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海淀区高三地理二模试题
<p>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淀区高三地理二模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p>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p><p>第30届奥运会于英国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2023年7月27日20:12开幕,下图是开幕当日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分布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下图完成1~2题。</p><p>1.甲、乙、丙、丁四地,从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 )</p><p>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p><p>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新</p><p>2.当伦敦夏令时(比标准时间快一小时)7月27日20:12开幕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 ( )</p><p>A.7月27日3:12 B.7月28日3:12</p><p>C.7月28日4:12 D.7月27日4:12</p><p>等值线(面)能很好地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读等值线(面)示意图(图1),完成3~4题。</p><p>3.若a为某区域某时刻2023百帕等压面,且甲、乙两地海拔相同,则 ( )</p><p>A.气压:甲乙 B.气温:甲乙</p><p>C.甲地盛行上升气流 D.乙地气候干旱</p><p>4.若a为南半球某大洋表面的等温线,且甲、乙两地纬度相同,则 ( )</p><p>A.甲处可能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p><p>B.乙处附近海域可能有世界性大渔场</p><p>C.甲处沿岸地区受离岸风影响干旱少雨</p><p>D.乙处沿岸地区森林广布</p><p>碳足迹(Carbon Footprint)是人类日常活动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的总量。读2023年中国各省区碳足迹总量和人均碳足迹图,完成5~6题。</p><p>5.关于中国碳足迹的空间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p><p>A.碳足迹总量大的省份经济规模也大</p><p>B.能源利用率较高的省份,碳足迹总量较大</p><p>C.碳足迹总量较大的省份主要分布在北方</p><p>D.碳足迹总量较小的省份分布在中西部</p><p>6.关于我国省区人均碳足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p><p>A.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均碳足迹较高</p><p>B.矿物能源富集省份人均碳足迹偏大</p><p>C.北方地区较南方地区人均碳足迹较大</p><p>D.碳足迹总量大的省份人均碳足迹也大</p><p>1楼养鱼,2楼养猪,12楼种植西红柿垂直农业是指在城市的多层建筑物里模拟农业环境,通过垂直农场的自循环体系生产农副产品,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新鲜食物的农业生产方式。读右图,回答78题。</p><p>7.垂直农业由概念走向实际关键因素是( )</p><p>A.粮食需求 B.气候变化</p><p>C.技术水平 D.劳动力数量</p><p>8.垂直农业的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p><p>①对谷物生产带来较大冲击</p><p>②减轻物流业的能源消耗</p><p>③规避灾害,有利于农产品的稳定供应</p><p>④节约耕地,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p><p>A.①③ B.②③ C.②③ D.③④</p><p>读北纬3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BC、DE、FG、HI、AJ间为海洋,其它为陆地。读图回答下列9~10题。</p><p>9.关于图中地理事物说法正确的是 ( )</p><p>A.图中沿线共穿过4大板块</p><p>B.AJ间距离在不断扩大</p><p>C.U全部位于非洲板块上</p><p>D.HI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p><p>10.20世纪50年代以来G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是 ( )</p><p>A.前期以净迁出为主,后期以净迁人为主</p><p>B.前期以净迁人为主,后期以净迁出为主</p><p>C.一直以净迁人为主</p><p>D.一直以净迁出为主</p><p>图2是某国142E经线附近气温、降水量分布图。读图2,回答11、12题。</p><p>11.图中 ( )</p><p>A.7月气温自北向南递减 B.甲地降水量季节变化比乙地小</p><p>C.1月降水量南多北少 D.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乙地大</p><p>12.该国 ( )</p><p>A.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B.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p><p>C.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D.珊瑚礁世界闻名,利于发展旅游</p><p>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总结的海淀区高三地理二模试题,希望大家喜欢。</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