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2:40

初一年级地理期末复习试题(秋季学期)

<p>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优学地理网编辑了初一年级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p><p>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将正确答案的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表内。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p><p>1.下列关于海洋和陆地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全球约七分海洋三 分陆地 B.面积最大的大洋为太平洋</p><p>C.北半球的陆地大于海洋 D.面积最大的大洲为亚洲</p><p>2.关于地球半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 20N未必位于北半球</p><p>B. 150E经线未必位于东半球</p><p>C.任何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p><p>D.任何一个纬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平分为两个相等的半球</p><p>3.关于中国的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p><p>A.中国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p><p>B.从纬度位置来看,中国大部分在热带,小部分在北温带</p><p>C.从半球位置来看,中国在南半球</p><p>D.从海陆位置来看,中国是一个岛国</p><p>4.世界上分布最广的语言和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分别是( )</p><p>A.英语、汉语 B.俄语、阿拉伯语</p><p>C.汉语、西班牙语 D.法语、葡萄牙语</p><p>5.根据世界人口分布的特征,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世界人口稠密 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p><p>B.世界上所有的大平原都是 人口稠密区</p><p>C.南极洲至今无人居住,也无人涉足</p><p>D.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p><p>某星期日,同学们收听到关于第二 天(星期一)的天气预报:晴转阴,气温2℃~6℃,降水概率20%。据此回答6题。</p><p>6.晴转阴用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p><p>7.有关地图上方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p><p>A.面对地图,一般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p><p>B.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箭头一般指向北方</p><p>C.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p><p>D.在有经 纬网的地图上,只能根据指向标定方向</p><p>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p><p>A、以20W经线和16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p><p>B、以20W经线和1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p><p>C、以20W经线和2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p><p>D、以20E经线和18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p><p>9.造成地球上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p><p>A.风吹、日晒、雨淋等自然现象</p><p>B. 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p><p>C.流水海浪等作用的结果</p><p>D. 人类的挖山、植树造林等活动</p><p>10.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 )</p><p>A. 本初子午线就是2023 经线</p><p>B. 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p><p>C. 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p><p>D.本初子午线就是00经线</p><p>1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p><p>A.从高纬向低纬降低 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p><p>C.从平原向山地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p><p>12.下列四个点中,位于热带的是。 ( )</p><p>A.上海(约31N) B. 海口(约20N)</p><p>C. 北京(约40N) D.厦门(约24N)</p><p>13.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p><p>A.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p><p>B.高纬度的两极地区</p><p>C.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p><p>D.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p><p>读右图,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完成14-15题:</p><p>14.该地的1月与7月的温差约为( )</p><p>A.15℃ B.20℃ C.25℃ D.30℃</p><p>15.该地的降水主要集中在( )</p><p>A.3、4月 B.5、6月</p><p>C.7、8月 D.9、10月</p><p>16.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其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p><p>A.热带沙漠地区房屋厚墙小窗</p><p>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p><p>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p><p>D.我国西北地区高架屋子</p><p>17.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数据不能用来描述地球大小的是( )</p><p>A.地球平均半径是6 371千米</p><p>B.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p><p>C.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p><p>D.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p><p>18.海拔较高,峰峦起伏, 坡度陡峻的地形是 ( )</p><p>A.丘陵 B.平原 C.高原 D.山地</p><p>19.关于人口增长的说法,正确的是( )</p><p>A.人口的增长越慢越好</p><p>B.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相 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p><p>C.人口增长越快越好,因为人多力量大,利于开发资源</p><p>D.只要地球上有资源,人口增长再快也无妨</p><p>20.读下图,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p><p>A. 300米 B.1 300米</p><p>C.800米 D.600米</p><p>21.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 )</p><p>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 B. ① 山谷 ②山顶 ③鞍部 ④山脊</p><p>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 ①山脊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p><p>22.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p><p>A.高等或低等的标准 B.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p><p>C.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 D.居住地的自然环境</p><p>23.下列有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高于发达国家</p><p>B.发展中国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较高</p><p>C.发达国家人 口多于发展中国家</p><p>D.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p><p>24.右图为世界局 部图,①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它的名字是( )</p><p>A、巴拿马运河</p><p>B、乌拉尔山脉</p><p>C、大高加索山脉</p><p>D、苏伊士运河</p><p>25.一辆美国生产的汽车,零件来自日本、台湾,设计来自德国,销售、广告、保险来自美国,这说明了( )</p><p>A.国际间矛盾与冲突剧烈 B.国际间的合作不断加强</p><p>C.国家之间的经济各成一体 D.各国之间和平与发展,利益均分</p><p>二、综合题(共3个大题,满分50分)</p><p>1.图7为A、B两地降水柱状气温曲线图,分析回答:( 9分)</p><p>(1)A地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月份),</p><p>B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____ (月份)。</p><p>(2)A地降水最多出现在____(月份),</p><p>B地降水最多出现在____ (月份)。</p><p>(3)影响气候(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 _______等。</p><p>(4)一般来说纬度 越低气温越 ____ (填高或低),</p><p>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____填升高或降低)。</p><p>2.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3分)</p><p>(1)表示北半球的为图______ (甲乙)。</p><p>(2)从南北半球来看,海洋大多分布在______ (甲乙)半球。</p><p>(3)极地地区为陆地的半球是______ (甲乙)半球。</p><p>3.读右下图:为某地区平面图,回答下列</p><p>问题:(6分)</p><p>⑴地图的三要素是:________、方向和_______</p><p>⑵一辆汽车从学校驶向农机站,其行驶方向应是:从_______向_______</p><p>⑶图中比例尺是________ 式比例尺(填线段式、 数字式、 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p><p>欢迎大家去阅读由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年级地理期末复习试题大家好好去品味了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加油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一年级地理期末复习试题(秋季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