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4:53:41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教学设计

<p>一.教材分析:<br />(一).知识内容:<br />本节教材集中了大气中的主要气象灾害现象,描述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特点、分布及其危害,指导人们如何防御这些气象灾害。<br />(二).学习目标:<br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知道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特点、分布及其所造成的危害。<br />2.能力目标:通过对相关网络资料的阅读结合对自然界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资料、提取信息、逻辑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br />3.德育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信心。<br />(三).重点难点:<br />1.学习重点: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造成的危害。<br />2.学习难点:各种气象灾害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br />二.学生分析:<br />1.学习习惯:在课堂上,高一学生表现为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阅读量有限,知识面较狭隘,独立发现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br />2.学习交往:高一学生在新的学习环境中,学习交往表现为个别化学习,群体性的小组交流与协同讨论学习机会很少,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和综合能力较低。<br />三.教学方法:<br />1.探究学习法: 联系所学知识和运用网络资源进行问题思考、解决的学习。<br />2.发现学习法: 善于分析资料、寻找和发现思考性问题。<br />3.自主学习法: 利用网络资源、教材资源,独立地进行学习。<br />4.问题讨论法: 运用网络教室的各种交流手段对学习主题展开讨论。<br />5.协作学习法: 通过网络教室中师生、生生协同、交流、讨论的学习。<br />四.教学过程:<br />(新课导入)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间接或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大气中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哪些影响?<br />(情境创设)①2023年4月29日,一场台风造成孟加拉国13.9万人死亡。<br />②2023年5—7月,江淮地区出现严重的暴雨洪涝。苏、皖、湘三省死亡2023多人。<br />③2023年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非洲严重干旱,导致数十万人死亡。<br />④2023年4月25—30日,受强寒潮影响,我国有22个省、市遭受雪灾、风灾、雹灾、冻灾,造成400多万公顷农田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br />(学习任务)①学习重点:各种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其造成的危害;<br />②学习难点:各种气象灾害形成原因及其防御措施。<br />(学习要求)<br />①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以学习任务驱动为方式,以灾害问题为中心,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进行主动地探究学习。<br />②抓住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运用发现、探究、协作、讨论学习方法,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br />③注重本课网页素材和相关网站的学习资源利用,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br />(问题探究)<br />教师提出学习探究的问题:<br />各种气象灾害的形成、发生季节、我国主要受灾区、带来的危害及其应采取哪些防御措施?<br />(资源利用)<br />教师指导利用资源学习的顺序依次为:地理教材(文本)——媒体资源(图片、视频)——中国气象局网站的气象科普<br />(协作讨论) 注:班级学生分1.2.3.4四大组学习讨论;两位同学为小组协商讨论。<br />(一)台风:<br />(教师)台风的形成、发生季节、我国受台风影响的地区?[台风形成的视频文件;侵入中国的台风路径示意图]<br />1.形成:在热带或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以上的广阔洋面上的一种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气压很低)。<br />2.发生季节:夏秋。<br />3.影响地区:我国东南沿海。<br />(教师)台风给人们生产生活造成哪些危害?<br />强风:掀翻巨轮,破坏建筑物和通讯设施;特大暴雨:河口决堤,水库崩溃,洪水泛滥;风暴潮:破坏海堤。<br />(讨论)针对台风危害, 应采取哪些防御?<br />防御措施: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台风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发布台风预报或警报(登陆地点、时间、强度、狂风暴雨出现的地区);做好预防工作(加固沿海、沿江堤岸等)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br />教师简要小结。<br />(二)暴雨洪涝:<br />(讨论)暴雨的形成原因?<br />1.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来自广阔的热带洋面);<br />2.强烈的对流运动(太阳辐射强);<br />3.降水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锋面气旋、热带气旋等)。<br />(教师)我国暴雨洪涝的发生季节、主要受灾区?<br />发生季节:春夏季节。<br />受灾地区:南方和东部地区。<br />(教师)暴雨洪涝造成哪些危害?应当采取哪些防御措施?<br />暴雨洪涝危害:连续暴雨或短时间大暴雨造成洪水淹没农田、城市、交通干线。<br />防御措施: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防洪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br />教师简要小结。<br />(三)干旱:<br />(教师)干旱的形成原因?它给人们造成哪些困难?<br />1.形成: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br />2.造成困难:粮食减产,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br />(讨论)针对干旱的困难,应当采取抗旱措施?<br />防御措施:兴修水利、植树造林、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br />教师简要小结。<br />(四)寒潮:<br />(教师)寒潮的形成、发生季节、影响我国哪些地区?[侵入中国寒潮的频次与路径示意图]<br />1.形成: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形成大风、雨雪、冻害的现象。<br />2.发生季节:秋冬春。<br />3.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我国广大地区。<br />(教师)寒潮造成哪些危害?<br />寒潮危害:强烈降温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大风能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严重的大雪、冻雨可压断电线电杆,造成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交通运输受阻等。<br />(讨论)如何预防寒潮?<br />防御措施: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提醒有关部门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br />教师简要小结。<br />(能力提高)<br />教师引导学生观看“中国气象局网站”的视频点播6月13日至14日午间天气预报(中央电视台);,观察台风移动路径及其情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地理《气象灾害及其防御》教学设计