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0:17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试题

<p>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一地理寒假作业,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p><p>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p><p>1.有关《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的叙述,正确的是</p><p>①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p><p>②该书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p><p>③该书提出的人口与人类住区消费与社会服务的内容,主要属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范围</p><p>④该书提出的团体与公众参与立法与实施等内容,主要属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范畴</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p><p>D.②④[来源:。。。。。]</p><p>2.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p><p>A.城市环境恶化 B.酸雨</p><p>C.温室效应增强和荒漠化 D.水土流失</p><p>3.我国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有</p><p>A.以农村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迅速蔓延 B.庞大的人口压力</p><p>C.自然资源总量少 D.自然灾害频繁</p><p>4.有关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的叙述,正确的是</p><p>①我国必须用1份世界平均财富去养活相应8倍的人口</p><p>②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着约占世界21%的人口[来源:]</p><p>③我国有高达1/3的新增产值来养活新增加的人</p><p>④我国资源利用率低,长期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p><p>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p><p>5.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p><p>A.粮食产量高 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p><p>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p><p>6.有关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农业发展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生态农业</p><p>B.生产结构单一,劳动生产率不高</p><p>C.生态环境好,但粮食产量不高</p><p>D.能源就地取材,以秸秆、柴草为主要燃料</p><p>7.下列属于清洁生产的是</p><p>①生产可在自然界分解的包装袋 ②及时清理垃圾</p><p>③加强对生产末端环境污染的处理 ④利用矿物燃烧</p><p>A. ①② B.②③ C. ①③ D.②④</p><p>8.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方案,下列叙述组合正确的是</p><p>①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p><p>②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济</p><p>③引导超前消费等措施促进生产</p><p>④保持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势头</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p><p>9.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困境是</p><p>①人口增长趋向零,老龄人口比重大,就业人口日趋不足</p><p>②农业资源日趋紧张,接近资源承载极限</p><p>③环境污染局部基本得到控制,但自然生态日趋恶化</p><p>④粮食需求迅速增加,土地后备资源不足</p><p>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10.作为中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自身做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p><p>A.参与环保活动 B.等工作后再接受环保教育</p><p>C.生与可持续发展没有关系 D.积极购买非生态标志产品</p><p>11.关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叙述正确的是</p><p>A.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是第二位的</p><p>B.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p><p>C.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p><p>D.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p><p>12.不属于留民营村建设生态农业采取的措施的是</p><p>A.调整产业结构 B.开展综合利用</p><p>C.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 D.大量施用化肥,提高土壤肥力</p><p>13.下列活动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p><p>A.珠江三角洲建立桑基鱼塘 B.加大农业投入,增加农药、化肥的使用量</p><p>C.在干旱区大力开采地下水灌溉 D.大量种植反季节蔬菜,提高农民的收入</p><p>14.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p><p>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p><p>C.降低区地下水位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p><p>15.全球环境基金组织关注的主要领域有</p><p>A.和平问题 B.难民问题 C.气候变化 D.臭氧的消耗</p><p>16.中国传统文化中肯定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的思想是</p><p>A.人定胜天 B.天定胜人 C.天人合一 D.天命主宰</p><p>17.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p><p>A.人口基数太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p><p>B.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p><p>C.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p><p>D.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p><p>18.在我国一些落后山区,要摆脱生态恶性循环的关键是</p><p>A.放慢社会经济发展速度 B.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p><p>C.修造梯田,减少水土流失 D.开展农林牧综合治理</p><p>19.为解决我国资源问题,下列做法合理的是</p><p>A.使用一次性卫生筷子 B.农村发展沼气燃料和小水电</p><p>C.大力发展化纤、混纺工业 D.发展化农业</p><p>20.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主要原因是</p><p>A.提高汽油燃烧效率 B.降低汽油成本</p><p>C.铅资源短缺 D.避免重金属污染</p><p>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p><p>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2023题。</p><p>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p><p>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p><p>B.含磷洗涤剂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p><p>C.在封闭的海湾容易发生赤潮</p><p>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p><p>22.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p><p>A.杭州湾 B.莱州湾 C.辽东湾 D.珠江口</p><p>随着人们生态价值观的改变及对自己生活环境质量的关注,绿色作为一个概念成为一</p><p>个很时尚的名词。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消费是当今的热门话题。据此回答</p><p>2023题。</p><p>23.下列对绿色消费的理解,错误的是</p><p>A.要求人们购买、使用带有绿色的物品</p><p>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品</p><p>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p><p>D.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p><p>24.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p><p>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 ②引进抗病虫害的良品种</p><p>③在面粉等食品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p><p>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止病虫等</p><p>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p><p>25.我国城市环境污染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是</p><p>A.CO2、氯氟烃、N2、酸雨 B.O2、NO2、CO2、烟尘</p><p>C.NH3、O2、NO、雾 D.CL2、O2、CO2、粉尘</p><p>26.下列不属于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的是</p><p>A.耕地人均占有量逐年下降 B.东部众多荒地未经开垦</p><p>C.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尚低 D.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逐年下降</p><p>27.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是</p><p>A.黄土高原 B.山东丘陵 C.江南丘陵 D.云贵高原</p><p>28.下列各组灾害中,可能由人为原因诱发的自然灾害是</p><p>A.滑坡、泥石流 B.水土流失、地震 C.环境污染、海啸</p><p>D.火山爆发、台风</p><p>29.促进吐鲁番盆地经济发展的对策有</p><p>①发挥火洲的气候势,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p><p>②大力发展造纸工业</p><p>③加速发展长绒棉、哈密瓜、葡萄等特色农产品以及相关的加工业</p><p>④发展以丝绸之路和干旱盆地景观为特色的旅游业</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p><p>30.沿海核电站污染近岸水域,因为它向海洋排放</p><p>A.重金属 B.热水 C.粉尘 D.废气</p><p>二、综合分析题(共40分)</p><p>1.读我国近海主要海域污染状况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中油类污染最严重的海湾是 ,原因是</p><p>。</p><p>(2)图中含溶解氧最少的海湾是 ,原因是</p><p>。</p><p>(3)2023年,首先在长江口发生了大规模的赤潮,其后向南不断扩展的原因是</p><p>。</p><p>(4)从各海湾的污染来看,我国海洋污染的主要来源是</p><p>大量排入河流。其中以 工业区最为严重。</p><p>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p><p>在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p><p>的吕梁山仅存在主峰附近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p><p>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p><p>、建筑宫室、营造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4世纪时,一次山洪爆发,竟冲下百万棵大</p><p>树。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p><p>(1)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p><p>(2)文中所叙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是</p><p>(3)渭水的流量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p><p>(4)就你所知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原因主要有</p><p>(5)治理黄土高原的主要措施有</p><p>3.下表摘自国家2023年6月环境检测中心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空气监测周报。</p><p>|城市 |污染|首要污染 |空气质量级 |城市 |污染|首要污|空气质 |</p><p>| |指数|物 |别 | |指数|染物 |量级别 |</p><p>|北京 |92 |P |Ⅱ |济南 |76 |P |Ⅱ |</p><p>|天津 |82 |P |Ⅱ |武汉[来源|83 |NO |Ⅱ |</p><p>| | | | |:][| | | |</p><p>| | | | |来源:| | | |</p><p>| | | | |] | | | |</p><p>|太原 |218 |P |Ⅳ |广州 |126 |NO | Ⅲ |</p><p>|长春 |103 |P |Ⅲ |深圳 |77 |NO |Ⅱ |</p><p>|哈尔滨|96 |P |Ⅱ |珠海 |47 | |Ⅰ |</p><p>|上海 |74 |NO |Ⅱ |汕头 |54 | |Ⅱ |</p><p>|南京 |95 |P |Ⅱ |南宁 |56 ||Ⅱ |</p><p>| | | | | | |P | |</p><p>|杭州 |67 |P |Ⅱ |成都 |87 |P |Ⅱ |</p><p>|福州 |42 | |Ⅰ |重庆 | 98 |O |Ⅱ |</p><p>|厦门 |25 | |Ⅰ |贵阳 | 69 |P |Ⅱ |</p><p>P总悬浮颗粒,NO含氮氧化物,O硫的氧化物</p><p>阅读上表,回答下列问题:</p><p>(1)最容易出现酸雨的两个城市是</p><p>,两城市酸雨的不同特点</p><p>是</p><p>。酸雨对两城市非生物环境带来的主要危害</p><p>是</p><p>。控制两城市酸雨应采取的措施分别</p><p>(2)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 ,主要原因是:</p><p>4.读下图珠江三角洲基塘生态系统,分析回答:</p><p>(1)分析图中A 表示___________, B 表示________。(填数码)</p><p>①塘泥 ② 基泥</p><p>③青饲料 ④ 有机质</p><p>(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将甘蔗、果树、________的生产与______________</p><p>___有机结合起来,按生产的对象分类,此类农业属于__________________。按投</p><p>入的生产资料或劳动来分,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基塘生产中,多种植物轮作,可以充分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基塘生产的内容应与________挂钩,才能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p><p>①气候条件 ② 交通运输 ③ 技投入 ④ 市场动向</p><p>A层次</p><p>5.读下面曲线统计图,回答:</p><p>(1)说明图中所示的人地关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预测人口、资源、环境、粮食四者今后一段时间内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图示反映了环境问题的实质是。</p><p>(4)此统计图对人地关系发展趋势的预测忽略了什么因素的影响?</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寒假作业《6.2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