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7:31

2023年高考复习冲刺:高三地理复习提纲

<p>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知识,但这还不能满足高考(微博) 的要求,因为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是基础知识和能力立意。这就要求高三地理后期复习 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对高三地理后期复习我谈几点建议:</p><p>一</p><p>强调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 强调各单元知识结构, 有了地理基本知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够运用这 些共性的原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就能够进行创造。地理课本中的文字系统、 图像系统、练习系统三者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的,成为该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一些 同学在复习课本时,只重文字,忽视图像,不看课后练习,而高考以能力立意,往往又 与图像、课后练习有关联,这样就会出现知识弱点和盲区,在不该失分的地方失分。因 此后期复习,不可忽视图像和练习部分,更应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 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复习课本时,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例如, 复习“气候”时,我们可以从气候的四大因子: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展开联想。使高、 初中地理结合起来,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尽可能拓展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 系起来。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这样,知识才能转化成能力。</p><p>二</p><p>进行专题训练,培养地理思维能力 进行专题训练,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专题复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也更 能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专题复习有多种专题划分方 法,但我本人更倾向于把地理教材内容概括为四大系统。</p><p>专题一,地球运动系统。包括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 物质的运动,地理事物时空变化。本专题内容分属于教材不同的单元,但它们之间有着 内在的联系,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地球运动能否引起大气运动、水体运动。这 就要求学生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去分析问题,从而推理出地理事物的成因和规律,也 可以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推理出成因。 让学生掌握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 规律性,让他们遇到某一事物的时候会自己分析,自己找规律,做到举一反三。</p><p>专题二,人地关系系统。包括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 在复习人口问题时, 传统型和过渡型选修新老教材有明显的矛盾, 新教材表达更为合理、 科学,因此在复习时应以新教材为准。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贯穿在教材很 多单元,我们要把它们从教材中提取出来,分析其成因、规律以及对策。</p><p>专题三,区域地理系统。它包括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有 人说区域地理是地理科试题的瓶颈,这么认为也不过分,因为区域地理是文综合考试命 题的出发点,而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本身就具有地域性。因此,学生必须有清晰的区域 位置概念,才能有极强的应变能力。在本专题的城市区域中新老教材有差异,对于城市 地域结构与功能分区中的工业区和住宅区位置,新教材采用的是城市发展的新模式,因 此采用新教材的说法更合理。 专题四,地理图表系统。包括日照图、等值线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 地理计算。图表分析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高考中考查学生分析、 判断能力的理想手段,图表的阅读分析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在高考中的表现,在专题复 习中,要求学生达到图文转换、图图转换,并能对图表综合归纳读出各种信息,找出有 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教师应设计一些变式图让学生训练, 也可以让他们自己画变式图。 近几年的文综合试卷中都把相应的地理信息分别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命题的立意在于 对图表的分析、归纳能力的考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高考复习冲刺:高三地理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