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6:32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

<p>一、教材分析</p><p>新课程标准要求“联系城市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p><p>《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主要展现的是不同规模的城市所服务的范围及所提供的服务项目是不同的。教材从城市等级的划分到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服务种类、范围大小的差异,再到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晰。</p><p>本节教材编写中“阅读”、“读图思考”、“活动”、“案例”四个栏目,更充分地体现了课本知识要联系社会实际,以提高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从另外一个角度给教师另一个暗示,可以更多地参照学生生活经验,选取合适的材料或者案例进行分析,同样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p><p>二、学情分析</p><p>高一学生能够理解城市的大小之分、级别的差异,也有能力独立思考和合作讨论分析图表数据所表达的现象,但未系统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现有认知,更多地引导和鼓励他们预习、阅读和小组合作讨论,找出城市等级的标准,发现城市服务功能的不同,得出与此城市等级变化相关的因素。</p><p>三、教学目标</p><p>知识与技能:</p><p>1.了解我国城市的等级划分标准。</p><p>2.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差异。</p><p>3.理解城市等级提升和服务范围扩大的条件。</p><p>4.理解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嵌套和中心地理论。</p><p>过程与方法:1.在简单调查的基础上,小组合作讨论;2.案例分析法;3.读图分析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进一步理解中心地理论。</p><p>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1.运用不同等级城市服务功能不同的理论指导我国城市建设。</p><p>2.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加强理论和实际的联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p><p>四、教学重难点</p><p>重点:不同等级城市划分的依据和标准;不同等级城市服务的种类和范围的不同;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p><p>难点: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嵌套和中心地理论。</p><p>五、教学用具</p><p>多媒体课件。</p><p>六、教学过程</p><p>v 情景导入</p><p>配以轻音乐,展示经过编辑的图片视频:</p><p>1.深圳景观图:深圳火车站,深圳航拍景观等。</p><p>2.重庆景观图:朝天门码头、解放碑、重庆夜景等。</p><p>3.万州景观图:万州俯视景观、西山钟楼等。</p><p>4.开县景观图:汉丰湖全貌、繁华的开县商都等。</p><p>5.陈家景观图:全貌景观、陈家中学校门图片等。</p><p>师:这些图片对于我们的同学而言,一定很熟悉。依次认识他们分别是哪些城市和集镇吧。(答:深圳、重庆、万州、开县、陈家)</p><p>我们同学见多识广,请大家一起告诉我,在你的认识里,这几个地方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怎样的?</p><p>引入本课──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p><p>v 自主学习</p><p>结合课前预习内容及导学案相关内容,学生自主学习城市的不同等级划分的依据和和标准。再让学生以自愿的方式到讲台前,给同学展示自己所得出的结论。</p><p>划分依据:城市人口规模。</p><p>划分标准: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大城市──—50-100万人口;中等城市──-20万-50万人口;小城市──—20万人口以下。城镇────10万人以下2023人以上。(可补充)</p><p>教师在学生回答结束后,展示前面引入新课时五个地方的城市人口数量,并让学生来看身边的城市究竟是什么级别,并补充:</p><p>国际上对等级的划分不相同,通常情况下超过2023万人定义为“超级大城市”,如纽约、东京、墨西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p><p>设计意图:这些均是书本上可直接找出的知识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全可以掌握。再让学生自己展示成果,对于展示的学生而言,是一种强化;对其他同学而言,也是一种很好的巩固。</p><p>v 小组合作讨论</p><p>(1)城市主要的产业有哪些?(第二、三产业)</p><p>(2)城市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p><p>(3)城市的服务范围是哪些区域?固定吗?</p><p>(城市本身及附近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不固定)</p><p>教师根据学生所展示的结果,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完善。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一个简短的介绍。</p><p>v 小组合作探究</p><p>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师在课前预习时告知学生,提前调查自己或家里人下列几组不同服务的地点选择情况。</p><p>1.购买纸、笔、米、面等日常消费品,看头痛、感冒等常见病,上小学等。</p><p>2.购买彩电、冰箱等生活用品,看一些大病或者上重点高中等。</p><p>3.购买时装等高档商品,看疑难杂症,上大学或者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等。</p><p>把结果填在下面的表格中,并说出理由。</p><table align="center"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名称</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陈家</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开县</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重庆</p></td></tr><tr><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距离</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0km</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30km</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330km</p></td></tr><tr><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人口规模</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3.6万</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20万</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2023万</p></td></tr><tr><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前往该地的频率</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 </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 </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 </p></td></tr><tr><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寻求的服务</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 </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 </p></td><td style="width:142px;"><p align="left"> </p></td></tr></tbody></table><p>教师引导学生在表格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城市等级越高,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质量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目越少;彼此距离越远。</p><p>设计意图:学生对于活动特别地喜欢。他们能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的地理,既是对知识的学习,也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更加留心与地理相关的信息,进而在教学效果上有所体现。</p><p>v 独立思考</p><p>1.城市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城市等级的提升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p><p>学生阅读案例2,回答:上海城市规模能够成为全国第一的原因是什么?</p><p>2.PPT展示石家庄、大庆、郴州等城市的历史照片和现在的布局,请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什么样的原因让这些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p><p>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然后再对内容进行补充完善。</p><p>(城市能够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或达到一定等级,与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密切相关。同时再提供一些位于资源丰富地区或交通枢纽上的城市图片,进一步加深理解,并且说明,资源、交通等条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不是决定因素,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能提升其等级。)</p><p>城市的服务种类、服务范围和城市的等级是相对应的。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构成了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p><p>学生快速阅读教材,分析图2.12德国南部及其周围的城市体系,回答:</p><p>1.图中城市共有几个等级?</p><p>2.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与城市级别有什么关系?</p><p>3.不同等级城市的分布与城市级别有什么关系?</p><p>4.试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关系。</p><p>5.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p><p>6.城市的服务范围怎样确定?</p><p>设计意图:强调独立思考能力,是专门针对自小组合作探究以来,部分学生对小组、对同伴有强烈的依赖思想,甚至是惰性思想。通过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首先是自己思考,实在无法解决才寻求帮助。这两个题目难度不大,高一学生通过思考是完全能够回答的。</p><p>v 小组合作探究</p><p>(一)图2.14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条件:①环境几乎一样的平原地区,人口分布均匀;②区域的运输条件一致,影响运输的唯一因素是距离。</p><p>图2.14表明了城市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过程。</p><p>1.在图a中,城市的服务范围为圆形,它是怎样演变成图c中的六边形的呢?</p><p>2.我们回到图a,为什么其服务范围是圆形呢?</p><p>3.而且为什么圆与圆之间还保留一定的距离呢?</p><p>教师补充: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A.L.sch)分别于2023年和2023年提出的, 被认为是20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是研究城市群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之一。尽管这只是一种理论模式,现实中的城市等级体系虽然不会呈现这样一种理想的结构,但是六边形的嵌套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成功地运用这种理论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p><p>(二)引导学生阅读30页案例3“荷兰圩田居民点的设置”,思考下列问题。</p><p>1.荷兰人在圩田上将居民点设置为几个等级?</p><p>2.A、B、C三级居民点人口规模分别怎样?各自有怎样的服务功能?</p><p>3.荷兰圩田居民点设置的成功从哪里体现出来?</p><p>设计思想:本节课内容中理解中心地理论是一个难点,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一些原理,尤其是学生掌握有困难的部分,要详细讲解。</p><p>v 课后活动</p><p>黄奇帆市长在视察开县时提出,开县县城要建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的规模,开城高速5年内开工建设,打通万州周家坝至开县浦里河片区的隧道。特别是打通万州周家坝至开县浦里河片区的隧道更是开县发展的巨大机遇,是拉开开县县域新格局的关键战役。要加快工作步骤,力争用3年的时间完成征地拆迁、打通隧道,建设好饮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p><p>作为开县人,请你分析一下:</p><p>1.未来开县县城是什么样的等级?</p><p>2.开县城市等级提升的条件有哪些?</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