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反思2
<p>这次教研课总的说来还算成功,即: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基本达到我预期的教学效果,但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堂课给我感触最深的是:自己需要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学习。这堂课让我学到了许多,特别是听取专家及兄弟学校教师的评课意见后,我认识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也正是这堂课让我对新基础教育理念有个更为深刻的理解。</p><p>一、课程过程分析及反思</p><p>1.欣赏歌曲《拯救地球》</p><p>课程过程:学生用心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思想精髓</p><p>任务设置:热身运动,把学生带入英语学习的氛围,通过歌曲引入主题</p><p>设计目的:学生能将抽象的环保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认识及感知</p><p>实际效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p><p>反思:</p><p>(1)问题: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够。新基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融合。</p><p>(2)改进方法:深入学生,与学生一起唱,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愉快、轻松的进入学习状态。</p><p>2.地球常识的竞赛</p><p>课程过程:学生对问题进行快速的反应及解答,</p><p>任务设置:竞赛题目较为简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并巩固以往的旧知识。</p><p>设计目的:学生巩固以往所学的旧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铺垫</p><p>实际效果:效果很好</p><p>反思:</p><p>(1)优点:新基础教育,关注”生命成长”,强调课堂的人文气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及成功的满足.而这一环节的设置正式体现了这一点。一些简单问题的设置让学生活跃起来。并有从易到难让学生轻松学习。</p><p>(2)问题及改进方法:新基础教育理念的精髓即:教育人性化,强调关注所有生命体所有学生;强调对学生的激励。所以当一组学生所得红花的数量远远低于其他小组时,老师要随机另外出些题目给这一小组,让这一小组的红花数量由所增加,而不能忽视</p><p>3.回答问题:什么是环境</p><p>课程过程: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p><p>任务设置:让学生对环境这一概念有个准确的理解</p><p>设计目的:能够理解环境是人类周围的一切事物。</p><p>实际效果:效果很好</p><p>反思:</p><p>(1)问题:环境定义的图片出先得太早。</p><p>(2)改进方法:在这一环节,关于环境概念的图片可以后些出来。让学生有更大的想象空间。</p><p>4.欣赏一组环境优美的图片并作小组讨论</p><p>课程过程:学生欣赏并讨论最喜欢的图片</p><p>任务设置:通过展示好的环境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好得环境给人类带来的快乐和享受。</p><p>设计目的:两两对话,提高其合作学习及研究性学习的能力</p><p>实际效果:学生能感受到美的环境所带来的愉悦感,</p>并能通过两两对话的形式提高其用英语反思:表达、交流的能力。基本达到预期效果<p>反思:</p><p>(1)问题:图片的展示速度又些快。</p><p>(2)改进方法:人类对事物的认识由各积案近的过程。所以应将图片展示的速度放慢;并且可以对照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及理解。</p><p>5.展示一组环境污染的照片并作配对活动</p><p>课程过程:学生观看图片并将文字与图片配对</p><p>任务设置:通过展示被污染过的环境图片,让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同过“找设计目的:朋友”式的配对活动,将图片和描绘性文字结合起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实际效果:更为深刻。</p><p>设计目的:学生能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通过文字图片配对的活动,对几种典型能的环境污染形式有更为深刻的理解。</p><p>实际效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p><p>反思:</p><p>(1)优点:前后两组截然不同的图片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利于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p><p>(2)问题:图片的展示速度又些快。</p><p>(3)改进方法:人类对事物的认识由各积案近的过程。所以应将图片展示的速度放慢;并且可以对照图片提出相应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图片的观察及理解。</p><p>6.讨论污染的种类及来源等</p><p>课程过程:学生对特定的话题进行小组讨论</p><p>任务设置:一小组的形式对环境问题的进一部讨论,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听力等交际能力设计目的:,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p><p>设计目的:加强学生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并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反思:习惯。</p><p>实际效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p><p>反思:</p><p>(1)问题;学生在讨论时显得有些紧张、拘谨。</p><p>(2)改进方法:今后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训练。</p><p>7.作一个关于小区环境调查报告</p><p>课程过程:学生对其感兴趣的同学家的小区环境做一个调查报告</p><p>任务设置:这个活动让学生既关注书面知识,又式学生把书面知识和生活世界联系起来</p><p>设计目的: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公民意识即: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实际效果:。</p><p>培养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结合起来的意识或能力。</p><p>实际效果:效果很好</p><p>反思:</p><p>(1)优势:这一设计让学生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与生活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紧密相关的。</p><p>(2)问题:做总结时由于时间紧,只叫了一位学生做报告。</p><p>(3)改进方法:将时间安排得更为合理,可以邀请2-3位学生做报告总结。</p><p>8.宣誓活动</p><p>课程过程: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宣誓</p><p>任务设置: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宣誓,激发学生的</p>责任感,及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p>设计目的:学生的责任感及主人翁意识的得到加强</p><p>实际效果:基本达到预期效果</p><p>反思:</p><p>(1)优点:这一环节的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责任感。</p><p>(2)问题及改进方法:此环节在处理上不够流畅。今后在类似这种环节的处理上要在前一个环节中有所铺垫。</p><p>二、对“新基础教育”的几点体会</p><p>1、新基础教育课应该是务实的课,而不能空有形式却没有内容。</p><p>2、丰富多样的形式是需要的,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每个活动都必须充分利用,而不能对每个活动都“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p><p>3、每个环节的衔接要自然流畅。</p><p>4、教师掌控课堂气氛的能力非常重要,在课堂上注意运用幽默感等对课堂气氛进行适当调整.让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学习。</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