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p>【摘要】期中考试已经考完了,大家要在期中考试中知道自己的不足,加强学习,为期末考试做准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p><p>第Ⅰ卷</p><p>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p><p>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太阳黑子研究专家向记者表示,太阳黑子活动预计2023、2023年达到峰值。据此回答1~2题:</p><p>1.在太阳活动高峰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太阳黑子和耀斑分别出现在太阳的色 球层和日冕层上</p><p>B.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变化没有影响</p><p>C. 太阳活动发出的强烈射电会影响有线电话</p><p>D.太阳活动有可能导致指南针剧烈抖动,无法正确指示方向</p><p>2. 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p><p>A.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p><p>C.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D.地球附 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p><p>图1为某地朝南窗户二分二至日正午阳光入射图,据图完成:</p><p>3.当阳光如③所示射入窗户时( )</p><p>A.我国恰好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月份</p><p>B.北京正值昼长夜短</p><p>C.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p><p>D.北极圈出现极昼</p><p>2023年6月20至22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据此回答4~5题,</p><p>4. 会议期间太阳直射点( )</p><p>A.在北半球 B.已移动到最南端 C.正在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p><p>5. 会议期间( )</p><p>A.美国的白昼时间将越来越短 B.澳大利亚天气将越来越温暖</p><p>C.地球公转的速度接近最快 D.南非开普敦的气候温和多雨</p><p>6.岩石圈的范围是指( )</p><p>A.地壳 B.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p><p>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D.地壳和上地幔</p><p>《齐民要术》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煴:无烟的微火],据材料思考回答7~8题。</p><p>7.造成天雨新晴,北风寒彻的天气系统是( )</p><p>A.暖锋 B.准静止锋 C.冷锋 D.台风</p><p>8.放火作煴,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p><p>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致于过低;②烟气的成分主要是CO2,对地面有保温作用;③放火作煴直接把地面烤热;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图2为四种常见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 读后回答9~10题。</p><p>9.天气系统过境时,不会出现阴雨天气的曲线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10.暖锋过境后与冷锋过境后的共同天气现象是( )</p><p>A.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 C.气温骤降 D.天气转晴</p><p>从2023年起,我国的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在每年的6月7、8、9日举行。改变时间的原因主要是:7月天气炎热,暴雨以及由其引发的自然灾害且台风灾害频发,给高考的组织工作带来许多困难。据此回答11~12题。</p><p>11.下列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台风是一种强烈发展的温带气旋</p><p>B.台风中心又称台风眼,是风力最大、暴雨最强的区域</p><p>C.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p><p>D.目前人类对台风灾害还无法准确预报</p><p>12.由上述材料可知,改变高考时间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p><p>A.昼夜长短的差别 B.我国的季风气候</p><p>C.东西较大的时差 D.太阳高度角的变化</p><p>13.图3为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其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p><p>第30届夏季奥运会于2023年7月27日至8月12日在英国伦敦举行,读图4,回答14~15题:</p><p>14.英国伦敦的气候类型可能是图中的( )</p><p>A.① B.② C. ③ D.④</p><p>15 .奥运会期间,三明市的气候特征是( )</p><p>A. 高温干燥 B. 寒冷干燥 C. 高温多雨 D. 低温多雨</p><p>16.一月份,与同纬度海洋相比,大陆上的等温线( )</p><p>A.向北凸出 B.向南凸出 C.高纬凸出 D.向低纬凸出</p><p>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0.9 ℃,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据此完成17~18题。</p><p>17.该图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缓解气候变暖的有( )</p><p>①增加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②大面积植树造林</p><p>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p><p>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②③④</p><p>18.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p><p>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p><p>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p><p>D.气候变暖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p><p>19.有关世界上河流补给与径流关系,正确的叙述是( )</p><p>A.以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量夏季最大</p><p>B.世界上大多数大江大河的径流关系是单一性水源补给</p><p>C.以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季节化与降水关系最为密切</p><p>D.以地下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p><p>20.当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时( )</p><p>A.开普敦正值多雨季节 B.罗马正值多雨季节</p><p>C.长江中下游正值多雨季节 D.福建省受台风的影响大</p><p>21.有关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澳大利亚东岸气候温暖湿润,受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影响很大</p><p>B.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对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起显著作用</p><p>C.北海道渔场和秘鲁渔场均处于寒暖流交汇处</p><p>D.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温度水平差异大,引起空气强 烈上升,产生暴雨现象</p><p>读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答22~23题。</p><p>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p><p>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02320232023202320230</p><p>每万元GDP耗水量(m3)20232023202320234</p><p>22.由表分析可以看出</p><p>A.我国每万元GDP 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p><p>B.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p><p>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p><p>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p><p>23.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p><p>A.水污染严重 B.工业发达,耗水量大</p><p>C.人口众多,生活用水量大 D.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p><p>24.下列地貌中,主要由外力作用为主而形成的是( )</p><p>A.长江三角洲 B.阿尔卑斯山脉 C.东非大裂谷 D.马里亚纳海沟</p><p>25.图5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与箭头③所示的</p><p>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 )</p><p>A.① B.② C.④ D.⑤</p><p>26.关于地表形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我国西北地区的沙丘是由于风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p><p>B.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p><p>C.形成的角峰、U形谷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p><p>D.河口三角洲是由于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p><p>读图6,回答27~28题</p><p>27.C处的地质构造名称( )</p><p>A.向斜 B.背斜 C. 山岭 D.断层</p><p>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 E处岩石破碎适合修建隧道</p><p>B. B处形成谷地因为这里是向斜构造</p><p>C. C处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p><p>D. D处地势较低是因为这里容易被侵蚀</p><p>29.下列分异规律以水分为基础的是( )</p><p>A.在同一海拔高度上珠峰南北坡植被不同</p><p>B.坐火车看到从北京到香港植被明显的变化</p><p>C.珠峰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明显的更替</p><p>D.坐飞机看到从哈尔滨到乌鲁木齐植被 明显变化</p><p>30.下列地理现象能够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是( )</p><p>A.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p><p>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p><p>C.黄土高原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p><p>D.沙漠地区生长着耐旱的仙人掌而池塘水生植物根系不发达</p><p>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p><p>31.读图7(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9分)</p><p>(1)该图所示的日期约为 ,判断依据是什么?</p><p>(2)此时,地球运行在 (填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p><p>(3)弧MAN是 (填晨或昏)线。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 。</p><p>(4) 此时,A地的太阳高度是 。</p><p>(5)A、B两点的自转线速度大小关系是</p><p>(6)此日D点的昼长为 小时</p><p>(7)由A点向正北发射炮弹,落点将___________偏(东或西)。</p><p>32.读图8,甲、乙两地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p><p>(1) 据图判断乙地为 气候。该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 岸,其成因是受</p><p>气压带和 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p><p>(2)甲地位于 (南、北)半球,该地气候特征是: ___________。</p><p>(3)甲、乙两地气候资源中,水热资源配合较好的是 地。</p><p>(4)当甲地降水量最多的季节,影响我国东部的季风主要为 风(填风向),闽江径流季节变化正值 (丰水、枯水)期,此季节我国东部地区容易受到 (台风、寒潮)气象灾害的影响。</p><p>33.分析图9,回答以下各题。(11分 )</p><p>(1) 若该图表示中低纬度大洋环流,则该海区位于 (南、北)半球,②洋流对沿岸的气候影响 _ 。</p><p>(2) 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那么A、B比较, 处温度较低, 处气压较低。</p><p>(3) 若此图是城郊环流侧视图,那么A、B中哪个是郊区 ,判断理由是</p><p>__ _ _ _ _ _。</p><p>(4) 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在A气压带控制下多 天气。</p><p>(5)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A、B两处中, 处为海洋,在水循环①一④各环节中,我国的夏季风应属环节 目前人类主要能够干预的环节是 _通过 ___等措施改变其空间分布, 以解决一些地区水源的不足。</p><p>34.图10是沿海地区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 9分)</p><p>(1)图中自然带分异属于 地带性分异规律,在 (高、中、低)纬度 (高、低)山表现最为典型</p><p>(2)该地可能位于 (北、南)半球的 地区(热带、亚热带、温度)</p><p>(3)如果该山地山麓的平均气温为12度,则该山地的海拔不超过 米。</p><p>(4)简要分析同一自然带南北坡分布高度的差异及其原因?</p><p>普通高中20232023学年第一学期三明一、二中联合考试</p><p>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p><p>第Ⅰ卷(选择题 60分)</p><p>第Ⅱ卷(非选择题 40分)</p><p>31.</p><p>(1)6.22 (1分)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 (1分)</p><p>(2)远日点 (1分) (3)晨 0:00 (2分)</p><p>(4)0度 (1分) (5)A (1分)</p><p>(6)16 (1分) (7)东 (1分)</p><p>32.(11分)</p><p>(1)地中海(1分); 西(1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1分) 中纬西风带(盛行西风带) (1分) (2)南半球(1分),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分);</p><p>(3)甲(1分); (4)西北风 (1分) 枯水(1分) 寒潮(1分)</p><p>【总结】高一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大家要多做题,多总结,才能多进步。小编祝大家在优学地理网学习愉快。</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