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5:38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

<p>大家都在为即将到来的中考奋斗吧,地理网小编在这里为你们加油哦,小编只能帮大家整理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让大家好好复习一下,以下就是全文阅读,欢迎大家跟小编一起学习。</p><p>第二章:中国的人口与民族</p><p>●主要知识点</p><p>1、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占世界的比重。</p><p>2、我国的人口线与我国的人口分布。</p><p>3、我国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政策。</p><p>4、华侨与外籍华人的概念,“侨乡”。</p><p>5、我国的人口政策。</p><p>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与分布特点。</p><p>7、我国的民族政策与风俗习惯。</p><p>●识图</p><p>1、我国人口分布图</p><p>2、我国民族分布图</p><p>第三章:中国的地形</p><p>●主要知识点</p><p>1、中国地势的主要特点,三个阶梯的界线及主要地形单元。</p><p>2、地势对我国交通、水力等影响。</p><p>3、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各类地形的比重。</p><p>4、我国的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我国的第一高峰。</p><p>5、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的典型特征。</p><p>6、我国三大平原的特征和主要丘陵。</p><p>7、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主要地震带。</p><p>8、我国火山的分布。</p><p>●识图</p><p>1、我国地势阶状分布示意图</p><p>2、我国主要山脉、高原、盆地、平原分布示意图。</p><p>第四章:中国的天气和气候</p><p>●主要知识点</p><p>1、怎样根据卫星云图上的颜色来判断各地的天气。</p><p>2、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说明形成原因,00等温线所经过的地区。</p><p>3、我国五个温度带的分布与耕作制度。</p><p>4、我国降水的分布规律,冬夏季风与降水,我国降水的年、季变化。</p><p>5、我国四个干湿地区的分布。</p><p>6、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p><p>7、我国的三个主要灾害性天气及其危害。</p><p>●识图</p><p>1、我国温度带与干湿地区分布图</p><p>2、锋面雨与地形雨的形成图。</p><p>一、世界陆地地形类型:</p><p>类型 主要特征 典型地区</p><p>山地 起伏大,坡度陡峻,山高谷深;海拔高,一般超过500米。 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p><p>最高峰-珠穆郎玛峰</p><p>最高山脉-喜马拉雅山脉</p><p>高长山系-科迪勒拉山系</p><p>丘陵 起伏和缓,相对高度一般小于200米。</p><p>高原 中间海拔高,起伏小,边缘陡峭。 最大高原-巴西高原</p><p>最高高原-青藏高原</p><p>平原 地势低平,海拔小于200米。 最大平原-亚马孙平原</p><p>盆地 四周高山高原环绕,中间低平。 最大盆地-刚果盆地</p><p>二、等高线与地形的关系</p><p>地形部位 特征 图示</p><p>坡度陡缓 陡坡-等高线密集</p><p>缓坡-等高线稀疏</p><p>山顶 中间高,四周低</p><p>鞍部 两个山顶之间较低的部位</p><p>陡崖 几条等高线相交的地方</p><p>山谷 等高线由地势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弯曲</p><p>山脊 等高线由地势高的地方向低的地方弯曲</p><p>三、海底地形</p><p>四、板块构造</p><p>1. 六大板块名称、分布:</p><p>2. 活动规律:板块内部稳定,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p><p>3. 主要地理现象及原因:</p><p>主要地理现象 形成原因</p><p>红海面积扩大 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p><p>地中海面积缩小 位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p><p>台湾和日本多地震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挤压处,地壳活动</p><p>喜马拉雅山脉 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p><p>安第斯山脉 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相撞挤压隆起处</p><p>五、世界人口增长与分布</p><p>1.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p><p>2.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中低纬度,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临海地带,人口特别密集。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p><p>3.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都会对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带来影响。所以人口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p><p>六、世界的人种</p><p>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划分的。</p><p>三大人种 主要分布地区</p><p>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p><p>白色人种 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p><p>黑色人种 非洲的中部和南部。</p><p>七、世界的语言</p><p>六大语言 使用范围</p><p>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超过12亿,中国汉族和少数民族及华人华侨。</p><p>英语 流传最广的语言,母语国家有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官方语言有:印度、菲律宾等。</p><p>法语 法国、比利时、瑞士、加拿大和非洲的一些国家。</p><p>俄语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p><p>西班牙语 西班牙和拉丁美洲。</p><p>阿拉伯语 西亚和北非。</p><p>八、世界的宗教</p><p>三大宗教 教徒 时间 诞生地 活动场所 主要分布地区 经典</p><p>基督教 10亿 公元1世纪 巴勒</p><p>斯坦 教堂 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 圣经</p><p>伊斯兰教 7亿 公元7世纪 沙特 清真寺 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和东部、中国西北部 古兰经</p><p>佛教 2亿 公元前6世纪 印度 庙宇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 金刚经</p><p>九、世界气温分布规律</p><p>1. 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北半球向北降低.南半球向南降低)。</p><p>2. 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一月份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七月份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p><p>3. 同一纬度,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p><p>4.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高度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p><p>世界炎热中心在撒哈拉沙漠,世界寒冷中心在南极洲;我国夏季寒冷中心在青藏高原。</p><p>十、世界降水分布规律</p><p>1. 降水的形成条件:(1)足够的水汽量;(2)气温下降和凝结核.</p><p>2. 降水的主要类型:</p><p>类型 成因 特点 典型例子 图示</p><p>对流雨 地面</p><p>受热 暴雨雷电交加,多出现在午后2-4时.(俗称雷阵雨) 赤道地区</p><p>我国的夏季</p><p>锋面雨 冷暖空</p><p>气相遇 降水历时长,范围广,过境时,天气状况变化大.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p><p>地形雨 地形</p><p>阻挡 迎风坡多雨 印度乞拉朋齐</p><p>我国台湾火烧寮</p><p>3. 降水分布规律</p><p>(1) 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p><p>(2)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p><p>(3) 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p><p>(4) 山地降水多,平原降水少.</p><p>十一、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p><p>对气候影响的主要表现 典型例子</p><p>地球形状 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高纬度地区气温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p><p>地球运动 自转 昼夜更替和气温的日变化 日出前后气温最低,午后2时左右气温最高</p><p>公转 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温带地区四季分明</p><p>海陆分布 陆地气温年较差大于海洋</p><p>海洋最热月和最冷月比陆地迟一个月。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p><p>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p><p>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降水少</p><p>地形地势 阳坡气温高于阴坡;</p><p>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p><p>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p><p>青藏高原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p><p>人类活动 改变地面状况或大气污染,都会影响局部或全球气候。 森林破坏,引起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等;</p><p>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全球气温升高;</p><p>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p><p>十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p><p>气候类型</p><p>名称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主要特征</p><p>热带雨林</p><p>气候 赤道附近 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马来群岛 终年高温多雨</p><p>热带草原</p><p>气候 南北纬10-20</p><p>度大陆中西部 分布在雨林两侧,非洲分布最广。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p><p>热带沙漠</p><p>气候 南北纬20-30</p><p>度大陆中西部 非洲撒哈拉沙漠分布最广。 终年炎热干燥</p><p>热带季风</p><p>气候 北纬10-30度</p><p>大陆东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p><p>亚热带</p><p>季风气候 南北纬30-40</p><p>度大陆东岸 中国、美国和巴西的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p><p>地中海</p><p>气候 南北纬30-40</p><p>度大陆西岸 地中海地区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p><p>温带季风</p><p>气候 南北纬40-60</p><p>度大陆东岸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部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寒冷干燥。</p><p>温带大陆</p><p>性气候 南北纬40-60</p><p>度大陆内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洲中部 气温年、日较差大,降水少</p><p>温带海洋</p><p>性气候 南北纬40-60</p><p>度大陆西岸 欧洲西部 终年温和湿润</p><p>亚寒带针</p><p>叶林气候 北纬50-70</p><p>度 俄罗斯和加拿大北部 夏季短而凉爽,冬季漫长而严寒,降水少</p><p>在北美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p><p>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p><p>日本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表现是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p><p>日本的首都和首都所在岛屿是 东京 本州</p><p>印度的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水稻</p><p>下列俄罗斯的工业部门中,不占重要地位的是消费品制造业</p><p>地球最冷的地区 南极地区</p><p>俄罗斯最发达的工业地区是莫斯科工业区</p><p>关于欧洲西部的叙述正确的是绝大部分是发达国家</p><p>著名的艾菲尔铁塔属于法国</p><p>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欧洲西部农业以畜牧业为主</p><p>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快的一洲非洲</p><p>非洲许多国家面临的问题是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p><p>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尼罗河</p><p>现在的澳大利亚服务业已经超过农牧业和工矿业,成为经济支柱</p><p>美国的经济增长得益于高新技术产业</p><p>南极地区气候特点酷寒 烈风 降水较少</p><p>世界石油储蓄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中东地区</p><p>下列四个地区中,水资源匮乏的是中东地区</p><p>二、填空题</p><p>俄罗斯地跨亚洲和欧洲两个大洲,但是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p><p>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p><p>印度人口目前已超过10亿,居世界第2位。</p><p>2023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p><p>美国除本土48个州外,还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两个州。</p><p>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位于撒哈拉沙漠以南,是黑人的故乡。</p><p>有北半球“寒极”之称的地方是俄罗斯的奥伊米亚康;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p><p>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提问人的追问 2023-03-07 19:38 详细点,拜托了!可能选你为满意答案。 团队的补充 2023-03-07 19:45 上面的有点乱……这个比较清楚一点,要点都在里面了1、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p><p>2、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p><p>3、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p><p>4、地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0°纬线又叫赤道,赤道就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纬度向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地球的平均半径为2023千米。</p><p>5、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p><p>6、纬度范围:0° 30°NS为低纬度;30° 60°NS为中纬度;60° 90°NS为高纬度。</p><p>7、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p><p>名称 形 状 长 度 指示方向</p><p>经线 半圆(弧形) 相等 南北方向</p><p>纬线 都是圆(极点除外) 有长有短 东西方向</p><p>8、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p><p>9、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注意看P23图2-19和图2-20)</p><p>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上。</p><p>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p><p>10、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p><p>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p><p>11、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p><p>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p><p>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p><p>12、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p><p>13、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p><p>14、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p><p>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p><p>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p><p>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p><p>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p><p>盆地:周围高,中间低。</p><p>15、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地球表面千姿百态的地形是地球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p><p>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p><p>16、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有张裂拉伸、有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最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p><p>17、世界上的地震和火山主要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上。</p><p>18、到2023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p><p>19、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p><p>20、世界人口最稠密地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原因是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p><p>21、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严重的问题:</p><p>人口增长过快带来了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难以解决等问题;</p><p>人口增长过慢造成了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p><p>22、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p><p>23、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p><p>24、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p><p>黄色人种分布在: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也属黄色人种。</p><p>白色人种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p><p>黑色人种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三大人种的具体分布到P46图3-8识记)</p><p>25、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p><p>26、世界的三大宗教:</p><p>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经典为《圣经》,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p><p>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7世纪,经典为《古兰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p><p>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p><p>27、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p><p>28、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p><p>概念 特点</p><p>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多变、不稳定</p><p>气候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相对稳定</p><p>29、气候的两个要素:气温和降水。</p><p>30、在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最冷月出现在1月。</p><p>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点(14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p><p>31、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降低。</p><p>32、降水形成的条件: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空气温度下降到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p><p>降水的主要类型有: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p><p>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p><p>33、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p><p>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p><p>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p><p>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p><p>34、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纬度位置、洋流因素。</p><p>课题:中国地理复习(二)</p><p>目的:通过复习使学生了解、熟知与掌握:</p><p>1、我国的河流概况,外流河与内流河的水文特征;</p><p>2、长江与黄河的概况及水文特征;</p><p>3、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p><p>4、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的分布。</p><p>教具:中国河流图投影片、矿产资源投影片、学生地图册</p><p>课型:复习课</p><p>教时:2课时</p><p>过程:本次复习主要内容如下:</p><p>第五章:中国的河流与湖泊</p><p>●主要知识点:</p><p>1、内流河与外流河、内流区与外流区的概念,我国主要的外流河与内流河。</p><p>2、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内流河的水文特征。</p><p>3、我国最大的人工河——大运河(沟通的水系、作用等),我国五大的淡水湖和青海湖。</p><p>4、长江的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p><p>5、黄河的概况及上、中、下游的划分和水文特征,治理黄河的主要措施。</p><p>●识图</p><p>1、长江水系分布图</p><p>2、黄河水系分布图</p><p>3、我国五大淡水湖轮廓图</p><p>第六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保护</p><p>●主要知识点:</p><p>1、我国主要的自然资源的总量与人均量状况。</p><p>2、我国土地资源的种类及其利用。</p><p>3、我国水能资源和水资源的利用,解决水资源不足的措施。</p><p>4、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三大林区和“三北防护林”。</p><p>5、我国煤、石油、铁、有色金属的分布。</p><p>6、我国渔业等水产资源,第一大渔场、盐场。</p><p>●识图</p><p>1、我国各类矿产资源分布图</p><p>2、我国主要水电站的分布</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中地理知识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