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二地理寒假作业习题(含答案)
<p>精选高二地理寒假作业习题</p><p>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寒假作业习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练习。并祝各位同学在寒假中过的快乐!!!。</p><p>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材料一 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12 627万吨,比上年增产312万吨,连续八年丰收。我国粮食流通格局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逐渐由南向北、由东向中转移。</p><p>材料二 我国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p><p>(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p><p>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p><p>甲</p><p>乙 夏季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p><p>丙 旱涝灾害频繁</p><p>(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原因。</p><p>(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积极意义。</p><p>【解析】 第(1)题,主要分析比较影响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状况。第(2)题,自然原因主要有河流多、地块小、土质黏重;社会原因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发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第(3)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中粮西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减少粮食种植。</p><p>【答案】 (1)见下表</p><p>地区 优势条件 限制性因素</p><p>甲 人均耕地多 热量不足</p><p>乙 水源不足</p><p>丙 光、热、水充足</p><p>(2)自然原因:地块小、土质黏重,河网密布。社会原因: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p><p>(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p><p>14.读黄河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略图,完成下列各题。</p><p>(1)说出黄河和长江两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差异。</p><p>(2)比较两三角洲农业生产:</p><p>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p><p>粮食作物</p><p>油料作物</p><p>耕地类型</p><p>(3)我国目前的四座核电站,一座是长江三角洲的秦山,一座是江苏的田湾核电站,另两座是珠江三角洲的大亚湾和岭澳,而黄河三角洲地区并未建设,试分析其原因。</p><p>【解析】 本题考查南北方差异。第(1)题,从水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分析。第(2)题,黄河三角洲是旱地,粮食作物为小麦,油料作物主要为花生。长江三角洲是水田,粮食作物主要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第(3)题,核电站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有关。</p><p>【答案】 (1)黄河:径流量小,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部分河段有凌汛现象;长江:径流量大,含沙量小,汛期长,无结冰期。</p><p>(2)</p><p>黄河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p><p>粮食作物 小麦 水稻</p><p>油料作物 花生 油菜</p><p>耕地类型 旱地 水田</p><p>(3)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能源资源贫乏,而经济发展</p><p>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核电建设可最大限度地缓解能源紧张状况;而黄河三角洲及周围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并且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能源供应可基本得到满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