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第一轮基础知识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p>到学期末都要做知识点总结,小编下面为大家准备了高考地理第一轮基础知识测试题,以供参考:</p><p>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p><p>(2023杭州模拟)投资130亿元的浙江舟山跨海大桥于2023年12月25日试通车,舟山进入半岛时代,这座富裕的岛屿的生产力也将得到第二次大解放。读图,回答1~3题。</p><p>1.下列哪些不是舟山大桥设计主要考虑的因素()</p><p>A.台风B.海水腐蚀</p><p>C.冬季积雪D.地震</p><p>2.宁波舟山港近年来发展迅猛,主要得益于()</p><p>A.交通运输网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大</p><p>B.港口的自然条件优越,是深水良港和避风良港</p><p>C.上海港的辐射带动作用</p><p>D.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运输量增长迅猛</p><p>3.宁波市外环道路网的构建,对交通的影响是()</p><p>A.外环道路网与多条过境道路交会,容易产生交通拥堵现象</p><p>B.公路、铁路交会,方便旅客转乘</p><p>C.有效减少市区交通流量,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p><p>D.缩短了城市对角线方向的运输距离</p><p>解析:第1题,浙江舟山大桥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海水腐蚀性强;该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这些都是大桥设计应考虑的因素。第2题,交通运输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经济因素。宁波舟山港的陆域条件不断改善,运输网络不断完善,经济腹地不断扩展。第3题,城市环形道路网的建设,主要目的是减少市中心交通流量,缓解市中心交通压力。</p><p>答案:1.C 2.A 3.C</p><p>2023年2月3日,兰渝铁路甘肃境内渭源段崔家河特大桥基桩工程已胜利完成施工,取得了桥梁施工的阶段性胜利。该铁路计划工期6年,全长820千米,设计为国家一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图1);图2为兰渝铁路经过地区部分路段的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p><p>4.兰渝铁路主要采用桥梁和隧道的形式,是因为()</p><p>①尽可能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p><p>②尽可能减少投资、加快建设速度</p><p>③尽可能减少对耕地的占用</p><p>④受复杂地形因素的影响</p><p>A.①②④B.②③④</p><p>C.①②③D.①③④</p><p>解析:该铁路采用桥梁、隧道的形式,除受地形因素影响外,还考虑到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和耕地。</p><p>答案:D</p><p>5.兰渝铁路在经过图2所示区域时,采取了切坡工程,为防止切坡处滑坡,目前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p><p>A.植树造林B.修建梯田</p><p>C.种花植草D.砌石护坡</p><p>解析:图中切坡处坡度较陡,不宜修梯田;种植花草、树木等生物措施见效较慢,快速有效的是工程措施(砌石护坡)。</p><p>答案:D</p><p>6.关于该铁路建设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p><p>①有利于北煤南运、川气北运,实现区域间资源优化配置</p><p>②有利于沿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促进沿线经济发展</p><p>③有利于我国西北和东南地区优势互补,协调发展</p><p>④有利于优化全国铁路网布局</p><p>A.①②B.③④</p><p>C.①③D.②④</p><p>解析:甘肃目前不是我国重要煤炭产地;四川天然气资源丰富,但运输形式主要是管道运输而不是铁路运输,且川气东送才是国家的发展战略;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该铁路的建设有利于西北和西南地区形成优势互补;该铁路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全国铁路网布局,促进沿线经济发展。</p><p>答案:D</p><p>读某日北京二至五环温度示意图,回答7~8题。</p><p>7.南二环最高气温达到39℃,南二环最热的原因可能是()</p><p>①城市道路以混凝土、柏油路面为主,比热容小 ②建筑群密集 ③车流量大 ④植被覆盖率高</p><p>A.①②④B.③④</p><p>C.①②③D.②③④</p><p>8.北京的道路从二环修到六环甚至七环,立交桥的数量居世界各大城市之首,却始终绕不出修路与堵车的怪圈。要解决北京的交通拥堵问题,必须采取的措施有()</p><p>①继续大力修建环线道路 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③城市环线与放射状道路相结合 ④建设新城区和卫星城</p><p>A.①②B.①②③</p><p>C.①②④D.②③④</p><p>解析:第7题,图中市中心温度总体上高于四周地区,是典型的热岛效应,若植被覆盖率高则会降低气温,与热岛效应的原因不符合;第8题,一味的修建环线道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p><p>答案:7.C 8.D</p><p>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24分)</p><p>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交通运输建设,以下表为依据回答9~10题。</p><p>项目某国某交通设施修建说明</p><p>地理位置居内陆腹地,和外界交流渠道少</p><p>环境特征地质:多断层、地热,且岩石破碎;</p><p>地形:山区和高原;</p><p>气候:半湿润、半干旱气候;</p><p>河流:河水湍急,水量较大;</p><p>生态:各种原始状态的生物群落;</p><p>资源:有色金属,稀有金属丰富</p><p>线路长度约2023千米</p><p>投入成本约百亿美元</p><p>9.有关修建该交通线路的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p><p>A.通过物资的流通,促进该地区和外界的交流</p><p>B.可以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p><p>C.可以大力开发各种生物资源</p><p>D.减少暴雨、暴雪的发生</p><p>10.该工程的修建,可能会带来的问题有()</p><p>A.破坏生物的栖息地</p><p>B.破坏当地的地热资源</p><p>C.加剧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p><p>D.加剧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p><p>解析:第9题,交通线的修建有增强对外联系,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等作用;大力开发生物资源会破坏生态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暴雨、暴雪属于自然现象,与交通线的修建无关。第10题,气象灾害属于大气圈发生的自然现象;交通线的修建可能会破坏植被,诱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p><p>答案:9.AB 10.AD</p><p>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完成11~12题。</p><p>11.影响图示铁路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p><p>A.城镇布局B.地形起伏</p><p>C.河流流向D.矿产分布</p><p>解析:决定交通运输线的走向的最重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其次,地形也是影响其走向的重要因素。铁路不完全沿河流延伸,铁路线并没有经过图中的煤炭产地。</p><p>答案:AB</p><p>12.丁城建港的区位条件有()</p><p>A.纬度低,港口水域全年不冻</p><p>B.位于河流入海口,常年不淤</p><p>C.地形平坦,便于港口建设</p><p>D.水陆联运便利,腹地较广</p><p>解析:丁城没有显示出纬度位置,因此不一定是全年不冻。位于河流入海口处由于水流缓慢,泥沙容易淤积。该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为主,同时有铁路、公路与主要干线相连,便于水陆联运。</p><p>答案:CD</p><p>三、综合题(共36分)</p><p>13.读福建山河分布与铁路交通示意图及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p><p>材料:鹰厦铁路是福建省第一条出省铁路,正在兴建的温福线、福厦线、厦深线等高速铁路是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的组成部分,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该省铁路网。</p><p>(1)说出图中现有铁路布局主要受哪些自然因素影响,并简要分析其如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6分)</p><p>(2)简述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形成后的社会经济意义。(8分)</p><p>解析:第(1)题,比较两幅图可知,现有铁路布局大体沿河谷分布,主要是因为福建省多低山丘陵,多河流,河谷及地势相对较低、地面较平缓地区有利于铁路的建设。第(2)题,我国东南沿海铁路快速通道形成后的社会经济意义主要是完善交通运输网,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加强区际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p><p>答案:(1)地形、河流。 福建省多低山丘陵,多河流,铁路大体沿河谷,在地势相对较低、地面较平缓的地区分布。(2)完善交通运输网;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加强区际联系;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p><p>14.(2023连云港模拟)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甲城历史悠久,乙是传统港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2分)</p><p>(1)制约乙港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为新建成的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发展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4分)</p><p>(2)A和B是连接甲丁的公路选线方案。你认为哪条较合理,为什么?(6分)</p><p>(3)分析炼铝厂选址的有利条件,并说明其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12分)</p><p>解析:第(1)题,该港区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河流的泥沙淤积,航道变浅;丙为新建的港口城市,自然条件为处在港湾内部,避风浪、水深的优良港湾(另外,地势平坦也是重要的自然要素)。第(2)题,公路选线方案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选择沿线坡度小,易于施工;新修线路短,投资少,也更安全方便通行。第(3)题,炼铝厂选址要在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从该地来说,能源丰富,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等都是其有利条件。炼铝工业会产生严重的大气和水污染,主要有污染大城市水源,产生酸雨危害等。采取的措施是发展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之路;在炼铝厂附近建硫酸厂,变废为宝;在炼铝厂附近建污水处理厂,废水达标排放。</p><p>答案:(1)泥沙淤积,航道变浅 避风浪、水深的优良港湾(2)B合理。沿线坡度小,易于施工;新修线路短,投资少(或联系了乙港区)。 (3)有利条件:能源丰富;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等。 不利影响:污染大城市水源;产生酸雨危害等。 对策:发展清洁生产,走循环经济之路;在炼铝厂附近建硫酸厂,变废为宝;在炼铝厂附近建污水处理厂,废水达标排放。</p><p>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考地理第一轮基础知识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