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测试卷及答案
<p>同学们都在忙碌地复习自己的功课,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在考前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下文整理了这篇初一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测试卷,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p><p>一、选择题</p><p>读经纬网图,回答1~3题。</p><p>1.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p><p>A.①线是②线的1/2</p><p>B.②线比③线长</p><p>C.③线比④线长</p><p>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p><p>2.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p><p>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p><p>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p><p>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p><p>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p><p>3.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p><p>A.E点 B.G点</p><p>C.H点 D.K点</p><p>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中各纬线所跨经度相等,因此纬度越低的纬线,其长度越长;③为赤道,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第2题,甲从G点向北行,当他到达北极点后将无法行走,因为不管他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南,因此他没法回到原点出发地点;而乙从G点向东行,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出发点。第3题,图中位于东半球的有K、H,位于北半球的有E、K,位于低纬度的有K、G、H,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K点,故选D项。</p><p>答案:1.C 2.D 3.D</p><p>(2023年辽宁大连质检)等高线地形图是用等高线表示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图。据此完成4~5题。</p><p>4.下面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的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缓的是()</p><p>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不同,坡度相同,则四幅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p><p>解析:第4题,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图幅相等,即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图上距离越大,坡度越缓。第5题,四幅图图幅相同,坡度相同,等高距越小,比例尺越大。</p><p>答案:4.A 5.A</p><p>读图,N为北极点,大圆为经线圈,ACB为赤道,据此完成6~7题。</p><p>6.假如一架飞机从A飞到B,实际最短的飞行线路是()</p><p>A.ANB</p><p>B.AGB</p><p>C.AMB</p><p>D.ACB</p><p>7.按最短飞行路线飞行,该飞机从A到B的飞行方向是()</p><p>A.西东 B.北南</p><p>C.东南东东北 D.东北东东南</p><p>解析:第6题,从A飞到B的最短飞行线路应是过AB的大圆上的劣弧,但ACB是赤道,理论ANB、ACB都是过AB的大圆的弧,但题干中是实际最短线路,地球两极稍扁,极半径较赤道半径短21千米。第7题,因为最短飞行线路是指沿经线圈ANB的飞行,从A到N(北极点)是向北飞,从N到B是向南飞。</p><p>答案:6.A 7.B</p><p>读下面两图,回答8~9题。</p><p>8.与图乙比较,图甲所示()</p><p>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p><p>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p><p>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p><p>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p><p>9.B城市位于A城市的()</p><p>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p><p>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p><p>解析:两图中相同长度的线段甲图表示的经纬度跨度较大,说明甲图比例尺小于乙图,但表示的范围大于乙图。AB两城市都位于北半球、东经度,则B位于A的东北方向。</p><p>答案:8.C 9.D</p><p>甲、乙两图为世界著名的三角洲图。读图回答10~11题。</p><p>10.图甲中河流三角洲位于乙图中河流三角洲的()</p><p>A.东南 B.西南</p><p>C.东北 D.西北</p><p>解析:选B。关键是读准两幅图中经纬网的度数,推断出河流三角洲的具体位置。</p><p>11.甲乙两图所采用的比例尺()</p><p>A.甲大于乙 B.乙大于甲</p><p>C.甲乙相同 D.无法判断</p><p>解析:选B。相同纬度差的经线段实际距离相等,依据图上距离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综合分析甲、乙两图的图上距离及纬度差不难得出正确答案。</p><p>二、综合题</p><p>12.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p><p>(1)经纬度位置:甲________,丙________。</p><p>(2)甲、乙、丙、丁四地位于东半球的是________;位于高纬度地区的是________,位于寒带的有________,位于温带的有________。</p><p>(3)甲位于乙的________方向,丙位于甲的________方向,某飞机由甲飞往乙,沿最短路线,合适的航向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最短距离应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2023.2千米。</p><p>(4)丙、丁之间的距离________(小于、等于、大于)丙、乙之间的距离。</p><p>解析:本题考查经纬网的意义及应用。第(1)题,注意图示区域为南半球及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第(2)题,依据东西半球划分界线,低、中、高纬划分界线及五带划分界线判断。第(3)题,图示区域为南半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甲在乙的正东方向,丙位于甲的西南方向。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的大圆劣弧,故由甲飞往乙应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飞行。2023.2千米是甲、乙间的纬线长,故其最短飞行距离应小于此值。第(4)题,丙、丁间与丙、乙间所跨经纬度相同,但丙、丁间纬度较高,故距离较短。</p><p>答案:(1)(60S,170W) (70S,170E) (2)乙、丁</p><p>丙、丁</p><p>丙、丁 甲、乙 (3)正东 西南 先往西南,再向正西,后往西北 小于 (4)小于</p><p>13.读我国某地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中有山顶、山脊、鞍部、陡崖、山谷、小河、陡坡、缓坡等地形,其中,A地是________,D地是________,B地的坡度比C地________(大或小)。</p><p>(2)以C点为基点与甲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p><p>(3)当甲山山顶气温是16℃时,C地气温是________。</p><p>(4)E、B两地比较,________地降水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5)B地在A地的________方向,乙河的流向是________。</p><p>(6)在下图中作沿MN的地形剖面图。</p><p>解析:由等高线图可以看出,A地为位于两山峰之间的鞍部,D地为陡崖,B地等高线比C地密集,坡度较陡。甲山峰海拔为2023米,C点为400米,其相对高度应为750米,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0.6℃/100米,则山顶与C地的温差应为4.5℃,C地气温应为20.5℃。根据图中注记海洋,可知E地位于山地迎风坡,故降水多。根据指向标,可判断B在A的西北方,乙河的流向是自西北流向东南。沿MN线作地形剖面图,依据图中数据即可逐步完成。</p><p>答案:(1)鞍部 陡崖 大</p><p>(2)750 (3)20.5℃ (4)E E地处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p><p>(5)西北 自西北流向东南</p><p>这篇<strong>初一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测试卷</strong>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同时,更多的初一各科的期末试卷尽在七年级地理试卷,预祝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