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6:31

必修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

<p>一、教学内容分析</p><p>《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难点。同时本节内容又是重要的基础性部分,为人文地理的学习做好铺垫。</p><p>二、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p><p>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城市形态、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其中,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是重点,而要理解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必须了解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的基本知识。考虑到本章讨论的是城市与城市化的问题,因此,作为基础知识,也为了温故知新,本节教材把与自然地理关系较为密切的“城市形态”放在本节的第一部分。三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使学生对城市的有关理论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p><p>三、学生情况分析</p><p>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不少关于城市的知识,日常接触的媒体中或日常生活或旅游等活动过程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城市感性认识。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引导学生在大量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对城市进行理性的思考,进而理解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关系观。</p><p>四、教学目标</p><p>1.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p><p>2.了解城市重要功能区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的特点和区位</p><p>3.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原因</p><p>五、教学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p><p>1.城市的几个重要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特征和区位;</p><p>2.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原因</p><p>教学难点: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原因</p><p>六、教学准备</p><p>比较分析法、图示法、讲述法、列表对比</p><p>七、教学过程</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style="width:55px;"><p align="center"><strong>教学环节</strong></p></td><td style="width:243px;"><p align="center"><strong>教学过程</strong></p></td><td style="width:163px;"><p align="center"><strong>学生活动</strong></p></td><td style="width:98px;"><p align="center"><strong>设计意图</strong></p></td></tr><tr><td style="width:55px;height:123px;"><p>导入</p></td><td style="width:243px;height:123px;"><p>给出大脑功能区分布图,以此启发学生理解功能区的概念,说明功能区的分布不是随意的而是有规律的,从而让学生理解空间结构的概念即功能区有规律的组合。</p></td><td style="width:163px;height:123px;"><p>读大脑功能区分布图,理解功能区及空间结构的概念</p></td><td style="width:98px;height:123px;"><p>为教学目标1打下基础</p></td></tr><tr><td style="width:55px;height:123px;"><p>过渡</p></td><td style="width:243px;height:123px;"><p>提问:参照大脑功能区的含义,联系日常生活,北京是否有功能区?你能说出几个?</p></td><td style="width:163px;height:123px;"><p>联系日常生活,说出北京的几个功能区</p></td><td style="width:98px;height:123px;"><p>知识联系生活,使学生对功能区的认识更加深刻</p></td></tr><tr><td style="width:55px;height:123px;"><p>二、介绍城市功能区</p></td><td style="width:243px;height:123px;"><p>在学生说出或由教师启发得出的功能区中,重点介绍CBD、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介绍以小活动“我说你猜”的形式进行。</p><p>小活动:我说你猜</p><p>由教师描述某个功能区的特点,让学生判断教师描述的是哪个功能区。</p><p>    学生判断正确后,以北京为例以图片的形式介绍该功能区的特征和区位</p></td><td style="width:163px;height:123px;"><p>参与小活动“我说你猜”,由老师描述的某个功能区的特征,判断这是哪个功能区。</p></td><td style="width:98px;height:123px;"><p>落实教学目标2</p><p> </p><p>通过小活动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对重要城市功能区的特征记忆更加深刻</p></td></tr><tr><td style="width:55px;height:123px;"><p>过渡</p><p> </p></td><td style="width:243px;height:123px;"><p>提问:大脑功能区的排列和分布是有一定规律的,那么城市功能区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呢?又有哪些影响因素呢?</p></td><td style="width:163px;height:123px;"><p>以大脑功能区为基础进行知识迁移,意识到城市的功能区的组合分布也是有规律的。</p></td><td style="width:98px;height:123px;"><p>由教学目标2过渡到教学目标3</p></td></tr><tr><td style="width:55px;height:123px;"><p>三、介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经济原因</p></td><td style="width:243px;height:123px;"><p>小活动:模拟土地拍卖</p><p>给出位于城市中心、城市外缘的三个地块,让学生判断修建大型商场、住宅小区和工业园区各需哪个地块。</p><p>;通过学生发言和讨论,让学生了解各项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与距城市中心远近的关系,并与学生一起画图进行巩固。</p></td><td style="width:163px;height:123px;"><p>参与活动:模拟土地拍卖。以开发商的身份评估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的理想区位。在讨论中理解各项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与距城市中心远近的关系。</p></td><td style="width:98px;height:123px;"><p>落实教学难点</p></td></tr><tr><td style="width:55px;height:44px;"><p>四、其他原因</p></td><td style="width:243px;height:44px;"><p>以北京为例,介绍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和行政原因</p></td><td style="width:163px;height:44px;"><p>结合在北京生活的体验,理解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历史、社会和行政原因</p></td><td style="width:98px;height:44px;"><p>落实教学目标3</p></td></tr><tr><td style="width:55px;height:123px;"><p>五、小结</p></td><td style="width:243px;height:123px;"><p>知识迁移:大脑功能区是各功能区有规律的组合;那么城市也有功能区,且功能区的分布也有规律,因此城市的空间结构就是城市功能区有规律的组合。</p><p> </p></td><td style="width:163px;height:123px;"><p>由大脑功能区进行知识迁移,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p></td><td style="width:98px;height:123px;"><p>落实教学目标1</p><p>使学生形成整节课的知识体系</p></td></tr></tbody></table><p align="left"><strong>板书设计</strong>:</p><p align="center"><strong></strong></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必修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