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1:05

初二地理上册测试题(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

<p>要想学好地理就必须大量反复地做题,为此,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初二地理上册测试题(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以供大家参考!</p><p>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p><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p><p>答案</p><p>1.在世界各国中,我国陆地领土仅次于( )</p><p>A. 俄罗斯和美国 B.俄罗斯和加拿大 C.加拿大和美国 D.美国和巴西</p><p>2.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下列中的( )</p><p>A.壮族 B.珞巴族</p><p>A.壮族 B.珞巴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p><p>3.同学们都听过黔驴技穷这个故事吧,故事中的驴是哪里的?( )</p><p>A.陕西省 B.江西省 C.贵州省 D.甘肃省</p><p>4、下列不是山区常见自然灾害的是( )</p><p>A.崩塌 B.滑坡 C、沙尘暴 D、泥石流</p><p>5.下列山脉中,既位于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上,又是省级行政区大致界线的是( )</p><p>A.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太行山 D.南岭</p><p>6、我国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p><p>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不可再生</p><p>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口多,耕地少</p><p>7.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 )</p><p>A.长江 B.额尔齐斯河</p><p>C.黄河 D.塔里木河</p><p>8.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水调到( )</p><p>A.东北、华北 B.西北、华北</p><p>C.华中、华南 D.西南、东南</p><p>9.遵义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p><p>A.全年高温多雨</p><p>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p><p>C.全年高温少雨</p><p>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p><p>10.能有效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 )</p><p>A.修建水库 B.大量开采地下水</p><p>C.人工降雨 D.跨流域调水</p><p>11.上海宝山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条件是( )</p><p>A.煤、铁资源丰富 B.气候条件优越</p><p>C.农业发达 D. 便利的交通和广阔的消费市场</p><p>12.下列有关我国交通运输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p><p>A.我国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内河航运发达</p><p>B.我国东部地区地势相对平缓,有利于发展公路和铁路运输</p><p>C.我国台风、寒潮、旱涝灾害频繁,对管道运输十分不利</p><p>D.我国地域广阔,发展航空运输的优势不十分突出</p><p>13.台湾著名爱国诗人余光中先生在《乡愁》一诗中写到: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中的海峡是指( )</p><p>A.琼州海峡 B.朝鲜海峡 C.台湾海峡 D.渤海海峡</p><p>14.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的名胜古迹,</p><p>右图名胜是( )</p><p>A.避暑山庄 B.八达岭长城</p><p>C.天坛祈年殿 D.颐和园</p><p>15.与香港毗邻的经济特区是( )</p><p>A. 珠海 B.汕头</p><p>C.厦门 D.深圳</p><p>二、综合题(没空1分,共24分)</p><p>16.读沿北纬32线我国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p><p>(1)A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 ①是 高原,</p><p>(2)B代表地势第 级阶梯, ②是 盆地。</p><p>(3)③是 平原,B与C的分界线是_______ __。</p><p>17.看右图,完成下列各题。</p><p>(1)写出A、B两地的经度和纬度:</p><p>A:经度_______ _</p><p>B:纬度_______ _ _</p><p>(2)B地位于A地的__________方向。</p><p>(3)B地属于温度带中的_____带,A地位于________(东或西)半球。</p><p>18.看长江水系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写出图中数码所代表地理事物名称:</p><p>长江发源于源头① 山 ,注入东海;湖泊③ ,是我国最 大的淡水湖。</p><p>(2)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水能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 游,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②是 。</p><p>(3)图中城市A是长江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线,它是 。</p><p>(4)图中B段是长江上游最负盛名的急流峡谷 。</p><p>(5)近年来,长江洪灾频繁发生,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p><p>①中游地区围湖造田 ②中下游地势低平 ③流域内降水丰沛</p><p>④上中游砍伐森林,破坏植被 ⑤支流众多,雨季涨水集中</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p><p>19.读图,完成下列题目。</p><p>(1)该地区是我国 (南方/北方)地区。</p><p>(2)该地区有我国第二大岛,它是 。</p><p>(3)该地区与北方地区的主要分界是 山与 河。</p><p>(4)该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显著,故其主要气候类型是 和 。</p><p>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p><p>中国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p><p>在19世纪末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前,日本没有对中国拥有对钓鱼岛列岛的主权提出过异议。2023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贺首次登上钓鱼岛采集羽毛和捕捞周围海产物。他随后提出开拓钓鱼岛的请愿还被冲绳县知事拒绝。2023年后,冲绳县知事多次上书日本政府,要求将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归其管辖,日本官方都顾及中国清朝政府对这些岛屿的主权主张而没作答复。但是后来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后,通过强迫清朝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而攫取了台湾及附属各岛屿。</p><p>2023年,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p><p>上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一委员会宣布该岛附近可能蕴藏著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气后,日方立即单方面采取行动,先是由多家石油公司前往勘探,接著又将巡防船开去,擅自将岛上原有的标明这些岛屿属于中国的标记毁掉,换上了标明这些岛屿属于日本冲绳县的界碑,并给钓鱼岛列岛的8个岛屿规定了日本名字。</p><p>众所周知,日本甲午战后侵占我领海领土,在二战后将钓鱼岛及附属岛屿交还给美国,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又将钓鱼岛交给日本、但也只是给予其管辖权,主权一直在中国。日本占有钓鱼岛根本没有法理依据或历史支持,也没有国际道义支持。</p><p>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2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新闻发布会。在回答有关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提问时,吕新华说,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没有权力拿中国的领土进行任何形式的买卖,钓鱼岛上的一草一木、一块石头、一寸土地都不应交易。不管日本以什么样的形式购岛,都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p><p>20.钓鱼岛主要有哪些岛屿组成?</p><p>21.钓鱼岛附近可能蕴藏着哪些资源?</p><p>22.解决钓鱼岛问题,你有那更好的建议?</p><p>第二作业答案:</p><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p><p>答案 B A C C C D D B B D D D C C D</p><p>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24分)</p><p>16.(1)一 青藏</p><p>(2)二 四川</p><p>(3)长江中下游平原 巫山</p><p>17.(1)A:40W(西经40度) B:40N(北纬40度)</p><p>(2)东北</p><p>(3)北温 西</p><p>18. (1)唐古拉 鄱阳湖</p><p>(2)上 三峡水利工程</p><p>(3)宜昌</p><p>(4)虎跳峡</p><p>(5)C</p><p>19. (1)南方</p><p>(2)海南岛</p><p>(3)秦岭 淮</p><p>(4)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p><p>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6分)</p><p>21. 中国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岛、赤尾岛、南小岛、北小岛、大南小岛、大北小岛和飞濑岛等岛屿组成,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p><p>22. 石油和天然气</p><p>23.略(言之有理即可得分)</p><p>双向细目表</p><p>知道</p><p>(A) 认识</p><p>(B) 理解、应用</p><p>(C) 总分</p><p>中国领土面积大小。 a1=2 2</p><p>中国的民族分布于构成 a 2=2 2</p><p>乡土地理 a3=2 b 9=2 4</p><p>山区自然灾害的类型 a 4=2 2</p><p>中国地形的相关知识 a5=2</p><p>a 16=6</p><p>a 19=2 10</p><p>了解土地政策 a6=2 2</p><p>中国河流的相关知识 a7=2</p><p>a18=3 b 18=2 7</p><p>中国气候的相关知识 a 10=2 b 19=2 c18=2 6</p><p>中国交通运输 a 11=2 b 12=2 4</p><p>中国四大地区相关知识 a 8=2</p><p>a 19=2 4</p><p>中国的省区 a13=2</p><p>a14=2</p><p>a15=2 6</p><p>地球与地图 a17=3 c17=2 5</p><p>了解台湾地区 a20=2 a21=2 c 22=2 6</p><p>总计(分) 44 10 6 60</p><p>本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希望这篇初二地理上册测试题(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可以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二地理上册测试题(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