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0:30

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

<p>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您推荐的 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p><p>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p><p>【重点】</p><p>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p><p>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p><p>3.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p><p>【难点】</p><p>1.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关系。</p><p>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p><p>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p><p>【课前准备】</p><p>1.学生准备:尺子、铅笔、白纸、小地球仪、剪刀、彩笔、胶水、橡皮泥或泡沫塑料、海绵、玻璃片。</p><p>2.教学器材:大地球仪、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投影仪或计算机、等高线模型。</p><p>3.教学课件:</p><p>计算机演示①比例尺的三种表示形式、②经纬先的三种画法、③等高线的画法、④等高线的形状、⑤地形剖面图画法;</p><p>投影片演示①有指向标地图、②有经纬网地图、③地形剖面图、④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图。</p><p>【教学设计】</p><p>【教学过程】</p><p>(导入)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p><p>(板书)第三节 地图</p><p>(提问) 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p><p>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p><p>(提问) 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p><p>(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2023),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p><p>(提问) 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p><p>学生:把课桌缩小。</p><p>(提问) 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p><p>学生:缩小了10倍</p><p>(提问) 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p><p>(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p><p>(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p><p>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p><p>(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p><p>(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p><p>(提问) 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p><p>(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p><p>2)读台湾岛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台北到高雄大致有多远能</p><p>不能知道?从高雄到台北往哪边走?(小组同学可以一起做)</p><p>(提问) 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回读比例尺,还要回在地图上辨别方向。</p><p>(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p><p>(演示)日本图指导学生读图、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p><p>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p><p>标出图中X、Y、Z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p><p>图中的X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Z点在Y点的什么方向?</p><p>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p><p>X点在Y点的西南方向,Z点在Y点的东北方向</p><p>(提问)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经纬网来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p><p>(板书)1、经纬网定方向</p><p>(提问)同学们打开书,看图某地区平面图,谁发现了这张图与日本图有什么不同?</p><p>学生:这张图没有经纬网,有一个标志。</p><p>(讲解)这个标志叫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判断方向要注意:指向标指向北方。</p><p>(板书)2、指向标定方向</p><p>学生活动:1)分组讨论,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p><p>2)1、2、3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4、5、6组同学将指向标改成 ↖,分别判断:科技园区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农业试验区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学校在火车站的什么方向?火车站在科技园区的什么方向?</p><p>黑板画板图:</p><p>(讲解)有的地图既没有经纬网,也没有指向标,这样的地图怎么判断方向呢?</p><p>学生:用人们常说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p><p>(学生活动)1)分别说出B、C、D各点在A点的什么方向;</p><p>2)假如图中B、C两点的实地距离是90千米,分组讨论怎样确定该图的比例尺。</p><p>学生:B点在A点的正东方,C点在A点的正南方,D点在A点的西北方向。</p><p>知道实地距离,确定比例尺,首先在地图上用直尺量出B、C两点的图上距离,再与实地距离相比,可得出该图的比例尺:</p><p>(板书)3、一般定向法</p><p>(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地球上有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的前后左右只有一个方向?</p><p>学生: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方;当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方。</p><p>(学生活动)各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假如在野外考察或旅行迷了路,你能根据什么来确定方向?(在北半球)看哪个小组的点子多?</p><p>学生:1)可用指南针</p><p>2)白天可以利用太阳定方向</p><p>3)晴天的夜晚可以利用北极星定方向</p><p>4)利用房屋确定方向</p><p>(提问) 同学们想的点子非常多,说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许多知识,也说明了地理就在我们身边。地图可以表示出地面的各种景物,是怎样表示出来的呢?请同学们翻开书,观察一些常用图例 。</p><p>(板书)三、图例和注记</p><p>(提问) 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性。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一种特殊语言,需要熟悉一些常用的图例。</p><p>(学生活动)</p><p>1)分组讨论,怎样尽快记住一些重要的图例,相互交流记忆方法;</p><p>2)每人发三张卡片,画出三种图例;</p><p>3)小游戏:出示卡片,学生抢答。(可小组内进行或组与组间进行,比赛谁的得分高)</p><p>(课后小结)</p><p>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我们学习地理所必须的重要工具。地图有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在地图上辨别方向、量算距离、识别图例和注记是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p><p>地球表面有陆地,有海洋,有高山,有低地,这些在地图上是怎样表示出来的?请同学们预习地形图的判读。</p><p>(布置作业)利用课余时间,分小组观测校园内的主要地理事物,绘制一张校园平面图。</p><p>【板书设计】</p><p>第三节 地图</p><p>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p><p>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p><p>二、地图上的方向</p><p>1、经纬网定方向</p><p>2、指向标定方向</p><p>3、一般定向法</p><p>三、图例和注记</p><p>更多初一地理教案,请关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节地图第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