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3:39

高一地理期末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题(含答案)

<p>「地理」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易经》: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期末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p><p>一、单项选择题</p><p>1.大陆部分莫霍界面的平均深度是()</p><p>A.33千米B.2 900千米</p><p>C.17千米D.5 000千米</p><p>答案 A</p><p>解析 莫霍界面在大陆部分平均深度为33km。</p><p>2.目前认为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是()</p><p>A.地幔B.上地幔</p><p>C.软流层D.地核</p><p>答案 C</p><p>3.在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其物质形态接近于液态的是()</p><p>A.下地幔B.外核</p><p>C.上地幔D.软流层</p><p>答案 B</p><p>解析 软流层因横波能通过,应属固态。</p><p>4.岩石圈是指()</p><p>A.地壳</p><p>B.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p><p>C.地壳和地幔</p><p>D.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p><p>答案 B</p><p>解析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p><p>5.下列地区地壳厚度最薄的是()</p><p>A.青藏高原B.死海</p><p>C.马里亚纳海沟D.贝加尔湖</p><p>答案 C</p><p>解析 马里亚纳海沟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地壳最薄。</p><p>6.地壳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最快的圈层是()</p><p>A.地壳B.地幔</p><p>C.地核D.软流层</p><p>答案 B</p><p>解析 注意熟悉地震波传播速度图。</p><p>7.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正确的是()</p><p>A.岩石圈、地幔、地壳</p><p>B.岩石圈、上地幔顶部、地壳</p><p>C.岩石圈、地幔、地核</p><p>D.地球内部圈层、地幔、软流层</p><p>答案 D</p><p>解析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地幔属于地球内部圈层。</p><p>8.读地球圈层构成示意图,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p><p>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p><p>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p><p>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p><p>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p><p>答案 D</p><p>解析 生物圈跨多个圈层,故A为生物圈,排除A、C项,水圈位于岩石圈之上,故选D。</p><p>9.下列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地震发生后,由于纵波传播速度快,震中所在地区的人总是感觉到先左右前后摇晃,然后上下颠簸</p><p>B.地震波传播速度越快,能量越大</p><p>C.地震波能量越大,传播速度越快</p><p>D.地震波是一种弹性波</p><p>答案 D</p><p>解析 地震发生后,震中所在地区的人先感觉到颠簸,然后摇晃。地震波波速大小只与通过的介质有关。</p><p>10.对以下四地同时进行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p><p>A.珠穆朗玛峰B.墨西哥湾</p><p>C.刚果盆地D.夏威夷群岛</p><p>答案 A</p><p>解析 珠穆朗玛峰处地壳最厚。</p><p>1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p><p>A.① B.②</p><p>C.③ D.④</p><p>答案 A</p><p>解析 由于原油主要为液态物质,横波不能通过,纵波在其中传播波速变慢。</p><p>12.若下图中a是d的一部分,a和b组成c,则图中a、b、c可分别表示的概念是()</p><p>A.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地壳、岩石圈</p><p>B.上地幔、下地幔、地幔</p><p>C.外核、内核、地核</p><p>D.地壳、地幔、地核</p><p>答案 A</p><p>解析 该图示反映出岩石圈、地幔及地壳的关系。岩石圈是由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和地壳组成的。</p><p>二、综合题</p><p>13.读下面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p><p>(1)地球的外部圈层由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p><p>(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________圈的底部、________圈的上部和__________圈的全部。</p><p>(3)对地球起保温作用的层次是__________圈,使其具有保温作用的主要温室气体有__________等。近年来,人类大量排放氟氯烃也可强烈吸收红外线辐射,它的更主要的破坏作用是破坏大气中的__________层,使到达地面的____________增加,给地球环境和__________带来极大危害。</p><p>(4)A为__________界面,从它到地心的部分叫______________。</p><p>(5)在图中主要可能是以液体状态存在的圈层是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答案 (1)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2)大气圈 岩石 水 (3)大气 二氧化碳 臭氧 紫外线 生物 (4)古登堡 地核 (5)外核 横波不能通过</p><p>14.读我国部分大陆和近海地壳等厚度线图,回答下列问题。</p><p>(1)描述30N纬线经过地区地壳等厚度线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地势的关系。</p><p>(2)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快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________。</p><p>A.拉萨 B.成都</p><p>C.舟山群岛 D.武汉</p><p>(3)地质学家通常利用什么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试简述其研究原理。</p><p>答案 (1)地壳厚度陆地大于海洋,地壳厚度总体由东向西增大,与地势高低基本一致。</p><p>(2)C</p><p>(3)用地震波探测研究。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p><p>解析 第(1)题,可从图中直接读出,要注意陆地地壳厚度大于海洋。第(2)题,地壳厚度不均,高山、高原较厚,平原、盆地较薄,海洋上最薄,四地中舟山群岛位于海洋上。第(3)题,利用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原理,可以探知地壳中所含的不同物质。</p><p>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p><p>材料一 北京时间2023年2月27日14:34,智利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发生里氏8.8级特在地震,震中位于智利首都圣地亚哥西南339千米,震源位于地下55千米。</p><p>材料二 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p><p>(1)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p><p>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p><p>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p><p>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p><p>(2)智利地震发生时,在震中附近的太平洋上()</p><p>A.只测到横波</p><p>B.只测到纵波</p><p>C.同时测到横、纵波</p><p>D.均测量不到</p><p>(3)结合材料二判断两个不连续面A为________,B为________,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p><p>(4)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C__________,D+E________,F+G________。</p><p>(5)如何推断地球内部各圈层的物质是固态还是液态?</p><p>答案 (1)A (2)B (3)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4)地壳 地幔 地核 (5)由于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三态传播,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可以判断:地壳和地幔属于固态,地核可能为液态。</p><p>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期末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期末地球的圈层结构复习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