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1:47

大气环境练习2023

<p>高中是重要的一年,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优学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大气环境练习,希望大家喜欢。</p><p>1.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p><p>B.随高度增加气温渐高,气压渐低</p><p>C.距地面20千米处气压降为地面的一半</p><p>D.对流层垂直方向上温度变化范围是20~-60 ℃</p><p>2.关于图中①②层大气的正确叙述是()</p><p>A.①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增厚</p><p>B.②层因氧原子吸收紫外线而增温</p><p>C.中纬度大陆地区冬季夜间①层大气易出现逆温现象</p><p>D.②层复杂的天气现象不利于飞行</p><p>【解析】 第1题,大气垂直分层的依据是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随高度的增加,不同层次温度变化不同;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由对流层的高度可知其温度变化为20~-60 ℃。第2题,①为对流层,②为平流层。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平流层因臭氧吸收紫外线而增温;平流层大气运动以平流运动为主,利于飞行。中纬度冬季,由于陆地降温快,导致近地面气温低,易形成逆温现象。</p><p>【答案】 1.D 2.C</p><p>3.诗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的是()</p><p>A.平流层大气的逆温现象</p><p>B.对流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变化</p><p>C.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p><p>D.海拔越高,气压越高,到达的地面辐射越少</p><p>【解析】 高处不胜寒是关键词,体现了对流层大气垂直方向上气温递减的现象。</p><p>【答案】 B</p><p>4.(2023忻州高一期中)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而产生的自然现象有()</p><p>①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日落后和日出前仍有一段时间天空是明亮的 ②夏天天空多云,白天气温不太高</p><p>③阴天的室外和晴天的室内,没有太阳光的直接照射也是明亮的 ④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解析】 夏天白天多云,反射强,气温不高;多云的夜晚因大气逆辐射强,气温比晴朗的夜晚高。</p><p>【答案】 C</p><p>5.(2023韶关高一期末)下图中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p><p>【解析】 云层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对地面有保温作用;白天有云,温度不致过高,夜晚有云,温度不致过低,故日温差小。</p><p>【答案】 D</p><p>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愈短,其能量被大气削弱的愈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多,太阳辐射强度愈大。读图,回答6~7题。</p><p>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p><p>6.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分别是()</p><p>A.甲地、乙地 B.乙地、丙地</p><p>C.丙地、丁地 D.甲地、丁地</p><p>7.产生乙现象的原因可能有()</p><p>A.天空多云 B.天空晴朗</p><p>C.地势较低 D.地势平坦</p><p>【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该坐标图纵坐标表示太阳辐射强度,越向上表示太阳辐射强度越大;横坐标表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的长短,越向右表示经过的大气路程越长。由此可以判断甲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强,丁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弱。第7题,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越长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越大,而乙地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较短但太阳辐射较弱的原因可能是该地多云天气较多。</p><p>【答案】 6.D 7.A</p><p>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据此完成8~9题。</p><p>8.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p><p>A.①B.②C.③D.④</p><p>9.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p><p>A.①B.②C.③D.④</p><p>【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②表示地面辐射,多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主要是由于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是由于这种天气状况下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好,故温度不会降的太低。图中③表示大气逆辐射。</p><p>【答案】 8.D 9.C</p><p>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大气环境练习,供大家参考。</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气环境练习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