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0:32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导学案:地球和地图

<p>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优学地理网特别准备了这篇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导学案以供参考!</p><p>第一课时</p><p>【重点】</p><p>(1)会观察地球仪。</p><p>(2)准确辨认经线和纬线、纬度和经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划分。</p><p>(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p><p>【难点】</p><p>(1)会观察地球仪、使用地球仪。</p><p>(2)东西半球划分。</p><p>(3)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p><p>【课前准备】</p><p>1.学生课前准备:分小组、每小组至少准备一小地球仪、乒乓球、铁丝、胶布等。</p><p>2.教学器材:教学地球仪。</p><p>教学设计:</p><p>【教学过程】</p><p>(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火红的圆球;在十五的夜晚,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像明亮的圆盘。那么,我们居住的地球到底是什么样的?</p><p>(板书)地球的形状、大小</p><p>1.地球的形状</p><p>(展示图片)地球卫星照片</p><p>(提问)地球是什么形状?</p><p>(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看来已经是再简单不过的问题,</p><p>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图片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p><p>(学生讨论学习,小组可以相互交流一下,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天园地方 天如斗笠 麦哲伦环球航行证实球体 地球卫星照片) (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你能说出哪些反映地球形状的事例吗?</p><p>a.(可能出现的事例):站在海边,摇望远处驶来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展示教材图观测帆船) b.(事例2)发生月食偏时,地球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p><p>c.还有地球仪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p><p>(提问)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p><p>(小组同学可以充分的讨论,教师启发、解释。)</p><p>(总结)准确反映地球形状科学证明是地球卫星照片。</p><p>(讨论)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p><p>(总结)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至以生命为代价。</p><p>板书:</p><p>2.地球的大小</p><p>(承转)现代的科学技术不仅认识了地球的形状,而且精确的测量出了地球的大小。</p><p>(展示图片)地球的大小</p><p>(学生活动)让学生读出:地球的平均半球2023千米,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地球周长约4万千米。</p><p>(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2023千米,赤道半径为2023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实际上这些差别同</p><p>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我们通常用平均半径来表示地球的大小。</p><p>(板书)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p><p>(展示)地球仪</p><p>(提问)1.地球仪与地球真实的原貌有什么区别?</p><p>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p><p>(启发学生积极回答)</p><p>(讲述)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继续总结补充地球仪的特点。 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p><p>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p><p>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并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于确定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p><p>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 (板书)三、制作简易地球仪</p><p>(学生活动)引导学生参看教材提供的关于地球仪模型制作的活动进行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强调制作环节中的要领,通过制作地球仪起到巩固本节知识的作用。最后,评出制作最好的优胜组,进行表扬。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p><p>为大家推荐的<strong>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导学案</strong>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导学案:地球和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