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教学模式”在地理备课环节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p align="center">“谈话教学模式”在地理备课环节中应该注意的事项</p><p align="center">---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为例</p><p>第一部分: 教学设计</p><p>●设计思路:初二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生活常识和经验,所以,对自然资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本节课,以多媒体教学为辅,通过谈话教学,师以问题引导并带动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更系统、更清楚地了解自然资源及其分类,理性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p><p>●三维教学目标</p><p>(一)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p><p>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及中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p><p>3.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p><p>(二)过程与方法:分析、综合、归纳、发散性思维方法</p><p>(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p><p>●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p><p>●教学难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p><p>●教学方法:谈话法</p><p>●教学媒体:多媒体</p><p>●课时安排:一课时</p><p>●教学过程:</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style="width:189px;"><p>主要知识点</p></td><td style="width:189px;"><p>师生活动</p></td><td style="width:189px;"><p>设计意图</p></td></tr><tr><td style="width:189px;"><p>导入新课:日常学习、生活用品均直接、间接来自自然资源。</p></td><td style="width:189px;"><p>师生通过交流,帮助学生提炼并整理生活经验。</p><p> </p></td><td style="width:189px;"><p>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p></td></tr><tr><td style="width:189px;"><p>一、自然资源与我们。</p><p>1. 自然资源与我们密切相关</p><p>2. 自然资源</p><p> </p><p>3. 自然资源分类 </p><p> </p><p> </p><p>4. 以水资源为例分析可再生资源的利用</p></td><td style="width:189px;"><p>1.多媒体出示系列图片,由学生介绍资源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的关系。</p><p>2.师整理提炼学生提出的见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以交谈的方式总结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其分类。</p><p>3.通过阅读和思考教材中的图片信息、活动、以及教师出示的补充资料,由学生总结可再生资源的特点,师适时、及时引导和补充。</p><p>4.学生各抒己见,谈自己的看法。师适时引导,提醒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办法。</p></td><td style="width:189px;"><p>1.图片的直观感受撞击学生的间接生活经验,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地理。</p><p>2.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学生会觉得学习更有意义;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p><p>3.培养学生收集、提炼、整理信息的能力;帮助学生认识多渠道多角度的地理学习方法。</p><p> </p><p>4.把思考和表达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p></td></tr><tr><td style="width:189px;"><p>二、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p><p>1.我国资源现状</p><p> </p><p>2.我国资源未来趋势及原因 </p><p>3. 为“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合理利用,节约资源,保护资源</p></td><td style="width:189px;"><p>1.师把教材中的文字叙述变成表格形式,用比较法更容易让学生明了我国资源的现状。</p><p> </p><p>2.师引导生分析教材图片资料,提炼地理信息。 </p><p>3.生生交流,师及时、适时调控、补充。</p></td><td style="width:189px;"><p>1.比较法是地理学习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把文字转变成表格,以师的榜样作用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比较法”。</p><p>2.从图片资料中提取地理信息是地理学习的一个重要手段,师通过谈话教学法培养学生这一能力。</p><p>3.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p></td></tr><tr><td style="width:189px;"><p>课堂小结:</p></td><td style="width:189px;"><p>利用多媒体,师生通过交流共同进行总结</p></td><td style="width:189px;"><p>帮助学生学会归纳知识,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系统。</p></td></tr><tr><td style="width:189px;"><p>反馈练习:1.填空题:(旨意)把具体的物质按照不同类别的自然资源填空。</p><p>2.综合题:(旨意)自然资源和人类关系、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的利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p></td><td style="width:189px;"><p>1.生做,由其他学生订正对错。</p><p> </p><p>2.生做,由老师和其他学生共同订正。</p></td><td style="width:189px;"><p>1.培养同伴互助精神,培养学生自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的能力。</p><p>2.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学会向专业技术人员求助的意识。</p></td></tr></tbody></table><p>第二部分:教学反思</p><p>本学期,地理课堂教学施行“谈话教学模式”,即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方式通过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来学习地理知识,并从中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p><p>“谈话模式”特点:师生交流,启发教学。基本教育过程:自学---师生交流(提问---思考---答疑)(针对知识难易程度,前过程20-25分钟)---练习---当堂检测(共15-20分钟)。</p><p>“谈话教学”,采取“先学后教”的方式。在把握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难解决的问题以“师生交流”的方式解决,把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师则适时、及时引导,做学生思维的引路人。</p><p>为提高课堂效率,以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旨在增加课堂学习效率。</p><p>通过一学期的实践,我觉得“谈话教学模式”应该注意以下方面:</p><p>一、建立有效的学习模块。</p><p>地理教材有些章节提供的学习材料比较零散,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尤其对学生系统性的学习带来一定障碍。因此,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整合学习资源,提供更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思维逻辑的学习模块。</p><p>以人教版八年级上次《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为例,我设计了两个学习模块:1.认识自然资源。2.我国资源现状。每个学习模块分别设计三至四个思考问题,让学生感觉任务量不大。难度系数阶梯状增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创造不同程度的学习机会,提高了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p><p>二、设计简洁、逻辑、难度系数不等、精准、高效的问题。</p><p>学生的好奇心不在知识本身,他们更关注现象,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所以,把知识问题化,把问题逻辑化,让逻辑有效,是“谈话教学模式”在备课时应该注意的第二个重要环节。因为有效的、符合逻辑的、能把学生引入正确思维轨道的问题才是有用的问题。</p><p>地理属于自然科学,注重现实,讲究逻辑,重视证据,再加上课堂中师生交流时间有限,因此,在给学生设计问题时,谈话教学应该非常注意问题的逻辑性、简洁性和精准度。</p><p>是否启迪学生进行真正的思考取决于问题的设计。只有问题设计的巧妙、精准,课堂中的交流才有意义。而在这个交流过程中,无疑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发散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p><p>当学生经过思考、分析、甚至辩论而赢得最后的胜利时,他们的喜悦是无以言表的。</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