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1:45

2023高三地理下学期试题

<p>2023高三地理下学期试题</p><p>高三地理下学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共60分。)</p><p>火星冲日是难得一见的自然观象:火星、地球、太阳成一条直线,火星与太阳形成此升彼落(相对于地球)奇观。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2题。</p><p>1. 下列能反映火星冲日现象中火星、地球和太阳三者位置关系的是( )</p><p>2.火星是人类探索地外生命的首选行星。据下表,火星上可能存在生命的条件有( )</p><p>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p><p>日地距离(106千米)57.2023.2023.2023.2023.20232.0</p><p>地表温度-173~202365~485-80~60-140~20-150-140</p><p>自转周期58.6d243d23h2023h379h2023h14</p><p>①火星和地球一样被厚厚的大气所包围 ②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p><p>③火星、地球自转周期比较适中 ④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比较适中</p><p>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p><p>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的水量,常用单位为m3/s。流速是指河流中水质点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流量和流速是影响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重要因素。图1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回答3~5题。</p><p>3.流水侵蚀作用最活跃的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4.若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水流面积为50m2,流速为300m/s。则该处河流断面的流量为( )</p><p>A.300m3/s B.500m3/s</p><p>C.2023m3/s D.20230m3/s</p><p>5.符合①②连线处河流断面的剖面是( )</p><p>图2表明河流流速不同搬运物质颗粒大小不同。读图回答6~7题。</p><p>6.据图,河流能够搬运鹅卵石的流速至少是( )</p><p>A.100㎝/s B.200㎝/s</p><p>C.300㎝/s D.400㎝/s</p><p>7.当流速低于某一物质搬运速度时,该物质会发</p><p>生沉积,据图可以推测在一般情况下,河流某一河</p><p>段自上而下随着流速逐渐降低先后沉积的是( )</p><p>A.黏土、粗砂、砾石、石块</p><p>B.黏土、石块、粗砂、砾石</p><p>C.石块、砾石、黏土、粗砂 D.石块、砾石、粗砂、黏土</p><p>读世界某区域图(图3),回答8~9题。</p><p>8.甲地区(虚线以西)多大雾天气,主要是因为( )</p><p>A.沿岸有寒流的冷却作用</p><p>B.位于赤道地区,空气对流强烈</p><p>C.位于沙漠区,空气中尘粒多</p><p>D.位于高山背风处,下沉气流强盛</p><p>9.城市①②虽地处低纬度,但气候四季如春。</p><p>其共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p><p>A.纬度位置 B.洋流 C.地形地势 D.土壤</p><p>图4是乌鲁木齐(2023N)、拉萨(2023N)、重庆(2023N)和海口(2023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10~12题。</p><p>10. 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p><p>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p><p>A.Ⅰ-③</p><p>B.Ⅱ-②</p><p>C.Ⅲ-①</p><p>D.Ⅳ-④ XK]</p><p>11.④曲线对应城市气温年变</p><p>化较①曲线对就城市大,其主</p><p>要影响因素是( )</p><p>A.纬度位置、地形地势 B.气候、海陆位置</p><p>C.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D.气候、地形地势</p><p>12.Ⅳ曲线对应城市日照时数在7和8月达到最大值,主要是因为( )</p><p>A.距海遥远,降水稀少 B.处于雨季,空气湿度大</p><p>C.台风影响小,多晴天 D.受副高影响,晴天多</p><p>图5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13~15题。</p><p>13.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p><p>A.大体相等 B.北坡较多</p><p>C.南坡较多 D.难以判断</p><p>14.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p><p>A.南岭 B.秦岭</p><p>C.阴山山脉 D.天山山脉</p><p>15.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p><p>A.南坡2023米 B.南坡2023米 C.北坡2023米 D.北坡2023米</p><p>武夷山为我国赣闽边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图6中甲、乙两图为武夷山12月、6月不同坡面月均温随海拔变化曲线图,其中曲线a、b对应不同的坡面。读图完成16~17题。</p><p>16.曲线a、b对应的坡面分别位于武夷</p><p>山山脊的( )</p><p>A.西北面和东南面</p><p>B.东南面和西北面</p><p>C.东北面和西南面</p><p>D.西南面和东北面</p><p>17.甲图中,在海拔2023米以下,a曲</p><p>线对应坡面的月均温度远低于同海拔的b曲线对应坡面的月均温。其主要原因是( )</p><p>A.处于夏季风背风处,降水少 B.处于夏季风迎风处,降水多</p><p>C.处于冬季风迎风处,气温低 D.处于冬季风背风处,气温低</p><p>图7为某地理要素随纬度变化曲线。读图回答18~19题。</p><p>18.该地理要素最有可能是( )</p><p>A.全年太阳辐射 B.气温年较差</p><p>C.全球大洋平均盐度 D.年平均气温</p><p>19.甲、乙两处数值有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p><p>A.径流注入量不同 B.太阳高度不同</p><p>C.海陆面积不同 D.降雨量不同?</p><p>图8为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为距离太阳最近的大天体,椭圆为天体的运行轨道。读图回答20~22题。</p><p>20.属于卫星的天体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21.设天体①的公转周期为T,自转周期为t;天体①</p><p>一昼夜为D,一年为Y。若2T=3t,则( )</p><p>A.3D=2Y B.2D=3Y</p><p>C.D=2Y D.2D=Y</p><p>22.天体②的地表最高温度远高于地球,其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有( )</p><p>①天体的公转周期长 ②天体的自转周期长 ③与太阳的距离较近 ④天体外围的大气厚</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①</p><p>图9为某时刻的昼长等值线图,经线OA、OB为日期分界线,P点的纬度为70。读图完成23~25题。</p><p>23.图示时刻,北京时间为( )</p><p>A. 5时 B. 8时 C. 12时 D. 18时</p><p>24.图示时刻,P地影子朝( )</p><p>A.正北方向 B.西南方向</p><p>C.正南方向 D.东南方向</p><p>25.图示时期,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p><p>A.千烟洲橘子红了 B.南极科考活动活跃</p><p>C.开普墩炎热少雨 D.北欧驯鹿成群北迁</p><p>图10是北半球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高度日变化图。读图回答26~27题。</p><p>26.该地的经度是( )</p><p>A.0 B.30E</p><p>C.60 D.30W</p><p>27.某日该地日出时北京时间为11:00,</p><p>则该日该地日落时北京时间为( )</p><p>A.01:00 B.03:00</p><p>C.21:00 D.23:00</p><p>图11中①②③④四条曲线反映的是为日某时刻四条纬线上的太阳高度变化情况。读图回答28~30题。</p><p>28.图示时刻北京时间是( )</p><p>A.5:00 B.7:00 C.14:00 D.19:00</p><p>29.该日①曲线对应纬线的昼弧与夜弧弧</p><p>长之比为( )</p><p>A .7:5 B.5:7</p><p>C.2:1 D.1:2</p><p>30.若①曲线对应纬线位于北半球。则①</p><p>②③④对应纬线分别为( )</p><p>A .40N,60N,70N ,80N</p><p>B.40N,60N,70N ,40S</p><p>C.40N,60N,70N ,80S</p><p>D.40N,60N,70N ,30N</p><p>二、综合题</p><p>32. 图12、图13分别是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和气温降水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p><p>(1)P地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特征为 。(6分)</p><p>(2)P地某日的降水类型可能为(4分)(单选题)</p><p>A.对流雨+台风雨 B.锋面雨+地形雨 C.对流雨+锋面雨 D.地形雨+对流雨</p><p>(3)若此次降水为上述类型,请叙述其成因。(6分)</p><p>(4)此次降水对P地的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单选题)(4分)</p><p>A.侵蚀、堆积作用 B.风化作用 C.堆积作用 D.侵蚀、搬运作用</p><p>32.读地层剖面示意图(图14),回答问题。(20分)</p><p>材料一:沉积地层剖面以及其中的断层、褶皱</p><p>等各种地质现象,就像一本地质历史教科书,记录</p><p>了地壳发展、演化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是我</p><p>们了解地壳发展演化的窗口。</p><p>材料二:已知石灰岩、页岩、砂岩分别是深海、</p><p>浅海、河湖沉积的产物。</p><p>(1)根据该地层剖面岩层顺序,分析判断:</p><p>①C层所处的海陆环境为 (填陆地或海洋)。(2分)</p><p>②从E层到G层海平面升降的变化过程为 。(2分)</p><p>(2)剖面图显示,该地区地层曾经发生过褶皱。据图分析判断该区褶皱发生在 地层形成以后, 地层形成之前。(以字母指代地层)(4分)</p><p>(3)比较断层M的左右两侧地层,写出左侧缺失的地层 (写出字母)。(4分)</p><p>(4)根图判断断层M与地层O形成的先后关系。 。(4分)</p><p>(5)根据该地层剖面,归纳该地区地壳演化过程中内外力地质作用的各种表现。</p><p>①内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___(2分)。②外力作用表现:_____________。(2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三地理下学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