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1:31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三章测试题(带答案)

<p>优学地理网为您提供了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三章测试题,希望对你有帮助!</p><p>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三章测试题</p><p>一、选择题</p><p>1.地球上最初的生命孕育于( )</p><p>A.平原 B.海洋 C.高原 D.盆地</p><p>2. 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属合理经营管理、用养结合的是( )</p><p>①南方红壤区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②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耕作业</p><p>③青藏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④黄淮海地区,小麦返青时,浇水施肥</p><p>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p><p>3.地球上的人类形成于()</p><p>A.古生代 B.中生代 C.第三纪 D.第四纪</p><p>4.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 )</p><p>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 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p><p>C.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 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p><p>5.自然带名称的命名依据是( )</p><p>A.地形类型名称B.气候类型名称 C.植物分布类型名称 D.土壤类型名称</p><p>6.自然带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规律最显著的地区在( )</p><p>A.中高纬度地区 B.中低纬度地区 C.高低纬度地区 D.中纬度地区</p><p>7.东北平原黑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p><p>A.地表植被覆盖率大,植物归还给土壤的有机质多</p><p>B.地形平坦,有机质不易流失</p><p>C.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长期积累起来</p><p>D.人们耕作科学,对土地的利用合理</p><p>【解析】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从地球上完全销声匿迹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p><p>8.气候研究表明,近若干年来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p><p>①太阳辐射呈愈来愈强的趋势 ②全球人口日益增多,工业和交通日趋发达,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各种机动车辆所排放的废热直接使全球气温升高 ③人类燃烧化石燃料 ④人类大量砍伐森林 ⑤各种制冷家电将热量排入大气中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③③⑤9. 下列陆地环境中,属于以热量为基础的全球尺度的分异是( )</p><p>A.青藏高原的高山植物区</p><p>B.秦岭一淮河以南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p><p>C.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p><p>D.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带,表现出从沿海往内陆方向为: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的分异</p><p>10.关于陆地环境整体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陆地环境各要素是独立存在和发展的</p><p>B.陆地环境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整体,其不同的部分是没有显著差异的</p><p>C.某个陆地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相应变化</p><p>D.各要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是相同的</p><p>11. 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p><p>A.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峰南北坡植被不同</p><p>B.珠峰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p><p>C.沿京九铁路坐火车看到从北京到九龙植被明显的变化</p><p>D.坐火车可看到从连云港到乌鲁木齐植被明显变化</p><p>12.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p><p>①土壤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p><p>②土壤的肥力是自然形成的,与人类活动无关</p><p>③肥沃的土壤,上层多为粉砂壤质地,下层多为粘壤质地</p><p>④气候条件是影响土壤类型的重要条件</p><p>A.①②B.②④C.③④ D.①④</p><p>【解析】黑土地的形成是诸多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气候条件是其最主要成因。</p><p>13.下列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方式,正确的是( )</p><p>A.在长江中、上游地区将森林开辟为耕地以增加粮食产量</p><p>B.在内蒙古高原上退耕还林,大力发展林果业</p><p>C.在河西走廊上退耕还牧,进行合理放牧</p><p>D.在山西省大力开办小煤窑,提高村民收入</p><p>14.自然带按纬度地带发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 )</p><p>A.水分差异 B.水热差异 C.地形差异 D.热量差异</p><p>二、综合题</p><p>1、下列各种自然现象各是哪种因素影响的结果,请将代表自然现象的数字序号填在其影响因素后面的括号内:</p><p>A.南半球高纬地区没有苔原带和针叶林带分布;</p><p>B.横断山区的“一山有四季”;</p><p>C.南美洲安第斯山南段西侧为森林,东侧为沙漠;</p><p>D.中纬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森林变为草原带、沙漠带;</p><p>E.河西走廊的绿洲;</p><p>F.非洲自然带呈带状分布,并且南北对称;</p><p>G.我国东部自南往北可以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五个温度带。</p><p>影响因素:①纬度地带性: ;②经度地带性: ;</p><p>③垂直地带性: ;④非地带性: 。</p><p>参考答案</p><p>一、选择题</p><p>1.B 2.A 3.D 4.B 5.C 6.D 7.C 8.C 9.B 10.C</p><p>11.D 12.C 13.C 14.D 15.A 16.C 17.A 18.C 19.A 20.A</p><p>二、综合题</p><p>1、 ① F、G ② D ③ B ④ A、C、E</p><p>2、(1)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 ; 温带季风气候 (2) 水热</p><p>3、(1)D、A、C、B (2) 水; 土地; 一个整体</p><p>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三章测试题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更多内容请关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一地理第三章测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