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2023)
<p>地理学作为一个学科可以粗略分为两个较小的领域:人文地理学及自然地理学。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2023年11月21日至2023年1月3日平均气温距平(℃)分布图,距平是指某时期气温与该地多年平均气温的差值。 读图完成1~2题。</p><p>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P数值低于-6℃</p><p>B.Q数值介于0℃~2℃之间</p><p>C.南北最大温差为6℃</p><p>D.此时段最低气温位于M地</p><p>2.此时段,可能发生的是</p><p>A.内蒙古中东部遭受雪灾</p><p>B.渤海结冰范围较常年明显减小</p><p>C.长江下游河段出现冰冻</p><p>D.大部分地区出现暖冬现象</p><p>下图为我国两广地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p><p>3.①处的构造地貌为</p><p>A.背斜 B.背斜谷 C.向斜谷 D.向斜</p><p>4.造成②山峰两坡坡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p><p>A.降水 B.太阳辐射 C.地壳运动 D.人类活动</p><p>福建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武夷山岩岩有茶,非岩不茶,岩茶驰名中外。茶王大红袍就根植在峡谷最深底部靠北的峭壁岩缝中,四周山峦屏障,岩壑间幽涧流泉,云雾弥漫。读图完成第5题。</p><p>5.读左图,丹霞地貌发育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排序正确的是</p><p>A.甲乙丁丙 B.丁甲丙乙 C.甲丙丁乙 D.丁甲乙丙</p><p>秋行。车行很慢,前不见五十米开外路面;车窗外,蓝天白云,大山苍翠,垂直分异显著,山腰间苹果染黄挂满枝,却始终不敢看路下方。这是一游客发微信的内容,据材料回答6~8题。</p><p>6.该游客乘坐的车辆最有可能行驶在我国</p><p>A.西南山区 B.太行山区 C.东南丘陵 D.天山山区</p><p>7.材料中车行很慢的最主要原因是</p><p>A.坡陡路滑 B.车多路堵 C.雾大能见度低 D.路窄弯多</p><p>8.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是</p><p>A.热量充足 B.降水丰富 C.光照充足 D.年较差大</p><p>下图为公转轨 道相邻的三大行星相对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p><p>9.下列关于图示时刻的描述正确的是</p><p>A.是地球上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黄金季节</p><p>B.此时地球处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较快</p><p>C.我国从南向北白昼变短,黑夜变长</p><p>D.②是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p><p>10.与①、②行星相比,地球具备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之一是</p><p>A.适宜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份</p><p>B.强烈的太阳辐射和充足的水汽</p><p>C.复杂的地形和岩石圈</p><p>D.强烈的地震和火山活动</p><p>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无处不在,但这个差异性表现出一定的有序性。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1~13题。</p><p>11.指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地理事物一般是</p><p>A.地形地势 B.气候类型 C.植 被类型 D.土壤类型</p><p>12.在我国东部从海南到天津,自然带依次是</p><p>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热带季雨林带</p><p>B.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p><p>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p><p>D.热带季雨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p><p>13.自然带沿一定方向递变规律是:森林草原荒漠,这种分异规律</p><p>A.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均有可能</p><p>B.一定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p><p>C.一定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p><p>D.一定是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p><p>家住上海的王小华利用暑假期间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他设计的浏览线路如 图所示。据此回答14~15题。</p><p>14.四条浏览线路中,能得到图示地形剖面草图的是</p><p>A.甲 B.乙 C丙 D.丁</p><p>15.泰山大致位于四条浏览线路中的</p><p>A.甲 B.乙 C丙 D.丁</p><p>冰岛位于大西洋中北部,它由沿裂谷溢出的上地幔物质堆积而成。冰岛有极圈火岛之称。该岛冬季温和,1月平均气温在0℃左右,夏季气温不高,7月平均气温在10℃。苔原是冰岛主要的地带性植被。结合冰岛活火山带分布图,回答2023题。</p><p>16.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p><p>A.大理岩 B.玄武岩 C.页岩 D.石灰岩</p><p>17.该岛冬季较温和的主要原因是</p><p>A.地热资源丰富 B.纬度位置较低</p><p>C.受极地东风影响 D.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p><p>18.冰岛不适于乔木生长,其主要影响因素 是</p><p>A.气温状况 B.干湿状况 C.地形状况 D.地质状况</p><p>19.右图是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①地的气候炎热干燥 B.②地气压带夏季南移</p><p>C.③地常年盛行西南风 D.④地 是副极地高气压带</p><p>20.冷锋造成的天气现象是</p><p>A.冬半年的寒潮</p><p>B.7、8、9月份频繁出现的台风天气</p><p>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p><p>D.华北地区秋高气爽的天气</p><p>22.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p><p>A.风力侵蚀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p><p>23.下列地形中,以外力作用为主形成的有:</p><p>A.汾河谷地 B.长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p><p>24.地面因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下面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中,错误的是:</p><p>25.当右图中的天气系统到达北京时,北京的天气会</p><p>A.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B.气温升高,气压下降</p><p>C.气温和气压都升高 D.气温和气压都下降</p><p>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读图,回答2023题。</p><p>26.若图中甲、乙、丙表示地球表面三个不同气压带,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则乙表示</p><p>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p><p>27.若甲代表沉积岩,乙代表岩浆岩,丙代表变质岩,箭头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则</p><p>A.箭头①表示岩浆活动 B.箭头②表示重熔再生</p><p>C.箭头①表示地壳下沉 D.箭头②表示变质作用</p><p>读图 中国地理区域图,完成28~29题。</p><p>28.从④到①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p><p>A.纬度地带性规律 B.经度地带性规律</p><p>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p><p>29.图中③④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p><p>A.水源 B.海陆位置 C.地形 D.土壤</p><p>读地形剖面图,回答30~32题。</p><p>30.如果甲地海拔250米,气温26℃,则山顶的气温约为</p><p>A.9℃ B.17.5℃</p><p>C.14.3℃ D.11 .7℃</p><p>31.山脉南侧河流a的北岸沉积现象明显,判断该河流的流向是</p><p>A.由东向西 B.由西向东</p><p>C.由北向南 D.由南向北</p><p>32.此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p><p>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p><p>C.温带草原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p><p>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1完成33~34题</p><p>33. 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1a中的</p><p>A ①地 B ②地 C ③ 地 D ④地</p><p>34. 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p><p>A 河道淤积 B 河谷变宽</p><p>C 湖泊分流 D 湖水补给量减小</p><p>传统民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读图完成35~36题。</p><p>35. 下列民宅中具有坚固、防御性强特点的是</p><p>36. 传统民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 福建土楼受气候条件影响 B. 陕西窑洞受建筑水平影响</p><p>C. 四合院反映聚落受交通影响 D. 云南竹楼受气候条件影响</p><p>下图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完成37~39题。</p><p>37. 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p><p>A. a处B. b处</p><p>C. c处D. d处</p><p>38. 该流域最易发生洪水危害的河段是</p><p>A. a处B. b处</p><p>C. c处D. d处</p><p>39. 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p><p>A. 防风固沙 B. 调节气候</p><p>C. 涵养水源 D. 美化环境</p><p>骑楼是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据此回答40题。</p><p>40.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p><p>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p><p>C.降雨强度大 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p><p>二.综合题(共40分,每空1分)</p><p>41.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2023年 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目标。x疆、山东积极参与此项建设工程。</p><p>图14 图15</p><p>图16</p><p>材料二: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资料</p><p>材料三:棉花属于长日照植物,耐干旱,适宜生长在沙土等排水条件好的土壤上。</p><p>(1)填表(3分)</p><p>地形主要水循环类型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p><p>x疆维吾尔自治区以山地、 为主陆地内循环</p><p>山东省以山地、平原、丘陵为主 交通线和河流沿岸</p><p>(2)分析甲乙两地气候特征差异(4分)</p><p>(3)分析山东和x疆发展棉花生产的共同自然条件。(3分)</p><p>(4)对棉花的长势监测和估产主要利用的是 技术和 技术(2分)</p><p>(5)简述x疆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的区位条件。(3分)</p><p>42. (11分)下图是沿109E(32N~37N之间)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p><p>(1)汉水谷地所处气候类型是 ,耕地类型为 ,主要粮食作物是 , 作物熟制是 。</p><p>(2)西安所处地形区是 ,温度带是 ,干湿状况属 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是 。</p><p>(3)此地形剖面图选自 省。图中①是 ,②处植被是 。</p><p>43.( 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我国部分城市某年12月4日平均气温记录(单位:℃)</p><p>城市郑州福州太原石家庄南昌南京天津哈尔滨济南</p><p>气温612-20230-155</p><p>城市长春北京合肥海口长沙呼和浩特沈阳广州武汉</p><p>气温-202388-7-2023</p><p>(1)当日,表中最南与最北城市的温差为 ,反映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典型特征是 。(2分)</p><p>(2)该日,太原气温低于石家庄,广州气温高于长沙,请分析其原因。 (4分)</p><p>44.(8分)图1、图2分别为我国 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分布和6~8月降水量分布情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1)A、B、C三地的气温由高到低排序是 ,导致三地气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处水果主要有 ,B处该季节的气候特征是 , C处 能源丰富,原因是 (6分)</p><p>(2)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 降水高值区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2分)</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