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复习
<p><span>1.主干知识点的考查侧重点年年有变。</span></p><p>2023、2023年布点在地球与地图专题,2023年在气象与气候专题,2023年在地壳运动部分。</p><p>2.跨学科综合题的切入点有变化。</p><p>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再到能源安全问题等等。</p><p>3.热点问题由“显性”向“隐性”过渡。</p><p>让考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时事热点。如2023年农村发展问题,由安徽凤阳采风资料,引入地形对村落规模的影响及当地农业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p><p>4.联系实际的创新题明显增加。</p><p>既然要学习对生活、社会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要求考生能学以致用。例如2023年沙尘暴、青藏铁路修建等。</p><p>5.图像系统的考查侧重点年年有变。</p><p>去年看等值线,今年看图表、水系分布图、剖面线等。</p><p>考点分布“不变”</p><p>1.突出主干</p><p>中考试范围设定的内容,都是高考命题的范围,但一些地理学科最基本、最重要、最常见的主干知识,则是考查重点。高考从不回避已考过的知识点,有些考点甚至回头率很高。如时间的计算、天气与气候等年年考,只是出题切入点有所不同。</p><p>2.考查能力</p><p>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变。特别是目前考生亟待提高的地理思维能力、读图分析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p><p>3.关注时事</p><p>现实生活中的素材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源泉。这也体现了地理试题鲜明的时代性和社会性。如我国的石油安全问题、印度洋海啸等。这就要求考生及家长关注时事,教师利用点滴时间在课堂上插入新闻片断。</p><p>4.区域思维</p><p>地理学科的区域性思维特征不变。要求考生用地理原理去阐述具体的地理问题。</p><p>5.强调图表</p><p>强调对图像系统的考查。图像系统是地理思维中最活跃的因子。事实上,考生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读图能力差,尤其是遇到新颖的图表或局部区域图时,不能完整提炼图文信息,更不能把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汇整起来。图关不过,地理难过。</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