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章选择题四
<p>你还在为高中地理学习而苦恼吗?别担心,看了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章选择题四以后你会有很大的收获:</p><p>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章选择题四</p><p>下面两幅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p><p>13.在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p><p>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分异</p><p>B.海陆位置影响,属干湿度地带分异</p><p>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分异</p><p>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p><p>解析:A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非地带性因素。</p><p>答案:D</p><p>14.在乙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p><p>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p><p>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p><p>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生长的草地</p><p>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p><p>解析:D处距海洋远,降水少,其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由于正处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成为草原。</p><p>答案:C</p><p>15.假如一座2023多米的高山,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下列哪幅图最能表示降水量与高度的关系()</p><p>A.① B.②</p><p>C.③ D.④</p><p>解析:从山脚向上,降水量先是增加后减少,一般在山腰地带降水最多。</p><p>答案:D</p><p>读图,据此回答16~17题。</p><p>16.形成M处海底地形的地质作用是()</p><p>A.海水沉积 B.海水侵蚀</p><p>C.地壳运动 D.流水侵蚀</p><p>解析:M处为海沟,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与地壳运动有关。</p><p>答案:C</p><p>17.爪哇岛的自然带是()</p><p>A.热带雨林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p><p>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p><p>解析:爪哇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p><p>答案:A</p><p>通过阅读高一地理试题:高一地理上册第三章选择题四这篇文章,小编相信大家对高中地理的学习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学习轻松愉快!</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