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教学设计
<p>●教学目标</p><p>(一)知识目标</p><p>了解工业生产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工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认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人民生活的关系;掌握我国工业发达地带和主要的工业地区、工业城市分布;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p><p>(二)能力目标</p><p>能用图分析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分析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的条件;能绘制一些简单工业产品的生产联系图;能用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p><p>(三)情感态度价值观</p><p>通过学习我国工业的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p><p>●教学重点:1.我国主要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2.我国工业发展的前景。</p><p>●教学难点:1.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条件。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地区发展差异。</p><p>●教学方法:谈话法</p><p>●教具准备:多媒体</p><p>●课时安排:三课时</p><p>第一课时工业与我们</p><p>第二课时工业的空间分布</p><p>第三课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p><p>●教学过程:主要问题设计</p><p>第一课时</p><p>[讲授新课]</p><p>[导入新课]</p><p>引导学生观察图4.25:张梦的家,找出家里的工业产品。</p><p>一、工业生产过程</p><p>1. 什么是工业?</p><p>以汽车为例来分析工业的一般生产过程。引导学生读图4.24,分析以下问题。</p><p>①.汽车生产有几个阶段?(三个阶段:开采铁矿石、冶炼钢铁、生产汽车)</p><p>②.各阶段的生产原料是什么?前后生产阶段有何联系?(后一阶段所用的原料是前一阶段的产品,即前一阶段的生产是为了后一阶段的进行,生产是有计划性、针对性地生产,而非盲目生产)</p><p>③.铁矿石是来自于什么地方?(自然界)生产汽车对铁矿石进行了几次加工?(两次)</p><p>④.汽车的生产反映了工业生产过程中具有哪些特点呢?(阶段性、相互联系性和计划性)</p><p>⑤.学生练习:依照“家具厂沙发的生产联系图”做餐桌、面包的生产联系图。</p><p>2.工业部门——重工业、轻工业</p><p>阅读活动2的内容,判断以上所涉及到的工业部门,哪些为重工业,哪些为轻工业。</p><p>轻工业:家具加工、食品加工、面粉加工、食油加工。</p><p>重工业:电力工业、钢铁工业、木材加工。</p><p>二、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p><p>1.演示活动:学生阅读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这一部分内容,并让四名学生分别扮演农民、建筑师、科学家、军人说出课本上4种人所说的话。学生体会并讨论为什么说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p><p>2.我国行业部门有许多,工业还为哪些部门提供了方便呢?大家任选一部门,把你当成这一部门的一员,把工业与这一部门的联系介绍出来。</p><p>(教师总结)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农业、交通运输、商业、教育、国防、科研等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设备。我国农业、国防、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的生产水平和工业现代化的发展程度。所以工业也是国家经济自主、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p><p>[课堂小结]</p><p>●板书设计</p><p>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p><p>●练习:《十分钟掌控课堂》</p><p>第二课时</p><p>[导入新课]</p><p>出示图片“钉子和火柴”。师生交流引入</p><p>一、工业分布特点</p><p>1.读图课本图4.26“我国工业的分布”分析:</p><p>提问:①.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工业基地,哪儿稠密?哪儿稀疏?(东部稠密、西部稀疏)</p><p>②.全国重要工业城市都沿什么分布?(铁路线)</p><p>京广线上的重要工业城市有哪些?(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等)</p><p>京沪线上的工业城市有哪些?(北京、天津、济南、徐州、南京、无锡、上海等)</p><p>陇海—兰新线上重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郑州、西安、兰州、乌鲁木齐)</p><p>③.兰州、包头、西安、郑州、济南这几个工业城市除靠近铁路线外,还有什么共同点?(都靠近黄河)</p><p>④.长江沿线重要的工业城市有哪些?(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p><p>⑤.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这四个地区是我国工业中心分布最密集,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核心区,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p><p>这四大工业基地在空间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点?(沿海分布)</p><p>沿海分布工业分布有什么好处?(便于利用廉价的海上运输,运输原料和产品)</p><p>我国在沿海地区还设立了五个经济特区,是哪5个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p><p>14个沿海开放城市是?(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p><p>(引导归纳)通过以上读图,分析影响我国工业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交通)</p><p>交通的影响使我国工业分布呈现出什么趋势?(沿河、沿海、沿交通线)</p><p>提问:山西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为什么?(山西的煤炭资源丰富,号称“煤海”)攀枝花被称为我国“钢城”,为什么?(攀枝化铁矿资源丰富)</p><p>(补充资料)山西是我国最大的煤炭基地,其煤炭产量、调出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首位。本省的煤矿星罗棋布,遍布全省。大型煤炭企业有大同、阳泉、太原西山、潞安、晋城等矿务局和平朔露天煤矿。目前,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仍占70%左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国家仍迫切需求山西生产和调出更多的煤炭。</p><p>二、合理分布工业</p><p>1.辽中南工业区:资源配置好</p><p>(提问导读)读图4.27“辽中南地区工业分布图”,依次导读“辽中南是怎样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工业基地”,从而让学生学会分析影响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各种因素与工业分布的关系。</p><p>①.辽中南地区的主要资源有哪些?(煤、石油、铁矿石、有色金属等)</p><p>②.该区主要工业城市有哪些?(大连、鞍山、本溪、抚顺、沈阳、锦州等)</p><p>③.大连、鞍山、本溪、抚顺、沈阳的主要工业部门有哪些?(沈阳的机械,抚顺的石化,鞍山、本溪的钢铁,大连的造船、化学工业)</p><p>这些工业按工业产品看,应该属于重工业还是轻工业?(重工业)从全区看,该区的工业部门以重工业为主,还是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主)</p><p>④(学生讨论)辽中南工业区资源条件对工业分布的影响。</p><p>2.沪宁杭工业区:综合型工业,交通便利,市场广阔</p><p>读图4.28“沪宁杭地区工业分布图”,逐步引导分析。</p><p>①上海有哪些主要工业?与辽中南地区的工业相比有什么不同?</p><p>(上海的工业主要有:钢铁、机械、化学、纺织、电子、有色金属等工业。轻、重工业都很发达,而辽中南地则以重工业为主。)</p><p>②上海宝钢闻名全国,与鞍山一样,宝山同样是我国一个大型钢铁基地,上海附近有没有发展钢铁工业所必需的铁、煤等资源?(没有)</p><p>(补充资料)宝鞍的煤炭主要来自内地的山西和安徽淮南地区,铁矿石主要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进口。</p><p>③上海运输煤铁主要利用什么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和海上运输)</p><p>上海不惜代价,远距离引进资源发展钢铁工业,为什么?会不会得不偿失呢?请结合本区其他工业城市,从市场的角度分析。</p><p>(本区工业城市密集,重工业占有相当比例,特别是机械工业发达,对钢铁需求量大,钢铁市场广阔)</p><p>④由以上分析可看出上海资源配置不好,但却充分发挥了该地的什么优势呢?</p><p>(交通运输便利,廉价,市场需求量大)</p><p>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p><p>[课堂小结]</p><p>●板书设计</p><p>工业的空间分布</p><p>一、分布趋势</p><p>1.沿河、沿江、沿海</p><p>2.沿海地区——工业最发达:4基5特14开放</p><p>二、合理分布工业</p><p>1.辽中南地区——资源配置好,交通便利,重工业为主</p><p>2.沪宁杭地区(上海宝钢)——资源匮乏,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综合型工业</p><p>3.大力发展乡镇企业</p><p>练习:《地理填充图册》</p><p>第三课时</p><p>[导入新课]</p><p>同学们,北京中关村人现在爱讲两句话,一句叫“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21世纪看中关村”;一句叫“再过十年二十年,高新技术产业将是东有美国硅谷,西有中国中关村”。话语中透着中关村人的自信。那么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呢?</p><p>[讲授新课]</p><p>一、高新技术产业</p><p>1.师生交流,共同总结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念:</p><p>出示图片资料:航天飞机、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卫星,使用克隆技术克隆植物等。让学生结合这些图片资料讨论这些产品在生产要求上与一般产品(如服装、家具等)有什么不同?说说你心目中的高新技术产业该如何定义?</p><p>2.师生通过交流,总结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科技人员比例高;销售收入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费用比例大;产品更新换代快。</p><p>①同一品牌的手机、电脑在半年前、一年前、二年前流行款式是否相同?同一款式的手机、电脑价格有无变动?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问题?(提前让学生调查手机、电脑款式、价格的变动情况及原因)</p><p>②(观看录像)先在图4.29“北京高新技术园区图”上,落实中关村的位置和企业的分布情况,再放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录像。</p><p>二、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p><p>1.发展:</p><p>多媒体出示资料,师生交流:</p><p>2023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个试验区是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到2023年,试验区内的新技术企业已达到900多家,专职从业人员2万多,已有2023多项新技术、新产品被开发应用,累计实现技工贸总收入56亿多元。</p><p>目前全国的高科技工业又更上一层楼。据报道,我国正在武汉、广州等地积极建设我国的“光谷”,其传递速度、信息容量等内容远比“硅谷”先进的多。</p><p>结合资料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起步晚,发展迅猛,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正在形成)</p><p>2.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p><p>(读图分析)课本图4.31“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分析讨论以下问题。</p><p>①哪些省区没有形成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青海、西藏)</p><p>②找出图中为省级行政中心的城市</p><p>(省会不仅是一省市区的省级行政中心,而且也是本省区最大的城市,从而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般都依附于大城市)</p><p>③大部分省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个数为几个?(1个或2个)</p><p>高新技术开发区相对集中的区域在哪儿?(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p><p>这说明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什么特点?(大分散、小集中)</p><p>3.地区差异</p><p>师生交流:学生介绍自己通过报纸、电视、杂志或网络等收集的沿海、沿边、内地城市所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讨论分析沿海、沿边、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结构侧重有何不同?为什么?</p><p>沿海、沿边、内地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差别及原因。</p><p>①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经济发达,高层次知识性人才集聚,形成了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p><p>②沿边地区利用其地理优势,依靠国家的开发政策,发展了以组装、加工为主的贸易导向型产业。</p><p>③内地地区依靠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机械制造、电子、航空航天等工业为主的与国防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p><p>[课堂小结]</p><p>●板书设计</p><p>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p><p>一、高新技术产业涵义及特点</p><p>1.涵义:科学技术为基础</p><p>电子和信息为龙头</p><p>产品科技含量高</p><p>2.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p><p>研究开发费用高</p><p>产品更新换代快</p><p>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与分布</p><p>1.发展:起步晚,发展迅猛</p><p>2.分布:依附于大城市,大分散小集中。</p><p>3.地区差异:沿海——科技园区型</p><p>沿边——贸易导向型</p><p>内陆——国防军工</p><p>练习:《十分钟掌控课堂》</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