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地理高三期中试题第二学期
<p>2023地理高三期中试题第二学期</p><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道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p><p>1.现有三幅我国省市区挂图,如果图幅大小相同,那么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p><p>A.新、豫、京 B.京、新、豫</p><p>C.京、豫、新D.豫、京、新</p><p>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100m),回答2~3题。</p><p>2.图中等高线Y的数值是</p><p>A.200 m B.300 m C.400 m D.500 m</p><p>3.河流在图中段的流向是</p><p>A.由东北向西南 B.由西南向东北</p><p>C.由西北向东南 D.由东南向西北</p><p>根据国家农调总队的抽样调查,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地区。2023年到乡镇企业就业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有2.26亿。读下图完成第4题。</p><p>4.图中反映我国人口净迁出在202350万的省区是</p><p>A.四川、湖南、湖北 B.广西、贵州、江苏</p><p>C.上海、新疆、云南 D.广东、浙江、上海</p><p>读我国甲、乙两地2023~2023年3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回答5~6题。</p><p>5.关于甲、乙两地所在区域叙述正确的是:</p><p>A.甲地位于南方湿润区 B.甲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p><p>C.甲乙两地均位于南方湿润区 D.甲乙两地均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p><p>6.关于甲、乙两地气温年际变化和降水量年际变化叙述正确的是:</p><p>A.甲乙两地气温年际变化幅度相差悬殊 B.甲地降水年际变化幅度大于乙地</p><p>C.甲地比乙地热量丰富 D.甲地比乙地干燥</p><p>读下列北纬42度地形剖面图,回答问题7~8题:</p><p>7.造成图中东西方向上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p><p>A 纬度因素 B 距海远近</p><p>C 地形因素 D 洋流因素</p><p>8.图中A区域西部所在地形区的地形突出特点是</p><p>A 以高原山地为主 B 平原为主</p><p>C 西高东低,成阶梯状 D 三山夹两盆</p><p>读下图,回答9~10题</p><p>9.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p><p>A.湖泊水 B.雨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p><p>10.这种河流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是</p><p>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p><p>读右图回答11~13题:</p><p>11.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12.关于图中河流在乙河段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p><p>A.含沙量大 B.水量不断减少</p><p>C.一年有两个汛期 D.落差大,水能丰富</p><p>13.京杭运河在M,N两处的大致流向是</p><p>A.均向北 B.均向南</p><p>C.M向北,N向南 D.M向南,N向北</p><p>读我国某区域简图,A、B表示山脉两侧的地理事物,请回答14~15题。</p><p>14.图中的山脉为</p><p>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p><p>C.祁连山 D.阴山山脉</p><p>15.城市C往南的铁路通往</p><p>A.喀什 B.昆明</p><p>C.成都 D.拉萨</p><p>读图,回答16~17题。</p><p>16.图中A、B之间的山脉是我国</p><p>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p><p>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p><p>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p><p>D.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p><p>17.影响A、B两地区粮食作物有所不同的主要原因是</p><p>A.土壤条件不同 B.海拔高度不同</p><p>C.水热条件不同 D.耕作制度不同</p><p>阅读下表完成第18题</p><p>国家特征</p><p>①渔业资源丰富,具有两种气候类型的国家</p><p>②南半球面积最大的国家</p><p>③国土面积的90%为沙漠,地跨两大洲的国家</p><p>④号称该大洲陆上十字路口的国家</p><p>18.下列国家与代号匹配正确的是</p><p>A ①----日本 B ②---巴西 C ③---哈萨克斯坦 D ④----印度</p><p>19.右图为世界某局部区域示意图,关于图中</p><p>山脉叙述不正确的是</p><p>①属于科迪勒拉山系</p><p>②是落基山脉的一部分</p><p>③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p><p>④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p><p>A.①③ B.③④</p><p>C.②④ D.①④</p><p>我国第26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于2023年10月11日10时30分从上海出发。这次科考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2023S,2023E)的常规科考外,重点进行昆仑站(2023S,2023南极冰盖最高点附近)的内陆科考。读右图,回答20~21题。</p><p>20.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p><p>A.年降雪量较大 B.地势较低</p><p>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夏季极昼时间更长</p><p>21.雪龙号出发时</p><p>A.长城站即将进入极昼时期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p><p>C.北京昼短夜长 D.澳大利亚北部草原一片枯黄景象</p><p>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22~23题</p><p>22.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p><p>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p><p>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p><p>C、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p><p>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p><p>23.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p><p>A、甲、乙B、丙、丁 C、乙、丙D、甲、丁</p><p>读下列一组世界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24~25题。</p><p>24.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p><p>A. 土壤、水源 B. 光热、降水</p><p>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p><p>25.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p><p>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p><p>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p><p>读右图,回答26~27题:</p><p>26.右图示意的四个城市中,其气候为</p><p>冬雨型的是</p><p>A ②城市B.①城市</p><p>C.④城市 D.③城市</p><p>27.甲国附近海域污染严重,其主要污染源是</p><p>A.港口工业区的废弃物</p><p>B.大陆架上的石油钻井</p><p>C. 海洋航线上的油轮</p><p>D.被污染的河水</p><p>读沿2023'纬线地形剖面图,判断28~29题。</p><p>28.图中大陆东、西两侧濒临的大洋分别是</p><p>A.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印度洋</p><p>C.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太平洋</p><p>29.图中a区域的气候类型为</p><p>A.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p><p>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p><p>右图为世界部分地区图,读图完成第30题。</p><p>30.关于图中甲、乙两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地形都以高原和山地为主</p><p>B.地处不同的火山地震带附近</p><p>C.气候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p><p>D.甲地以黑色人种为主</p><p>二、综合题(共40分)</p><p>31.(10分).读长江水系图,然后完成下列要求:</p><p>(1)长江发源于 (省区),注入 海。</p><p>(2)长江流域的水灾多发生在 地区。这些地区地势 ,水流缓慢,泥沙淤积,排水不畅,一遇暴雨,洪水难以宣泄,往往泛滥成灾;盲目开垦, 造田,使河流遭到破坏,湖泊日益缩小,排水和蓄水的能力大大减低,加重了洪涝灾害。新中国成立以来,加固了长江中游河段的荆江大堤,并修建了荆江分洪工程。如今, 防护林的营造和一系列大型 的建成,对长江中下游的洪涝灾害起到根本的防治作用。</p><p>(3)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解决一些地区和城市供水不足的问题,国家兴建了一些跨流域调水工程。正在建设中的 工程,将把长江水调往华北,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特别是 、 的缺水问题。</p><p>32.(10分)读黄河中下游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以图中山脉为界,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单元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2分)</p><p>(2)A省_________资源丰富,该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p><p>(3)A地区存在的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产生该问题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4分)</p><p>(4)由图中信息推断,B地区发展农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1分)</p><p>33.(8分)读美国地理略图,回答问题:</p><p>⑴填出图中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2分)</p><p>A___________(工业区), C_____________________河</p><p>地理高三期中试题第二学期⑵图中②所示的虚线圈内为世界以电子工业著名的__________工业区,决定这类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p><p>⑶说明①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主要特点。(2分)</p><p>。</p><p>(4)美国的工业由东北部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什么?(2分)</p><p>。</p><p>34.(6分)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p><p>材料一:2023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所有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三年的惩罚性关税。这一决定促使美国轮胎生产商将厂房转移到其他低成本的国家。</p><p>材料二:天然橡胶是轮胎制造的主要原料,世界90%的天然橡胶产于亚洲(下图),而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地集中在东亚、美国和西欧。</p><p>(1)A国是 。美国对中国进口轮胎实行惩罚性关税后,美国轮胎产商将可能把厂房转移至A国,简析A国承接转移的区位优势(从原料、劳动力、交通进行分析)。(4分)</p><p>;</p><p>;</p><p>。</p><p>(2)高温多雨是天然橡胶的主要生产条件。从地理位置简析A国具备该条件的主要原因。(2分)</p><p>; 。</p><p>35.(6分).读南美洲轮廓图和一组降水柱状图,完成下列要求。</p><p>(1)降水柱状图中能正确反映③和⑤的分别是 和 。(2分)</p><p>(2)比较分析①地与②地气候的差异。 (2分)</p><p>; 。</p><p>(3)④和⑤两地位于同一纬度但自然景观不同,试分析其成因。(2分)</p><p>; 。</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