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第1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训练题
<p>在高中复习阶段,大家一定要多练习题,掌握考题的规律,掌握常考的知识,这样有助于提高大家的分数。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第1节,供大家参考。</p><p>第4章---第1节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p><p>课时知能训练</p><p>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p><p>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内力和外力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据此回答1~3题。</p><p>1.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内力作用的是()</p><p>A.云南路南石林的形成</p><p>B.崇明岛的形成</p><p>C.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形成</p><p>D.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p><p>2.下列有关地貌成因的叙述,错误的是()</p><p>A.黄土高原的黄土是由风力挟带的粉砂、尘土堆积而成的</p><p>B.长江三峡是地壳上升、河流侵蚀下切形成的</p><p>C.内蒙古高原西部的大片戈壁和裸岩荒漠是风力作用的产物</p><p>D.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的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蚀地貌</p><p>3.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p><p>A.地壳下沉幅度大,河流挟带的泥沙多</p><p>B.冰川侵蚀作用</p><p>C.成土过程时间过长</p><p>D.风力搬运能力强</p><p>钱币被称为国家名片,人民币则是中国的名片。在已经发行的数套人民币中,我国的一些著名的风景被荣幸地印在了它们的背面,读图完成4~5题。</p><p>4.与流水溶蚀作用密切相关的是()</p><p>A.甲图景观 B.乙图景观</p><p>C.丙图景观 D.丁图景观</p><p>5.乙图雄伟壮丽的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p><p>A.由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p><p>B.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隆起形成</p><p>C.由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隆起形成</p><p>D.由冰川侵蚀作用形成</p><p>读下图,完成6~7题。</p><p>6.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地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国家海岸地区的典型景观</p><p>A.挪威 B.新西兰C.日本 D.西班牙</p><p>7.图中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p><p>A.海浪侵蚀 B.流水侵蚀</p><p>C.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p><p>读四幅地理景观示意图,回答8~9题。</p><p>8.图示景观反映的外力作用类型中,属于同一类的是()</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9.图示景观与华北平原在形成机制上相同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10.(2023海南高考)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p><p>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p><p>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p><p>11.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p><p>A.积沙成滩固结成岩作用</p><p>B.水滴石穿侵蚀作用</p><p>C.泥沙俱下搬运和堆积作用</p><p>D.山崩地裂风化作用</p><p>阅读下列诗句,回答12~13题。</p><p>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p><p>12.诗中描写的岩石是()</p><p>A.侵入岩 B.喷出岩</p><p>C.石灰岩 D.页岩</p><p>13.按成因,该种岩石是()</p><p>A.岩浆岩 B.沉积岩</p><p>C.变质岩 D.火山岩</p><p>(2023南京调研)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4~15题。</p><p>14.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p><p>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p><p>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p><p>15.图中②表示的是()</p><p>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p><p>C.上升冷却凝固作用 D.重熔再生作用</p><p>二、综合题(共40分)</p><p>16.某大学地理系的同学,利用暑假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以下是他们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8分)</p><p>(1)学生甲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省的三亚进行的,你认为学生甲所绘制的最有可能是________图。</p><p>(2)学生乙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活动所到地区海拔最高的。据此判断,属于学生乙绘制的是________图,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p><p>(3)学生丙说道:这次我在同一个地方,冒着高达40 ℃的高温绘制了两幅图,应该数我最辛苦。你认为学生丙绘制的是________、______两图。它们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主要是由__________、 __________作用所形成的。</p><p>17.读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2分)</p><p>(1)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的是________,表示变质作用的是________。</p><p>(2)在a、b、c中,a表示的岩石名称是________,b表示的岩石名称是________。</p><p>(3)在a、b、c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的是________,由岩浆冷凝而形成的是________。</p><p>(4)简要说明地壳物质循环的过程。</p><p>答案及解析</p><p>1-3【解析】 第1题,路南石林是流水侵蚀作用的结果,崇明岛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大堡礁是珊瑚虫骨骼沉积作用形成的;以上都属外力作用的结果。第2题,沙丘和沙垄是典型的风积地貌。第3题,华北平原属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是地壳下沉幅度大,泥沙沉积多造成的。</p><p>【答案】 1.D 2.D 3.A</p><p>4-5【解析】 第4题,甲图为三峡峡谷;乙图为珠穆朗玛峰;丙图为桂林山水;丁图是黄河上的壶口瀑布;丙图桂林山水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第5题,乙图上的高山主要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下隆起形成的。</p><p>【答案】 4.C 5.C</p><p>6-7【解析】 由图分析图示为峡湾地形,结合选项判断此景观主要分布在挪威,是冰川侵蚀作用的结果。</p><p>【答案】 6.A 7.C</p><p>8-9【解析】 第8题,图示景观①是花岗岩的球状风化;②是千沟</p><p>万壑的黄土高原,流水侵蚀作用显著;③是沙丘,受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④是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角峰和冰斗。第9题,华北平原是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沙丘也是由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p><p>【答案】 8.D 9.C</p><p>10【解析】 从地形剖面图上看,该地形区的河流是地上河,应为河流的中、下游。在河流的中、下游,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沉积,长年累月,形成地上河。</p><p>【答案】 A</p><p>11【解析】 积沙成滩是沉积作用,泥沙俱下是搬运作用,山崩地裂是内力作用或外力侵蚀的结果,水滴石穿是侵蚀作用。</p><p>【答案】 B</p><p>12-13【解析】 第12题,烧石灰用的是石灰岩。第13题,按成因分,石灰岩属于沉积岩。</p><p>【答案】 12.C 13.B</p><p>14-15【解析】 第14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A表示来自地幔的岩浆,喷出地表后会形成喷出岩E,如果侵入地下,则形成侵入型岩浆岩B,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后会形成沉积岩D,沉积岩又会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第15题,据图可知,C表示变质岩,②表示各类岩石转变成变质岩的过程,为变质作用。</p><p>【答案】 14.A 15.B</p><p>16【解析】 第(1)题,海南三亚临海,为海浪侵蚀地貌,与B相符。第(2)题,C为冰川侵蚀形成的角峰、冰斗等。第(3)题,由40 ℃的高温结合图示可知应该为风力地貌区,与A、E对应。</p><p>【答案】 (1)B (2)C 冰川侵蚀作用 (3)A E 风蚀蘑菇 沙丘 风力侵蚀 风力堆积</p><p>17【解析】 根据图示分析图中数字、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岩浆岩,b.沉积岩,c.岩浆;①冷却凝固,②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③变质作用,④重熔再生。沉积岩中可能有生物遗体存在。</p><p>【答案】 (1)② ③ (2)岩浆岩 沉积岩 (3)b a</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