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左图福建省地图、右图泉州市地图。</p><p>材料二:2023年3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国家发改委上报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海峡西岸经济区包括福建省全境以及浙、粤、赣三省部分地区,其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目前台资企业占福建外资企业总数的21%,投资总额达86.05亿美元。</p><p>(1)乌龙茶起源于福建,是中国茶的代表。分析说明福建种植乌龙茶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p><p>(2)分析福建省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有利区位条件。(12分)</p><p>(3)读右图,简述泉州市晋江径流流量大,季节变化显著的自然原因。(8分)</p><p>37.(2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一:日本及周边地区示意图。</p><p>材料二:2023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地震,引发海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同时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p><p>材料三:2023年2月2日,日本多地普降大雪,积雪厚度35米,创近二十多年来最</p><p>大的雪灾,造成巨大损失,并有人员伤亡。</p><p>(1)若图中等温线表示1月份0℃等温线,请比较A、B两处气温的差异并分析成因。(8分)</p><p>(2)根据材料二、三,试推测此次雪灾的主要分布地区,并分析原因。(8分)</p><p>(3)有关专家指出,本次日本核泄漏对中国影响较小,请从地理角度分析原因。(4分)</p><p>(二)选考题(共25分)</p><p>请考生在41、42、43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p><p>42.(10分)【旅游地理】</p><p>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太行山,北起北京西山,南达豫北黄河北崖,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绵延400余公里,为山西东部、东南部与河北、河南两省的天然界山。是中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太行大峡谷山势雄伟、地壳的隆起和凹陷造成太行山山前断层的巨大错断,加上风水侵蚀而形成山高谷深,大起大落的雄伟景象。有绿浪滔天的林海,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如练似银的瀑布,碧波荡漾的深潭,雄奇壮丽的庙宇,引人入胜的溶洞,令人神往的传说。景点有实有虚,有明有暗,有光有色,有奇有险,巧夺天工,使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Ks5u</p><p>(1)游客欣赏溶洞和瀑布,需要选择什么观赏位置?(4分)</p><p>(2)评价太行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6分)</p><p>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p><p>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2023年9月1日~18日,陕西省出现60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截至21日上午10时,共有441.25万人受灾。</p><p>材料二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政厅报告,2023年3月27日~28日,昌吉、博尔塔拉、塔城3地区(自治州)5个县(市)遭受洪涝灾害,造成2023余人受灾,200余人紧急转移安置。</p><p>(1)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所述洪涝灾害产生的自然原因的主要差异。(4分)</p><p>(2)简述针对洪涝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6分)</p><p>44.(10分)【环境保护】</p><p>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从2023年2月开始,中国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根据15号令,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p><p>材料二: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高产稳产田仅占1/3.</p><p>(1)简析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4分)</p><p>(2)据材料二提出我国保护现有耕地的主要措施。(6分)</p><p>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道作答,如果多做,按第一题计分。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p><p>平 遥 县 2023 年 4 月 高 三 质 检</p><p>文综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p><p>地理答案</p><p>15 A B A B A 610 B B C B D 11 A</p><p>36.(26分)</p><p>(1)(6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较好;土壤:(弱)酸性红壤,适合茶叶生长。</p><p>(2)(12分)北连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位置重要;拥有铁路、公路和海港,海陆交通便利;邻近台湾,利于经贸合作;是著名的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或台资)与技术;有国家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土地价格相对低廉等。(任答6点,12分)</p><p>(3)(8分)地处东南沿海,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地势北部、西部、南部三面高,东部低(地形山地丘陵为主),处于夏季风迎风坡,多地形雨;河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汇水量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雨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任答4点,8分)</p><p>37.(20分)</p><p>(1) (8分)A处气温高,B处气温低。(2分)原因:①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1月A处气温较同纬度两侧地区高,B处较同纬度两侧地区低;(2分)②A处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2分)③B处海拔较高,气温较低。(2分)</p><p>(2)(8分)日本海沿岸(或日本西海岸)(2分) 此时西北风(或冬季风)势力强大;经过日本海时带来大量的湿润气流;并在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8分)</p><p>(3)(4分)核泄漏产生的微粒主要随大气和海水运动扩散,此季节东亚地区盛行西北风(2分),且该地区的日本暖流流向为自南向北(2分),所以对中国影响不大。</p><p>42.(10分)</p><p>(1)欣赏溶洞需要置身其中;欣赏瀑布需要在适当距离仰观(4分)</p><p>(2)有利:景点多种多样,集群状况好,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珠联璧合,相映成趣,游览价值大;距离京津等发达地区较近,客源市场较大。不利: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环境承载力和地区接待能力较差。(6分)</p><p>43.(10分)</p><p>(1)材料一:暴雨引起洪涝灾害(2分) 材料二:(前期积雪量大,春季气温升高,)积雪融化引起洪涝灾害。(2分)</p><p>(2)利用水库调蓄洪水,削减洪峰;修建防护堤(或修建分洪工程或修建排水工程),整治河道;加强洪水预警预报;加强公众减灾教育;制定应急预案等。(任答三点得6分)</p><p>44.(10分)</p><p>(1)随着人口增加,住房用地增加;随着经济发展,工业、交通用地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占用耕地;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耕地减少等。(任答两点即可,4分)</p><p>(2)数量保护: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4分)质量保护: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2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届高三地理下册4月质检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