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0:25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寒假作业过关测试地理试卷

<p>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三上学期寒假作业,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p><p>考试时间:40分钟</p><p>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写在答卷纸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在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和答卷纸.</p><p>第I卷下列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B.年降水西多东少</p><p>C.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D.南北长约10千米</p><p>5、该岛自然条件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p><p>A.水稻种植业 B.大牧场放牧业</p><p>C.乳畜业 D.商品谷物农业</p><p>6、该岛最高处的海拔可能是</p><p>A、96米 B、108米 C、152米 D175米</p><p>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100米,瀑布的落差为72米。据此完成7~8题。</p><p>???????????????</p><p>7.Q的海拔可能为()</p><p>A.90米? ?????? B.230米?? ???? C.340米? ????? D.420米</p><p>.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p><p>A.260米? ????? B.310米?? ???? C.360米? ????? D.410米9、R、Q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p><p>A.800米 B.900米</p><p>C.2023米 D.2023米</p><p>10、M、N、P、Q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p><p>A.M,N B.M,P</p><p>C.M,Q D.P,Q</p><p>11、若在Q地建一小型度假村,应特别注意防治的自然灾害是</p><p>A.风沙 B.洪涝</p><p>C.滑波 D.寒潮</p><p>读海陆位置分布示意图,回答2023题。</p><p>12、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P地为()</p><p>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p><p>C.地中海气候 ???? D.温带季风气候</p><p>13、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则P地自然带是(???)</p><p>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p><p>C.亚寒带针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A.大量老人和少年儿童迁往外地B.有大量外来劳动力涌入该地就业</p><p>C.年轻夫妇多不愿生孩子D.中年人多外出打工</p><p>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p><p>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16、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p><p>A、茶叶 B、玉米</p><p>C、稻米 D、天然橡胶</p><p>17、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p><p>A、汽车制造 B、精钢锻造</p><p>C、软件开发 D、家具制造</p><p>读下图回答2023题。</p><p>18、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p><p>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p><p>19、下列对甲和丙两个地区农业发展均有限制的主要因素是(????)</p><p>①干旱; ②洪涝; ③水土流失; ④风沙危害;</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20、图中四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为(????)</p><p>①甲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乙地区要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p><p>③丙地区要注意中低产田的改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p><p>④丁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p><p>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p><p>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回答2023题。</p><p>21、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p><p>? ①下渗 ②蒸发 ③降水减少 ④灌溉等引用</p><p>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p><p>22、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p><p>A、雨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p><p>23、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地区</p><p>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p><p>读日本一月气温与降水量示意图,回答2023题。</p><p>24.一月份,日本降水集中在日本海沿岸的原因是</p><p>A.受夏季风影响显著??? B.受日本寒流影响</p><p>C.西北季风的迎风岸降水量丰富???????????? D.临近海洋,受海洋影响显著</p><p>2.影响B海域等温线弯曲的因素是()</p><p>A.太阳辐射、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洋流</p><p>C.海陆位置、洋流??????????????????????? D.太阳辐射、洋流读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一)和某山地东、西坡地质剖面图(图二),该山地年降水量为200毫米,回答26~28题。</p><p>26.图二所示山脉位于图一中的</p><p>A.A B.B C.C D.都不是</p><p>27.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广泛,而图二中甲地发育并不明显,原因是</p><p>A.该地山不够高 B.该地风沙较重</p><p>C.该地人类活动明显 D.该地气温较低,降水较少</p><p>28.甲地东部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对其说法正确的是</p><p>A.该地主要发展绿洲农业 B.应大力发展水稻种植</p><p>C.高山冰雪融水是其主要水源 D.盐碱化是该地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生态问题</p><p>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虚线为晨昏线。读图完成~题。29、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p><p>A.东北风B.东南风</p><p>C.西北风 D.西南风</p><p>图示现象可能出现在()</p><p>A.1月 B.2月</p><p>C.7月 D.8月下图中X地为滨海城市,读图回答题。</p><p>.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等温线会发生弯曲。若该图是地球公转到远日点时的状况,则X地的气候类型为()</p><p>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p><p>.若该图出现在我国科考队正赴南极考察时,X地濒临世界第一大洋,则X地此时的气候特征为()</p><p>A.高温多雨 B.温和湿润 C.低温少雨 D.炎热干燥</p><p>II卷(40分)</p><p>31、下图为我国山西省某地区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若大气降水降落在P点后形成坡面径流,请在图中画出P点的径流方向。(2分) (2)当地政府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河、b河流域采取了不同的植树造林模式(如图a,图b)。判断能够产生更大环境效益的模式并叙述其理由。(4分)</p><p>(3)从因地制宜,促进该地区经济发展来看,Q城市今后更有利于哪些产业部门的发展??(4分)</p><p>座号:</p><p>32.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中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分)</p><p>(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根据图中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上图所示为北半球的________(季节)。(2分)</p><p>(2)写出图中序号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分)</p><p>① ②___ ____,③ ④___ __,⑥_______,</p><p>(3)③处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图示季节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分)</p><p>(4)由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典型气候类型是代号________和________。(2分)</p><p>(5)比较⑤⑦两地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相同点是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是__________。(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分)</p><p>材料一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年平均风速每10年减小0.12 m/s。</p><p>材料二 下图为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1)材料二中情况应出现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时段)。(分)</p><p>(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变大或变小)。(分)</p><p>(3)试在材料二图中画出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分)34、2023年7月底在泰国南部地区因持续暴雨而引发的洪灾,至少造成366人死亡,两百万人受洪水影响,下图为东南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分析曼谷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的原因。(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p><p>2023年12月3日,寒潮暴雪灾害再次袭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降雪持续时间之长、降雪量之大、积雪之厚、气温之低,历史罕见,给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交通运输、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p><p>下图示意中国2023~2023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的变化。</p><p>(1)判断2023~2023年地表温度距平与寒潮频次之间的关系,并解释2023年寒潮频次高 的原因。(6分)(2)针对暴雪灾害,当地农业部门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4分)</p><p>这篇<strong>高三上学期寒假作业</strong>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寒假作业过关测试地理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