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0:23

2023高二年级地理寒假作业答案

<p>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年级地理寒假作业答案,还满意吗?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第1天</p><p>1-7 ACCDC CD</p><p>8.(1)印度 该图比例尺较小(2)B (3)A(4)煤、铁、锰等矿产资源丰富 钢铁 ③ ④ 优良港湾</p><p>9. (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东部季风区 (2)④ ① ③④(3)①自东向西递减,降水集中在夏季 ②自南向北递减,降水集中在夏半年(4)纬度因素、地形因素 (5)资源开发和调运等</p><p>第2天</p><p>1-14 BCBBC DCBDC CXCD (第12题无正确答案)</p><p>15.(1)B (2)海洋运输 管道运输 (3)海南:中间高,四周低;新疆:山地、盆地相间分布。判断依据:图中河流的流向(由地势高向地势低的地方流) (4)海南:依靠油气和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相关支柱产业;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建立热带高效农业;依托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 新疆:利用光照充足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依托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建成能源基地。</p><p>第3天</p><p>1-18 DCDAA ABBAB BADCC BDB</p><p>19.(1)德卢斯 铁矿 (2)芝加哥 底特律 匹兹堡 底特律(3)铁矿 (4)钢铁 资源指向 煤铁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好 开发历史悠久</p><p>第4天</p><p>1-12 CDCAC DDABB CD</p><p>13.(1)环境 废弃物 生产生活 人类社会 (2)砍伐森林;破坏草原;大量捕杀野生动物;矿产资源和水资源危机等 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碳;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形成酸雨;排放氯氟烃,破坏臭氧层;污染水体(3)在积极认识、遵循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适度、有效地改造自然,谋求人地关系的和谐统一,推动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互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p><p>14.(1)D(2))①地的环境问题是森林资源的破坏;②地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造成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林木超采,采育失调,毁林开荒,滥砍乱 伐,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造成②地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使草场破坏严重,导致土地荒漠化。</p><p>第5天</p><p>1-20 ADCBD DCBAB DDDCA DACBB</p><p>21.(1)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p><p>(2)从城市向农村转移</p><p>(3)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农村的污染控制费用相差极大,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转移到环境成本低的国家或地区,其根本原因是环境法规的地区差异</p><p>(4)共同性 加强环境保护,有效制止污染工业转移,以实现治理污染的目的</p><p>第6天</p><p>1-13 AACCB BBBAB ACCAC BA</p><p>18.:(1)传统发展模式 (2)填图略。 (上: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率低 左:燃料匮乏,粮食减产,毁林开荒 右:气候失调、水旱灾害增加,水土流失,淤积加重) (3)画图略。 (上:制定合理的区域发展政策、法规, 进行科学规划 左: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提高单产 右:恢复改善生态系统)</p><p>第7天</p><p>ACCDD DBDAD CACDB C</p><p>17.(1)太行 日月 长城 秦岭 (2)自西向东倾斜 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 (3)风力堆积 流水侵蚀</p><p>18.(1)ACD (2)夏季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 限制因素:水资源紧缺。 (3)荒漠化 水土流失 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技术措施,开展保塬、护坡、固沟 工作,实行小流域综合治理。</p><p>第8天</p><p>1-14 DAADC BABBD ACAA</p><p>15.(1)德国 (2)丰富的煤炭资源 邻近铁矿区 丰沛的水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广阔的市场 (3)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英国中部工业区</p><p>16.(1)丰富的煤炭资源 便利的水陆交通 钢铁工业 机械工业 (2)数量 规模 新兴工业 第三产业 (3)辽中南</p><p>17.(1)杜伊斯堡 埃森 多特蒙德 (2)利珀河 鲁尔河 鲁尔河 铁矿石 (3)丰富的煤炭资源 邻近铁矿区 丰沛的水源 (4)工业结构单一 调整工业布局,大力发展新兴工业 第三产业</p><p>18.B B</p><p>第9天</p><p>1-12 CBDAC CADCC BA</p><p>13.(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2)自然原因:该地区降水少,地表径流量小;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降水集中在夏季,春季易出现春旱(降水少;蒸发量大;春耕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人为原因:人口稠密,生活用水需求量大;工农业经济发达,生产用水量大;污染、浪费严重。 (3)引滦 引滦 引黄 引黄 (4)D (5)东线可借助京杭大运河,工程量较小;黄河北高南低,需要抽水调水,耗能较大;中线没有可借助水渠,工程量较大;可自流供水,无需调水,耗能应该小。</p><p>14.(1)D (2)C</p><p>第10天</p><p>1-13 DBDBC ADAD无 DAB</p><p>14.(1)实行梯级开发(1分) 流域面积大,降水丰富,落差大</p><p>(2)混合农业 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较为平坦 煤炭 北高南低</p><p>(3)森林资源的破坏 水土流失 水旱灾害频繁</p><p>(4)加强立法.为流域自然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法律保证;加强管理,实行自然资源统一开发管理,有利于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协调开发和管理;经营上采取良性运行机制。</p><p>第11天</p><p>1-13 BCDBD DDBDA ADB</p><p>14.(1)内蒙古 吉林 黑龙江 吉林 辽河 松花江 乌苏里江 哈尔滨 沈阳 (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3)略</p><p>15.(1)渭河平原与汾河谷地等平原地区建成区域性的商品粮基地及经济作物基地.黄土高原的塬面,沟谷地带由耕作业为主改为发展果树栽培以及林木生产,做到农林结合;水土流失严重区域要退耕还林还草;牧业由放牧改为圈养为主</p><p>(2)B,C</p><p>(3)我国耕地面积仅占国土面积的13.5%,工业,城市,交通建设的发展,还在一定的程度上占有现有耕地,发展种植业的条件受到一定的限制;我国北部,西北,以及青藏高原区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原,南方有面积不小的草山草坡,发展牧业的条件很好;我国面临四大海域,近海大陆架面积广,加上有众多的河流以及内陆湖泊,发展海洋及内陆河湖捕捞,水产养殖条件非常有利;近10余年来,我国牧业以及渔业产值比例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对国土资源更合理的开发利用。</p><p>第12天</p><p>1-12 DDDBC DADAB DD</p><p>13.(1)B (2)C (3)堆积 北 河流位于北半球,河水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即南支水流较多,北支水流较少 (4)市场广阔,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p><p>第13天</p><p>1-15 BCBBB CCCAC CDADC</p><p>16.:(1)山东半岛春季干旱,气温回升快,多大风天气;台南地区地处背风地带,气 温高,降水少,纬度低,光照强。 (2)杜绝污染严重的部门迁入;限制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产业迁入;加强治污配套设 施建设和管理等。 (3)市场更广阔,运输时间缩短,运输量更大,提高果农收入。</p><p>第14天</p><p>1-14 BABCA AADBD BBAC</p><p>15.:(1)西南</p><p>(2)向南(顺时针或由高纬到低纬) 向南(由高纬到低纬) 寒流</p><p>(3)注意的问题:①节约用地;②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合理分区);③改造老城区;④ 优化环境(建设生态城市)。</p><p>第15天</p><p>1-6 ADCBD BA</p><p>7.(1)(170W,60S) (170E,70S) (2)丁、乙 丙、丁(甲、乙) 丙、丁 甲、乙 (3)正东 西南 先西南后西北 小于</p><p>8-10 ABCDC</p><p>第16天</p><p>1-15 DDDDD BBBDD DCACA</p><p>16.(1)D F(2)左 右 (3)10月1日 6月22日(4)南 北</p><p>17.(1)南极点 12 22 (2)(90W,2023S) (3)弧AB 弧BC</p><p>(4)12:00 18:00 3:00 21:00 (5)D (6)D</p><p>第17天</p><p>1-12 ADBCD CBBCD BC</p><p>13.(1)略(2)6 22 夏至 夏 (3)A (4)A、C (5)B (6)D (7)B D</p><p>14.(1)略(2)6 22 极昼 0 (3)(150E,2023N) 6:00 24 (4)B E</p><p>15.(1)(180,2023N) 12月22日 (2)乙 (3)D (4)16 23 4</p><p>第18天</p><p>1-14 CCBAC DAACB CCDD</p><p>15.(1)流水 堆积(2)沙丘 干旱(3)丘陵 海拔较低,起伏和缓 向斜 岩层呈现老-新-老 向斜槽部坚实,不易被侵蚀</p><p>第19天</p><p>1-14 CBDAA BCCAC ADDA</p><p>15.(1)冬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 (2)多 A地气体上升,B地气体下沉 (3)副极地低气压带 形成极锋</p><p>16.(1)高 低 (2)地转偏向 气压梯度 风向 (3)BD94)气压梯度力 高 低 地转偏向 右 左 (6)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 摩擦 (7)斜线与等压线斜交</p><p>17.(1)蒙古高压 阿留申低压 (2)气温低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低温干燥,风力强劲</p><p>第19天</p><p>1-10 BBABD ACACB</p><p>11.(1)蒙古高压 阿留申低压 (2)气温低 副极地低气压带 (3)西北 东北 低温干燥,风力强劲</p><p>12.(1)夏(2)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副热带高压 (3)东南 西南 (4)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5)不同,E地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D地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二年级地理寒假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