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0:29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p>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您推荐的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希望本篇文章对您学习有所帮助。</p><p>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p><p>教学过程</p><p>导入新课:我们上节了解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那么作为一个地方气候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降水了。本节我们就要了解降水和我们生活的关系、季节变化以及它的分布。</p><p>一、降水与生活</p><p>1、降水的概念</p><p>从大气中降落的水(H2O)如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此外,雾、露、霜等也属降水。</p><p>2、形式:降雨是降水主要的形式。</p><p>降雨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四种形式。</p><p>3、降水量的测量</p><p>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它的外部是一个不漏水的铁筒,里面有盛水器、漏斗和储水瓶,另外还配有与储水瓶口径成比例的量杯。有雨时,雨水通过漏斗流入量杯内。从量杯上读出的刻度数(毫米)就是降水量。降雪的测量方法大同小异,最后都是化成水来读取。P54</p><p>▲活动:P54</p><p>通过活动我们知道:降水与人民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直接影响到人民的工业、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p><p>二、降水的季节变化</p><p>1、一个地方一年内各月的降水量是有区别的,并表示出不同程度的季节变化。</p><p>2、某地降水量在一年中各月降水的多少,我们用各月降水柱状图来表示。P55两幅图为两地的降水柱状图,反映出世界各地降水的季节变化迥异:</p><p>一年内,有的地方(如A地),各月降水都很多且均匀。;而有的地方(如B地),夏季多雨而各月降水较少。</p><p>▲活动:P55</p><p>1、看北半球某地年降水量的月份分配,回答问题:(略)</p><p>2、画一幅降水量柱状图(略)</p><p>三、降水的分布</p><p>1、等降水量线图</p><p>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人们根据世界各地的气象记录,把同一时段内降水量相同的地点,在地图上用线连接起来,这叫做等降水量线。降水的分布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p><p>2、降水的分布规律</p><p>我们可以从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看出来,可归纳为三多三少具体列表如下:</p><p>地区 降水量多少 原因 影响因素</p><p>两极地区 少雨 终年气温低,气流下沉增温,不易成云降雨(雪) 纬度位置</p><p>赤道地区 多雨 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p><p>南北回归线附近 西岸少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海陆位置</p><p>东岸多雨 夏季风来自海洋</p><p>中纬度地区 沿海多雨 受海洋来的湿润气流影响大</p><p>内陆少雨 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p><p>沿海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少雨,如回归线大陆西侧。沿海受到海风吹拂的地区多雨。一般受低气压控制的地区多雨,受高气压控制的地区少雨。</p><p>3、影响降水的因素</p><p>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外,还受地形的影响。</p><p>练习</p><p>1、下列地区,年降水量较多的是(B)</p><p>A.回归线两侧的大陆西岸 B.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p><p>C.两极地区 D.温带地区的内陆地区</p><p>分析:世界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规律是三多三少即赤道地区多,两极地区少;回归线两侧的大陆东岸多,大陆西岸少;温带地区沿海地区多,内陆地区少。答案:B</p><p>2、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D)</p><p>A.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 B.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多</p><p>C.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少 D.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p><p>3、一般条件下,在中纬度大陆东部,单位体积的空气所含的水汽在 (季节)最多。B</p><p>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p><p>4.年降水量分布图的阅读</p><p>(1)等降水量线就是地图上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的各点降水量相等。</p><p>(2)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与海岸线平行,表示水汽来自海洋,受海陆位置影响大;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一致,表示降水受地形影响显著。</p><p>一、选择题</p><p>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B)</p><p>A.降水与气温的关系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p><p>C.降水与工业的关系D.降水与商业的关系</p><p>2.关于地形因素对降水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p><p>A.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多 B.迎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p><p>C.背风坡气流下沉,降水多 D.背风坡气流被抬升,降水少</p><p>3.亚欧大陆的温带地区自西向东降水变化规律是(C)</p><p>A.多少B.少多C.多少多D.少多少</p><p>更多初一地理教案,请关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