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0:31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参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p>教案是教师对一节课的整体设想,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严谨、科学、有序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因此,编辑老师为各位老师准备了这篇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您!</p><p>教学要求</p><p>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p><p>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p><p>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p><p>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p><p>结构分析</p><p>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p><p>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p><p>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p><p>教学建议</p><p>【课时安排】</p><p>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p><p>【引入新课】</p><p>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p><p>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p><p>【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p><p>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p><p>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观图,包括图5.9中的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图5.10的东北林海雪原、图5.11的海南岛热带风光。另一类是地理图表,包括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城市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长江和黄河的流量过程线图,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p><p>3.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再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填活动1表格。</p><p>4.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进一步帮助学生发现,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总的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引申到我国南方地区夏季会出现洪涝灾害,明确灾害的形成原因,树立防灾减灾意识。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p><p>5.由气候的特点引导到对植被的分析。仍然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明确不同区域的植被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植被类型与气候条件的关系。首先分析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区别,然后继续分析区域内部植被的区别,又突出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差异明显的特征。完成活动2的有关部分。</p><p>6.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2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p><p>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一步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所以,活动1的表格中可以多设计几行让学生填写。</p><p>【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p><p>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p><p>2.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13可以看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并通过列表格的方式对比体现出来。这实际上是八年级上册有关我国农业部分的知识的再现,学生通过回忆上学期所学知识,再通过两张素描图的比较体现出来。</p><p>北方地区南方地区</p><p>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旱地为主水田为主</p><p>主要农作物小麦、大豆等水稻、油菜等</p><p>作物熟制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一年二至三熟</p><p>传统运输方式陆路运输为主,多用汽车、马车水运</p><p>传统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屋顶坡度大,墙体高</p><p>其他不同</p><p>3.组织学生探究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景观差异的原因,完成活动1:</p><p>主要形成原因</p><p>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地形、气候</p><p>主要农作物气候</p><p>作物熟制气候</p><p>传统运输方式地形</p><p>传统民居气候</p><p>其他不同</p><p>4.通过区域比较研究归纳区域特征。教材中只是分别通过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和人文地理差异说明两个区域的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归纳每个区域的特征,对于理解区域内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意义重大。完成活动1之后,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总结归纳出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尤其是突出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生动的人地关系的教育.</p><p>这篇<strong>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参考</strong>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参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