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1:46

2023高三地理下试题

<p>2023高三地理下试题</p><p>高三地理下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p><p>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p><p>嫦峨二号探月卫星于2023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CCTV-4全程直播了发射过程.据此回答1~3题。</p><p>1.在国外留学的小王于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日8时打开电视,看到CCTV一4正在直播嫦娥二号发射过程,此时小华所在的国家最有可能是</p><p>A.英国B.巴西C.德国D.日本</p><p>2.嫦娥二号升空时,下列现象可信的是</p><p>A.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B.北京昼长夜短,但昼逐渐变短</p><p>C.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慢D.华北地区物体影长达一年中最小值</p><p>地球图1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据此完成3-4题。?</p><p>3.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p><p>?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最慢,1月初最快?</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4.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p><p>A.301月 B.607月 C.601月 D.307月</p><p>5.2023年第9号热带风暴梅花(英文名:Muifa,名字来源:中国澳门,名字意义:一种花)于7月28日14时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随后两度升级为超强台风,并于8月6日15时减弱成台风。关于台风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多生成在赤道地区的海洋上B.过境时常带来大风沙暴天气</p><p>C.6、7月份形成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D.常带来大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等灾害</p><p>图3为某地面气压分布状况,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图回答6~8题</p><p>6.图示天气系统为</p><p>A.北半球锋面气旋B.北半球反气旋C.南半球锋面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p><p>7.在图示天气系统中</p><p>A.a地的气压比b地低B.c地附近有冷锋活动</p><p>C.d地的风力比e地大D.e地的风向为偏北风</p><p>8.a、b、c、e四地中,即将出现大风、降温天气的是</p><p>A.aB.bC.cD.e</p><p>9.图4中的曲线为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箭头为洋流流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20C16C</p><p>18C18C</p><p>16C20C</p><p>、</p><p>A.甲为南半球暖流B.乙为北半球暖流C.甲为北半球寒流D.乙为南半球寒流</p><p>10.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加快了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p><p>B.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受寒流影响</p><p>C.秘鲁沿岸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p><p>D.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维持全球热量平衡</p><p>图5为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p><p>11.若该地等压面弯曲是由近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则下面描述正确的是</p><p>A.A地温度高,气压低B.垂直方向气流:A处上升,B处下沉</p><p>C.B地温度低,气压高D.水平方向气流:由A流向B</p><p>12.若A位于海洋,B位于陆地,则此时</p><p>A.为白天,吹海风B.为白天,吹陆风C.为夜晚,吹海风D.为夜晚,吹陆风</p><p>图6为欧洲1月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第13-14题。</p><p>13.图中丁地的气温最有可能是</p><p>A.-1℃ B.3℃</p><p>C.7℃ D.9℃</p><p>14.图中甲、乙、丙三地等温线出现了较大的弯曲,下列原因解释不正确的是</p><p>A.洋流 B.地形</p><p>C.海陆差异 D.自然带差异</p><p>图7中右图表示巨蟒出山风景,它是江西三清山标志性景观,海拔2023余米,相对高度128米,是由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的巨型花岗岩石柱。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5-16题。</p><p>15.形成巨蟒出山风景的岩石属于左图中的</p><p>A.甲 B.乙 C.丙 D.丁</p><p>16.该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有①岩浆侵入②地壳运动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智利当地时间2023年10月13日晚21时55分,33位矿工在智利圣何塞铜矿深达700余米的矿井中被困69天后,全部以良好的状态平安升井,备受瞩目的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大营救圆满结束。图8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17-18题。</p><p>17.下列地点煤矿能够露天开采且比较安全的是</p><p>A.甲B.乙C.丙D.丁</p><p>18.从矿难成因上看,图中a、b两处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p><p>A.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p><p>B.井喷事故和瓦斯爆炸</p><p>C.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p><p>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p><p>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p><p>读图9,完成2023题.</p><p>19.图中的M天体可能是。</p><p>A.月球B.水星C.金星D.土星</p><p>20.与地球相比,天体M没有生命存在的根本原因是。</p><p>A.没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和水B.没有坚硬的地表</p><p>c.距日较近,表面温度较高D.体积和质量很小</p><p>读图10,沿甲图E一F,A一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此完成2023题。</p><p>图10</p><p>21.①地比②地。</p><p>A.气压高B.气压低C.风速大D.风速小</p><p>22.④地此时的风向可能为</p><p>A.西北风B.东北风C.东南风D.西南风</p><p>图11为我国某地地质剖面与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p><p>图11</p><p>23.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主要有</p><p>A.褶皱B.断层C.裂谷D.断块山</p><p>24.关于该地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有</p><p>A.属于海上内循环B.水汽输送量常年稳定</p><p>C.可促使①处的岩石转化为②处岩石D.③处与④处相比大气降水下渗较少</p><p>读图12,完成25-26题。</p><p>25.甲大陆东、西两侧的③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p><p>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p><p>(1)甲大陆①自然带与乙大陆⑤自然带类型相同,关于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p><p>A.①自然带深居内陆B.都是由于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干旱而形成的</p><p>C.⑤自然带地处山脉背风坡D.①自然带受西风带影响;⑤自然带受寒流影响</p><p>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p><p>三、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均为必做题,共计60分。</p><p>27.地球部分地区昼夜分布示意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余部分表示白昼。读图回答问题。?(10分)</p><p>(1)据图判断,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甲、乙、丙三地的月份与日期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p><p>(2)比较甲、乙、丙三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地。?</p><p>(3)一年中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是</p><p>A.甲地最大B.乙地最大?</p><p>C.丙地最大D.三地相同?</p><p>(4)甲、乙、丙三地至少需要再过___________小时才能全部进入新的一天,届时甲地的地方是___________日___________时。?</p><p>(5)该日丙地日出______(方向),正午太阳高度为。</p><p>28.读图14,回答问题:(12分)</p><p>(1)D点海拔是米,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米。</p><p>(2)甲地地貌是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p><p>(3)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一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何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p><p>(4)乙、丙分布发现了矿产,是否会一样,为什么?</p><p>29.根据图15回答下列各题:(10分)</p><p>(1)甲的气候类型为;乙的气候类型为。</p><p>(2)以亚欧大陆为例,甲气候分布于该大陆的沿岸;乙气候分布于我国。</p><p>(3)上述两种气候,成因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是,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的是。</p><p>(4)河流补给若以雨水为主,甲气候区的河流汛期发生在季。原因</p><p>是。</p><p>(5)从降水和气温的配置关系看,利于大多数农作物生长的是气候(甲或者乙)原因是。</p><p>30.读七月份某区域图(图16),完成下列问题。(14分)</p><p>(1)在左图所规定的方框内画出7月份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用风向箭头表示风带,用表示气压带)</p><p>(2)有图中阴影部分的气候类型</p><p>是主要成因是</p><p>简述该处典型植被的全球环境效益。</p><p>(3)图16中沿20E经线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其形成原因是。</p><p>31.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p><p>材料一北京时间2023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太平洋海域发生里氏9.0级的大地震。超级强震引发浪高达10米以上的海啸以及核泄漏事件,给日本经济造成重大损失。</p><p>材料二2023年08月16日(新华社)东非地区正遭遇60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出现大范围饥荒,约有2023万人正挣扎在饥饿导致的死亡线上。</p><p>材料三中新网2023年6月20日电综合消息,6月3日以来,南方部分地区相继出现4次强降雨天气过程,截至6月20日16时,此次灾害已造成13省份175人死亡86人失踪。</p><p>(1)材料中涉及的气象灾害有哪些?</p><p>(2)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p><p>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p><p>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p><p>(3)根据材料三和图17分析我国洪涝灾害分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并分析不同区域形成该洪涝灾害的共同原因。???</p><p>(4)当今世界,许多自然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强度不断增高的人为原因是什么?</p><p>(5)如何做好自然灾害的防御?</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三地理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