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8:41

2023年南安一中高一地理寒假作业试题

<p>2023年南安一中高一地理寒假作业试题</p><p>【摘要】高中学生在学习中或多或少有一些困惑,优学地理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2023年南安一中高一地理寒假作业试题,各位考生可以参考。</p><p>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p><p>读四国轮廓图,回答1-3题</p><p>1.四个国家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沙漠分布的国家是()</p><p>A.甲乙丙丁 B. 甲丁 C.乙丙丁 D. 甲乙丁</p><p>2.有关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p><p>C.乙国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全年干旱少雨 D.丁国地跨欧、非两洲</p><p>3.有关四个国家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甲国以黑种人和白种人为主,信仰佛教 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p><p>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 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p><p>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此回答4-5题</p><p>4.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p><p>A.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 B.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p><p>C.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p><p>5.里海东岸广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p><p>A. 终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气候干旱,蒸发强烈</p><p>B.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p><p>C.大量引用流入该湖泊的河水灌溉土地</p><p>D. 处于大高加索山脉的雨影区</p><p>下图为某国南部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①、②、③、④四图例分别代表该国除谷物种植用地以外的其它四种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据此回答6-7各题。</p><p>6.①、②、③、④代表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p><p>A.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经济作物用地</p><p>B.牧草地、林地、经济作物用地、未利用地</p><p>C.未利用地、经济作物用地、林地、牧草地</p><p>D.经济作物用地、未利用地、牧草地、林地</p><p>7.下列属于该地区盛产的主要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是()</p><p>A.小麦 可可 B.水稻 亚麻 C.玉米 甘蔗 D.小麦 黄麻</p><p>右图为马来西亚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8-9题。</p><p>8.天然橡胶树喜高温、高湿,根系浅,枝条较脆弱,易受风寒而降低产胶量,读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热带雨林气候,水热条件优越,夏半年多台风为当地天然橡胶带来充沛的雨水</p><p>B.夏季M海域海水自西北向东南流</p><p>C.N海域的洋流为日本暖流</p><p>D.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天然橡胶主要分于东部</p><p>9.P城是马来西亚的最大港口,属于首都吉隆坡的外港,下列工业部门不适宜布局在图中P城的是()</p><p>A.橡胶加工 B.煤炭化工 C.炼锡工业 D.甘蔗制糖</p><p>图甲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该河以融雪补给为主。图乙为图甲中 A 城市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10-11题。</p><p>10.该河径流量最大的季节可能是:</p><p>A.春季 B.夏季</p><p>C.秋季 D.冬季</p><p>11.对该河航运叙述正确的是:</p><p>A. 全年降水均匀,四季通航</p><p>B.粮食与木材货运方向基本一致</p><p>C.河流流速平缓,利于航运</p><p>D.支流水流湍急,不利于通航</p><p>读中国和美国部分地区略图,完成12-13题。</p><p>12.比较甲、乙两区域,叙述正确的是()</p><p>A.两地地形均以平原为主,黑土层深厚</p><p>B.寒潮是冬季影响两地的主要灾害性天气</p><p>C.温带落叶阔叶林是两地的主要植被类型</p><p>D.两地湖泊的主要成因都与冰川侵蚀有关</p><p>13.比较城市①和②,叙述正确的是()</p><p>A.两城市形成的共同区位是地形和自然资源</p><p>B.便利的水陆交通是影响两城市工业发展的共同有利因素</p><p>C.钢铁和畜产品加工是两市的传统工业部门</p><p>D.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两城市都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p><p>右图为冰岛地形图,读图回答14-15问题。</p><p>14.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地势东高西低</p><p>B. 海上交通便利,对外加工贸易发达</p><p>C. 地处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p><p>D. 火山和冰川广布,可大力发展旅游业</p><p>15.影响冰岛城市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p><p>A.地形和气候 B.气候和交通 C.地形和交通 D.交通和资源</p><p>下图是沿110E经线地区日平均气温10 ℃的积温曲线图。读图回答16-17题。</p><p>1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 ℃的积温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p><p>A.②③ B.①④</p><p>C.①③ D.②④</p><p>17.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p><p>A.热带,可可豆、水稻 B.亚热带,水稻、油菜</p><p>C.暖温带,谷子、棉花 D.中温带,小麦、甜菜</p><p>下图示意我国两区域,甲现面临常规能源枯竭,乙长期缺乏常规能源。读图完成18-19题。</p><p>18.关于甲、乙两区域铁路建设的限制性条件,表述不正确的是</p><p>A.甲地区冬季雪灾频发 B.甲地区沼泽广布,有季节性冻土分布</p><p>C.乙地区沿海地区,多平原,地形平坦 D.乙地区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p><p>19.下列关于解决两地区能源不足的措施,不合理的是</p><p>A.甲地区大力开发地热能、沼气 B.甲地区从俄罗斯输入石油,铺设输油管道</p><p>C.乙地区利用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能源 D.乙地区发展风能、潮汐能</p><p>读我国某省区农业景观图(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21问题。</p><p>20.此景观在下列哪一省区中最常见</p><p>A.河北 B.广西</p><p>C.江苏 D.黑龙江</p><p>21.该省区常见的生态破坏问题是</p><p>A. 土壤盐碱化 B. 地表塌陷 C. 水土流失 D. 湿地破坏</p><p>下表表示影响四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多少表示优势的大小),读后完成22-23题。</p><p>自然条件及</p><p>自然资源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和劳动</p><p>力资源 位置、交通</p><p>及信息</p><p>① ● ●●● ●● ●●●●</p><p>② ●●●● ● ●●● ●●</p><p>③ ●●●● ● ●● ●●●</p><p>④ ● ●●● ●●● ●●●●</p><p>22. 如果四个区域分别是我国的黑龙江、上海、四川和香港,下列排序与表中数码相符的是:</p><p>A.①黑龙江②上海③香港④四川 B.①香港②四川③黑龙江④上海</p><p>C.①上海②香港③四川④黑龙江 D.①四川②香港③上海④黑龙江</p><p>23.如果四个区域表示四个不同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p><p>A.①可能是埃及 B.②与③肯定是发达国家</p><p>C.④既可能是中国,也可能是加拿大 D.①可能是新加坡</p><p>2023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下图为2023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读图回答24-25题。</p><p>24.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p><p>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p><p>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p><p>25.这一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p><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p><p>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p><p>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p><p>D.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p><p>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p><p>26.材料一:摩洛哥是非洲经济落后,发展缓慢的国家。下图是摩洛哥地形城市分布图。(10分)</p><p>材料二:摩洛哥的阿拉伯人身材一般都很高大,男子经常穿一种袍服,头上包着一条厚厚的头巾。</p><p>袍服很宽大,既可当作大衣、外套,又可当毯子和睡衣。头巾天气炎热时可防暴晒,天气寒凉时可以御寒,起风时又可防止风沙的吹袭。女子一般穿直垂脚踝的白色裙袍,整个身体,连同脸部被层层包起,只露两只眼睛。</p><p>(1) 据图归纳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沿海地区的主要自然原因。(3分)</p><p>(2) 据材料一,分析丹吉尔免税工业园区布局的有利社会经济区位条件。(4分)</p><p>(3) 根据材料二,从摩洛哥阿拉伯人的民俗服装,说出当地气候显著特点。(3分)</p><p>27.下图为世界两大湖泊示意图,甲、乙两湖泊的湖泊面积自上世纪 60 年代以来都呈缩小趋势。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7分)</p><p>(1)分析甲、乙两湖湖水含盐量变化的趋势及自然原因。(4 分)</p><p>(2)面对乙地区湖洎面积不断缩小的状况,请提出一项具体的解决措施,并说明理由。(3 分)</p><p>28.读图甲、图乙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8分)</p><p>材料一 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无数山西人背井离乡,北上蒙古、西去宁夏,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之一走西口。</p><p>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p><p>材料三 表2示意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p><p>(1)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走西口对Q地产生的影响。(4分)</p><p>(2)读图甲,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Q地,请描述此河流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6分)</p><p>(3)据图乙、表2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宁夏Q地高的主要原因。(4分)</p><p>(4)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4分)</p><p>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p><p>材料1: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珠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p><p>材料2:</p><p>(1)图丙北部平原地区春季土壤旱情严重,试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p><p>(2)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2分)</p><p>(3)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正积极筹备风力发电场。分析两地风力资源丰富的原因。(2分)</p><p>(4)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4分)</p><p>(5)分别写出甲、乙、丙图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3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南安一中高一地理寒假作业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