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题下册2023
<p>高一地理试题下册2023</p><p>高一地理试题下册一、选择题</p><p>读下图,判断回答以下3题。</p><p>1.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p><p>A.季风水田农业</p><p>B.商品谷物农业</p><p>C.大牧场放牧业</p><p>D.乳畜业</p><p>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p><p>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p><p>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p><p>③劳动力丰富</p><p>④机械化水平低</p><p>A.①②</p><p>B.②③</p><p>C.③④</p><p>D.②④</p><p>3.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p><p>A.内蒙古草原</p><p>B.珠江三角洲</p><p>C.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p><p>D.东北平原</p><p>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以下3题。</p><p>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p><p>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p><p>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p><p>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p><p>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p><p>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p><p>C.以航空运输为主</p><p>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p><p>6.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p><p>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p><p>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p><p>读下面某工业园区内生产模式图。完成以下2题。</p><p>7.该工业园区合适的区位应临近()</p><p>A.消费市场 B.动力基地</p><p>C.原料产地 D.科技发达地区</p><p>8.关于图中模式的叙述,错误的是()</p><p>A.发电厂的燃料中有炼油厂的废气</p><p>B.该模式加强了资源的综合利用</p><p>C.水资源的消耗增加</p><p>D.该模式既有利可图,又减少了环境污染</p><p>读深圳和长沙两地某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单位:元),完成以下2题。</p><p>生产成本 市场平均价格</p><p>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p><p>深圳 2023年 1 5 8 4 28</p><p>2023年 1.2 6 18 6 32</p><p>长</p><p>沙 2023年 1 5 6 2 28</p><p>2023年 1.2 6 10 3 32</p><p>9.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属于 ()</p><p>A.技术导向型企业 B.劳动力导向型企业</p><p>C.原料导向型企业 D.市场导向型企业</p><p>10.该类工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的主要目的是 ()</p><p>A.接近原料产地,降低生产成本</p><p>B.接近消费市场,降低交易费用</p><p>C.接近廉价劳动力丰富的地方,降低生产成本</p><p>D.接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校,获得技术支持</p><p>11.目前我国国内人口迁移所属的模式是 ( )</p><p>A.① B.②</p><p>C.③ D.④</p><p>12.下图为我国部分铁路枢纽示意图,据图判断按①②③④顺序,铁路枢纽依次为()</p><p>A.包头、重庆、长春、株洲</p><p>B.济南、攀枝花、沈阳、昆明</p><p>C.兰州、武汉、哈尔滨、贵阳</p><p>D.郑州、南京、满洲里、怀化</p><p>二、填空题</p><p>13.读某地工业布局示意图,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该布局都是合理的,分析后完成下列问题。</p><p>(1)该地区的主导风向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风。</p><p>(2)该市工业区位除考虑风向外,还具有两个特点:</p><p>①__________________,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__________________,便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A地考虑建一大型工厂,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可建____________厂,其有利的区位条件是什么?</p><p>(4)图中C处建有一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其布局符合________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4.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p><p>材料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河南省毫不动摇地抓好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新贡献。</p><p>(1)图中表示京九铁路的字母是。</p><p>(2)简述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有利自然条件。</p><p>(3)简要说明河南省连续五年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的主要原因。</p><p>(4)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简述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应采取的措施。</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